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 暗流涌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把他们手中雪亮的横刀挥向了自己的长官!

    无论是李亨还是李豫都明白,如果这些危机不能妥善解决,无须苟延残喘的史朝义动手,自己的人头也早晚会如邓景山、李国贞、荔非元礼等人一样被高高悬挂上长安的城头。

    大唐社稷的安危悬于一线,面色惨白的李亨躺在病榻上,拉着当时还是监国太子的李豫的手艰难地说道:“快!宣……郭子仪!”

    或许,这是他人生中做出的最后一个英明决定,也或许,这只是他无奈的选择。

    ……

    一直在长安家中赋闲的郭子仪被敕封为“汾阳王”,同时被任命为都知朔方、河中、北庭、潞泽、兴平、定国军副元帅。

    郭子仪二话不说,匆匆觐见过病重的李亨之后,当夜就飞马奔赴朔方军大营。同时,朝廷从府库中尽全力调配出四万匹绢、五万端布、六万石米火速送至军前。

    当一身戎装的郭子仪骑着他的大白马——“夜照玉狮子”出现在朔方军营之内的时候,连日来一直躁动不安的数万将士登时平静下来,乱糟糟的大营立即重现昔日的整肃森严气象,哪里还有一点哗变的影子?

    然而,与这些“老伙计”许久不见的郭子仪却没了昔日宽厚仁和的样子。他面色铁青,花白胡须下的嘴唇紧紧抿着,先朗声宣读了御旨,便也不管别人,腾腾地迈虎步走进大帐,在帅案之后肃然端坐。

    众将紧随其后,鱼贯而入,在帐内两侧分班站立。

    “啪——”郭子仪猛地一拍帅案,问道:“哪个是王元振?”

    众将都知王元振已在朔方军中服役多年,屡立战功,元帅岂有不识之理?但听他声色俱厉,都知道大事不好,都敢吭声。

    “末将在!”王元振却面带微笑,昂然出列。

    他心想:李光弼被调走后,朝廷竟然仍不复用郭元帅,却派了个李国贞来,才惹得军心不服,而自己率人闹了这么一场,郭元帅才有出头之日。他定会佯怒,假意责怪自己一番,将来却必会重重提拔自己……

    谁知,郭子仪冷冷瞥了他一眼,狠狠一拍帅案,喝道:“绑了!推出去,斩!”

    刀斧手哪敢怠慢?他们立即涌上前来,将王元振五花大绑起来。帐中众将全都吓得面如土色,不敢阻拦。

    王元振此时才觉得元帅不像是在做戏,忙拼命嘶喊道:“元帅!元帅!如何杀功勋之将?”

    郭子仪啐道:“呸!汝临贼境,辄害主将,若贼乘其衅,无绛州矣。吾为宰相,岂受一卒之私邪!推出去,立斩!”

    此时,任凭王元振拼命地高声讨饶,郭元帅也只是不理,帐中众将也没有一个人敢为他求情。

    刀斧手把王元振拖出帐外,不一会儿,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便被盛在木盘中端了上来……

    郭子仪将手一挥,毫无半点怜悯的神色,直如杀了一只鸡般。

    这还不算完,他又当即传令将与王元振一起作乱的四十余人全部缉拿起来,统统在军前正法!

    随着四十多颗血淋淋的人头落地,朔方军中登时上下肃然,重现昔日峥嵘整肃的气象。

    郭元帅以雷霆手段整顿朔方军的消息传出后,新任河东节度使的大将辛云京也迅速将杀害邓景山的数十人在军前正法;而杀害荔非元礼的几十名乱兵也被新任的北庭节度使白孝德和镇西节度使马璘全部斩杀。

    至此,这股极为凶险的军营哗变风潮才在郭子仪等人的铁血手段弹压下得以平定。

    初登皇位的李豫每每思念至此,都觉得后脊背阵阵发凉!

    以前他做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时候,总觉得军中有郭子仪、李光弼这样的忠臣良将真是社稷之福。可如今他做了皇帝,却总是不由自主的去想,这几场内乱的发起者如果不是王元振这样的小角色,而是郭子仪或李光弼本人的话……结果又会怎样?

