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计不好找,当兵的薪水较高,不少退了役的老兵愿意重新入伍。因此这两个团的战斗力是最有保证的。
唯一的条件是亚特兰大战役之后要放他们两个星期的假。
这倒没什么。打完亚特兰大战役,本来就要多少休整一段时间,何况,那时候从加利福尼亚招的华工新兵肯定也到了。
接下来是两个新兵团。
关卓凡对新兵的兴趣不大,但也不能不要,买东西还讲究搭售呢。另外里面有好的他还想拐回国去,因此也亲自校阅。
最后两个团比较有意思:两个黑人团。
在《解放黑奴宣言》公布之前,联邦政府就开始着手招募自由黑人入伍。《宣言》公布
之后,黑人们包括大量南方逃奴踊跃参军,此时在北军中服役的黑人已经相当之多,数以万计,战争结束的时候,这个数字会接近二十万。
黑人军人数量不少,但大多从事后勤、工程等工作,真正参加一线作战的其实很有限,原因不是黑人不愿打仗,而是白人官兵们对黑人根深蒂固的歧视和不信任。
有的人不认为黑人有战斗力,有的人认为黑人一拿到枪就会造白人的反,更多的人只是想:我怎么能和奴隶为伍!《纽约时代》编辑委员会干脆高呼:宁愿战争失败,也决不能通过黑人参军赢得这场光荣高贵的战争。
曾经发生过北军白人士兵对自己的黑人战友开火的事情,甚至战斗中炮兵的炮弹飞向了黑人团——也许是误击,也许不是。
但联邦军队必须接纳黑人,黑人也终须走上前线,因为这是政治正确。
黑人参军,可以增强己方的力量,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黑人参军,作为黑奴解放的一部分,是黑人地位发生实质变化的最好宣示,是瓦解敌军军心的利器,能够进一步促进南方黑奴逃亡、削弱邦联战争潜力;在国际上也会大大加分。
问题是,前线的高级将领们不愿意接受黑人军团。
比如托马斯,关卓凡问他,我手上有俩黑人团,昆布兰军团要不要拿一个过去。这个一向杀伐决断的汉子扭扭捏捏,嘿嘿了半天,也没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当然,这也相当于答复了。
要知道,托马斯还是一个奴隶制的坚定的反对者,并为此和自己的奴隶主家族决裂。
关键是同情归同情,但他和大多数的白人高级将领一样,并不信任黑人的战斗力。
所以战争部和陆军部试探着问西部战区可不可以接受黑人战斗团时,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没想到关卓凡一口答应,而且一要就是俩。
对于黑人的战斗力,关卓凡和他的绝大多数白人同事,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不好说黑人就一定是有战斗力的,但加入联邦军队战斗部队的黑人,却绝对是有战斗力的。
黑人并没有服兵役的义务,所有参军的黑人都是自愿的,都是有参战的热情的,这已经先过了一遍筛,而最终能加入到战斗团的,就那么几千号人,不是百里挑一也是十里挑一,基本素质是有保证的。
进一步提高了黑人士兵的战斗力的,是对面的邦联的政策。
因为怕引起大规模的奴隶逃亡,南方国会立法,北军的黑人士兵一旦被俘,没有战俘待遇,或者处死,或者重新当作奴隶出售,直接指挥黑人团的白人军官一律绞死。
这样,反倒逼得黑人士兵没有任何退路。黑人团作战异常凶悍,直至打剩最后一人,也绝不投降,因为投降了也是死路一条。而且,以牙还牙,黑人团从不留俘虏,落在他们手中的南军全部处死。
最重要的是,关卓凡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了解,翻身奴隶变成解放战士,能够爆发出来怎样的战斗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