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林方舟随着胡家船行的白帆船一路向西,路上风力适中,一日间也能行七八十里路。第二日间就到过了汴州,近了板渚。到了板渚,胡家船行在哪里却找到了跑黄河航线的船,曹三去打探消息,问那伙计最快去西京的路线。那伙计便满面笑容的回答:“这位客人,可算你撞上好运了!往日里这多半是要到洛州换了陆路去西京。不过这几日,洛口有了定期的火船,往来西京和济南之间。你要是坐上我的船去洛口,明日晚上正好赶上回西京的火船。”
曹三就是再不相信,也禁不住这三番五次的说法。他只得又问:“那火船真如你说的那么神?我等也能坐?”
伙计道:“千真万确。我还问过那火船的船工呢,他们说这船虽然是官府的船,但是现在官家还没有开始用,属于让他们练手的试航阶段,太子允许他们自己捎带旅客货物。”
曹三问:“这火船多大?几日能到西京?”
伙计答:“只怕有二十多丈长,五丈宽!跑起来却是飞快,一日能行两三百里地,从洛口到西京只需要四日。途中只有一般要注意,那就是你要先到陕州,在三门峡换船过去。我你们货物不多,应当是没什么问题。”
曹三又问了旅途要带什么东西,诸如此类,方才回来报与郑张二人。
郑大郎一听如此,便说:“那还用说,自然是走这条路了。不说为了路上少走几日,也不用受那大车颠簸,就是为了一这么神奇的船,也必须走啊!”
于是一众人便在板渚换了船,从运河码头雇了挑夫,和自家仆人一起,换运到高处的黄河码头上,上了伙计的八丈长的大船。正好这几日东风刮的急,回洛口正值顺风,顺利赶到了洛口水驿。
第二日,一早,曹三就去码头上候着了,哪知道此时竟然冷冷清清,毫无异状。旁人告诉他,要下午天擦黑时候才来。
果然,日头西沉之时,码头上不仅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渐渐增多起来。更有人在码头旁竖起了熊熊的火炬照明,把整个码头照的如同白昼一般,曹三叹道:“这得花费多少钱啊!”
旁人有接过话头道:“这不算啥。这往西京去的客商,都争抢着能坐上火船。一个客房五百钱,。这一船上有三百间客房,每间客房三人,去一趟西京,便是百多贯的收入。不要说这火烛是船家买了,就算是让旅客自己掏,也是断无怨言的。”
曹三盘算着,这本来一行五人,无论如何也要住两间。加上来一个蹭路的林方舟,也不用费事,正好三个书生一间,三个仆从一间,都落的个自在。
他问道:“这客房要如何能订啊?”
那人答:“你须得向船家自己订。这船是从济南郡开来的,谁知道东边的豪客订下了多少,剩的几间?不过多少总会有几间空的。你到时候在那个码头排队,排在前面,就肯定有房。”
曹三谢过之后,快步向码头赶去,因为他远远见有人已经在哪里排队了。
::分割线
大唐太极宫内,朝会正在一片庄重严肃的情景中进行。
“诸位,离泰山封禅只有三个月时间了,准备情况如何了?”李世民发话了。
几位重臣面面相觑,长孙无忌了,只得头一个回到:“陛下,粮草早已在洛口,汴州,郓州仓调集完毕。左右神武军,左右龙武军已经分别驻扎在洛口,济阴郡策应。泰山脚下行营以及沿路,皆已肃清。”
说完了,长孙无忌就把眼神投向了李治。
李治不慌不忙道:“陛下,封禅所需运输船舶,最后三艘大船将于下月完工。已完工的十五艘船,已经在黄河上下一千里航道,跑了十多个来回,从未出现过重大事故。所需船工一千余人,都已经十分熟练。下个月底,二十艘的船队可载随人员两万人,物资百万石。截至今日,安全乘坐过这些新式火船的测试人员已经超过了四万人。”
李世民非常高兴,虽然多方消息早就让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