    他曾与郭、李二将并肩作战,深知他们在军中那种极为崇高的威望。往往他们一句话,甚至一个表情,就可以让千军万马将生死置之度外,让那些生龙活虎的兵将们不问缘由地慷慨赴死。

    到了现在他才明白,为什么当初大行皇帝总是如履薄冰般地小心处理与郭、李二将的关系,甚至总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用鱼朝恩那种明摆着对军事一知半解的宦官去作手握监军重权的“观军容使”。

    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的他已经安全度过了登基之后最凶险的阶段。当年的广平王也彻底完成了从“大元帅”到“大皇帝”的蜕变!

    接下来,他就要开始履行他作为皇帝的职责了。

    一直觊觎李辅国地位的宦官程元振果断地倒了过来。

    有了这位飞龙禁军副使的协助,李豫在一夕之间就轻松地拿掉了李辅国包括中书令、兵部尚书在内的所有军政实权,仅赐了他一个“博陆王”的虚爵,算是对他往日功绩的一点表彰,之后便“恩赐”他回府恩养。

    对此毫无防备的李辅国惊得目瞪口呆。

    他一开始还恶狠狠地盯着在一边讪笑的“小跟班”程元振,又转头看了看仍旧面带和煦微笑的皇帝李豫。良久,他才无奈的承认了眼前的现实,哽咽说道:“老奴事郎君不了,请归地下事先帝!”

    然而,事到如今,他就像一只落入庖厨手中的鸡,既无法选择生,也无权选择如何死,何时死……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府中躲了起来。

    消息传出,整个长安都沸腾了,长安官员、百姓们全都喜气洋洋地谈论这个“天大的喜事”。

    而李辅国的厄运却哪能如此轻巧的结束?

    四个月后的一天清晨,家人惊恐地发现这位曾经权势熏天的大宦官已经倒在书房的血泊之中,人头和一条左臂也已不知去向……

    谁杀的他?不知道!

    怎么杀的他?也不知道!

    为什么杀他?更是没有人敢知道。

    皇帝李豫闻讯后“大为震怒”,下旨有司缉捕凶手归案。

    可是,无数办案高手追查了许久也毫无头绪,最后也只得不了了之……

    此时的程元振却摇身一变成为骠骑大将军兼内侍监,宛如当初玄宗身边的高力士一般深受皇帝的重用。

    因为嫉妒郭子仪等人的威望和功劳,更是为了他们将来实现自己的野心铲除绊脚石,他和鱼朝恩等人勾结在一起,屡屡在李豫面前构陷郭子仪、来瑱、裴冕等忠直大臣,以至于山南东道节度使,有“来嚼铁”之称的名将来瑱被削爵罢官,后遭流放赐死;左仆射裴冕也被贬为施州刺史,被迫离开了长安。

    与李辅国一般无二,程元振、鱼朝恩等宦官们也前赴后继地扑向“皇权”的火焰,即便可能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他们充当着耳目、无赖、凶手和替死鬼等各种角色。

    他们又实在太像一条被主人牵着的恶犬——当主人足够强大,并能够轻松控制它的时候,它无疑会是主人的好帮手,可以不辞辛劳的去干各种脏活、累活,让它咬谁就会咬谁。

    但是,一旦主人无法掌控和喂饱它,它就有可能回过头来反咬一口……

    其结果,要么是它被主人杀掉,要么是反过来咬死主人。

    ……

    郭子仪是何等睿智通达之人?

    他见朔方等各镇军中已经安定,便举荐了仆固怀恩接替自己的职衔,并上表恳请皇帝准许他回长安致仕。

    皇帝李豫也正好顺水推舟,接受了郭子仪的申请。

    紧接着,他又敕封仆固怀恩为大宁郡王,并赐其女与回纥登里可汗的王子成婚,以图重新巩固昔日的同盟,共同剿灭史朝义。

    除此之外,他还特意下旨,为当年被玄宗赐死的前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平反;又追赠建宁王李倓为“齐王”,追赠王忠嗣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师,追赠哥舒翰为太尉……好好地将李唐宗室和各镇兵将笼络了一番。

    如此,“汾阳王”郭子仪无兵无权,留在长安的府中闭门不出,终日娱乐饮宴,颐养天年;“临淮王”李光弼担任河南副元帅坐镇江淮,基本远离了平叛前线,只是时而在江淮地区镇压一下饥民袁晁等人的起义;“大宁郡王”仆固怀恩担任河北副元帅,继续围剿史朝义残部,同时又要时刻提防鱼朝恩、骆奉仙等人的掣肘,以免走上两位老上司的旧路,也是心力交瘁……

    这三位当世名将,各有各的苦乐,也各有各的际遇——在皇帝的精心摆布下形成一种暂时的平衡。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