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五章 求仕途 刘重一骑独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奇文 昭武两进官府  求仕途 刘重一骑独行

    上一回说到:昭武展开书卷看了一遍,见这篇文章写得果然不错,于是他抬头向楚怀顺说道:“重儿他自幼酷爱读书,如今有此文章,还当谢楚老先生教导有方!”

    楚怀顺晃了晃头说道:“重儿他虽然跟老夫我从师十年,可重儿他天资聪敏,又读书刻苦,所以从这一点上说,老夫还真是省心得很。”

    昭武笑道:“这十年来,楚老先生为了重儿日夜操劳,现如今已是满头银霜、身心俱疲,楚老先生辛苦,我们岂能不知?”

    楚怀顺叹了一声说道:“这倒说不上辛苦,只因重儿他渴望读书,这些年老夫四处求书,几乎是当尽了家私。”

    昭武忙接道:“为了重儿令楚老先生如此破费,真是不好意思,若老先生愿意,所购之书,在下愿照价收买。”

    楚怀顺仰面大笑了一阵说道:“贤弟此言差矣!殊不知藏书千卷,胜过家财万贯。老夫我有这些书相伴终老,晚年亦可自得其乐。”

    这时,家人沏了壶茶走过来,香贻接过茶壶说道:“楚老先生请喝茶!贱下正欲求教老先生,既然我儿的文章写得好,可他若不奔个仕途,这岂不枉费了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一番心思?”

    香贻说话间,已经斟满了一杯茶送到楚怀顺的眼前。

    楚怀顺看了一眼茶杯,又转向香贻说道:“老夫正要言及此事,常言说学好文武艺,货卖与国家。重儿他文才出众,将来必成大器!这仕途之路说来容易,可若想入朝为官,非得在科举之时,上得金榜方可。”

    昭武道:“据在下所知,科举之事,只在隔年的春季才有一次,不知明年可是科举之年?”

    楚怀顺点了点头道:“转过年便是朝廷科考之年,这倒是确事,可这需得在乡试中得了秀才,然后在大理省府的会考中中了举子,才能入殿应试。”

    昭武问道:“不知这乡试之考,开在何时?”

    楚怀顺答道:“乡试一般是在仲夏的六月初,而省府的会考则是在金秋十月。”

    香贻闻听急道:“如今已是岁尾,显然已是错过了会考的时限,慢说是中举,就算是想得个秀才都已是奢望,更不用说是入京应试了!”

    楚怀顺摆了摆手说道:“此事老夫亦曾想过,只因重儿他今年尚不满十八,故而入不得乡试,可凭重儿他的文才,若想得个秀才之名,倒也并非难事。”

    香贻接道:“既然是只有秀才才有中举的机会,这秀才之名,还是要争的,不知楚老先生方才之言有何寓意?”

    楚怀顺笑了笑说道:“老夫之所以说这秀才之名并不难得,只因如今这淮阴县的县令仍是王大人任职,重儿他有此文章,若让王大人看了,于公于私,点他做个秀才这只是举手之劳,可若要点他做个举人,则非有省府的历大人不可。”

    昭武想起十年前在县衙,王知县对自己还算热忱满腹,心中便有了七分的把握。于是,第二天昭武便带着刘重的文章独自到县衙拜见王知县。

    昭武见了王知县说明来意,王知县看了刘重的文章,和颜道:“你儿他果然是文笔非凡,这文章本官看了亦是受益匪浅。看来这十年前的雏鹰如今已成了大鹏,若非刘贤弟有此之请,本官也倒愿意点他做个秀才!”

    昭武忙谢道:“我儿他能有今日,全赖当初王大人荐师之功。今日我儿他又蒙王大人提点,若我儿他将来能有出头之日,王大人此恩绝不敢有忘!”

    王知县拱了拱手说道:“本官自知才疏学浅,在本县任知县一职,一晃十余载,竟毫无建树,升迁之事,已不再敢奢望矣!”

    昭武接道:“王大人为官清正,爱民如子,淮阴百姓泽福不浅!”

    王知县笑了一声说道:“刘贤弟过奖了,本官如今已年近四十,垂暮之景耳,力不从心矣!”

    昭武忙摇了摇头说道:“王大人正当年壮,何必如此灰心?”

    王知县叹了一声道:“正所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有道是后来者居上。如今你儿他有此文章,本官亦觉自愧矣!”

    王知县说罢,他提笔写了篇公文,又盖好了官印,然后说道:“本官今日点刘重做个秀才,此乃是本官分内之事,可若想在明年的殿试之上一举登科,还少不得举士这个名冠。”

    昭武拜了两拜叹道:“可惜我儿已错过了今年选举的时机,看来我儿他若想进京应考,还要再等上两年了。”

    王知县边整理了一下书案边说道:“看刘贤弟 急切的样子,本官倒有个主意……”

    王知县说到这,他看了看昭武,然后又正了正头上的乌纱继续说道:“记得当初本官上任之时,前一任知县梁大人曾嘱咐本官对碧月茶庄多多善待,本官虽不知梁大人与花掌柜有何交情,可本官知道王大人在省府如今已做了堂官之职,你若去求他,或许他会替你想个变通的办法。”

    昭武悦然道:“多谢王大人指点,在下明日便前往府衙去拜见梁大人。”

    王知县摆了摆手阻止道:“刘贤弟有所不知,现在正值年关,各官府衙门都繁忙得很,你若在这个时候前去,反倒会旁生枝节。”

    昭武向前探了探身问道:“王大人的意思是……”

    王知县稳了稳身子说道:“依本官之见,此事若过于急切,反会误事,倒不如过了年关,只要是赶在省府向朝廷上报投名状之前将此事办妥,便可顺利入京,只是要想办成此事,还望刘贤弟稍加破费。官场之事,本官即便不说,你也当明白,就算是花掌柜从前与梁大人结交甚笃,可这毕竟是近二十年前的事,希望刘贤弟不要怪本官多嘴,趁现在时间还算充裕,你回去再仔细斟酌斟酌。”

    昭武辞别了王知县,他回到家中悄悄和香贻商量了一番。香贻也觉得王知县的话还是颇有道理,于是决定将此事搁置过了年关再说。

    话说一转眼间便过了正月。这一日,昭武依照年前的商议,牵出了自己的赤汗火龙驹,备好了两箱的礼物,又带上了两个家人阿龙和阿扁随护,这主仆三人便一路南下而去。

    单说昭武和阿龙、阿扁三人一路策马而行,不止一日,终于来到了云南大理。昭武先打听明白堂官梁大人的住处,然后来到府门向守门的家丁投了一封书信,并在信中夹了一张礼单。果然没过多久,府门大开,只见梁墉亲自来在府门,将昭武迎进了府内。

    昭武和梁墉两人分宾主各自落座,梁大人开口便问道:“花夫人一向可好?”

    昭武一想:自己也没法透露花夫人出家的事,只好应付道:“丈母娘她安泰得很,近来又愈发地显得富态了许多。”

    梁墉笑了笑,马上转向正题说道:“本官见贤婿在信中言说你儿刘重他有篇文章写得不错,能否拿来让本官观上一观?”

    昭武听罢,忙从怀中取出书卷递给梁墉说道:“此文章乃我儿他初庐之作,尚难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