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36章 EP发布会(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宝丽金公司的头号王牌名叫学友,此君在香港流行乐坛乃无可争议的男一号,有歌神之称,曾有非常挑剔的行内专家言,香港娱乐圈中会唱歌的就一个张学友,可见评价之高。如日中天后,他仍忠于宝丽金,一直没有见钱眼开地去跳槽,也从不为分红跟分司闹矛盾。挖不到学友的人又羡又妒,讽刺地称他为宝丽金公司的赚钱机器。

    其实,宝丽金对这位旗下天将相当不错,虽然学友在金钱上不够精明,公司却从未亏待过他,给他的是歌手中的顶级待遇:分红10%。学友相当满足,自称把唱歌当事业,想多赚钱就去拍电影,香港艺从大多唱、演并行,宝丽金也体谅他,常帮他妥善安排。

    学友一直以演配角为主,并以此为满足。他说,配角可维持一定的位置,不会大起大落。故此有人戏谑,学友是二奶命。然而他的演技却不容嘲笑,很一般的角色都能演出个性,其光彩甚至盖过主角。可以说,他是以十成功力去做五成功力就能干的活。所以,他的电影生涯一直很平稳,高峰期一年拍七、八部片子,先后夺得过香港电影金像奖和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香港娱乐圈中,象学友这种唱、演俱加的艺人实不多见。学友和某些当红偶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为实力派,后者走的则是青春偶像路线。不少当红偶像刚走红,便有大批拥趸为他如痴如狂,有人为他自杀,有人为他发誓终身不嫁,吓得连街都不敢上。

    学友那头从未出现过这种疯狂局面,人们对他的喜爱,主要表现在大肆购买其唱片上。学友自嘲,他们重歌不重人。其实这也挺不错,他的歌迷各种年龄层次的都有,不只限于青少年,唱片销售量自然就上去了,而且无需为拍拖成家之类的事遮遮掩掩,便不会象那个谁那样被绯闻缠得头昏脑涨,叫苦连天。

    李易能与学友共事一主,心中的满足可想而知,宝丽金在李易身上下的功夫也不低于学友,放眼香港乐坛,也唯有宝丽金公司能以这种陈式催谷旗下歌手,而且把宣传做得恰到好处。

    宝丽金公司为李易塑造的形象,是梦中情人式的王子偶像。第一个步骤,乃是刻意经营李易的神秘与飘逸。其时,市面上的歌星,大多离观众太近,虽然亲切,却缺少让人抑视的高度,而观众有时挺需要那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特别是青春少女,想象力丰富,且代人感强,总希望童稚时王子公主故事延续。但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王子?就算撞大运碰上一个,也远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少女情怀,唯有移情在偶像身上。

    宝丽金公司的第二步棋,是让李易染上一层怀旧感伤的色彩。怀旧是人类亘古以来就有的情结,而90年代生活节奏太快,乐坛上相应地满目尽是新潮劲舞型的歌手,李易的出现,正好填补这一空档,那种感伤的撞力,直击心扉的嗓音,瞬间风靡香江。

    某乐评人评阅李易首张同名ep时这样说,“听李易第一次这首歌时,他还不太懂运用声线,没多少技巧,几乎都是真声,所幸还算好听;我相信也有同样毛病,但有进步了,唱出了味道,唱劲歌,要求有摇滚味就不行,他掌握到了节奏;”

    “到了明年今日以及眼下风靡香江的好心分手等大热歌曲,他技巧明显提高,唱得圆润浑厚,发音咬字皆准,只是有时过了火,不断加入共鸣之类,显得有些矫揉造作。不过李易有个长处,那就是善于烘托气氛,在歌声中倾入浓浓的感情。所谓一俊遮百丑,他的歌很能吸引少男少女们。”

    当然,能这么客观看待李易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不是对他爱得要命,便是极其轻蔑,认定他乃莫名其妙撞上大运之辈,再红都只不过一刹那。就在传媒狂捧李易之时,有人言,“那些轻歌旋律悦耳,哪个歌星来唱都能红。”

    然而不管怎么说,李易热这把火都算是烧起来了,让李易哭笑不得的是,某电视栏目还特意请了几位乐评人讨论自己这张ep,并称之为“李易现象”!

    在这种密集的轰炸之下,李易的名字、李易的歌声走进了香港千家万户乐迷们的心里。短短十天不到的时间,李易便成了炙手可热的新偶像。每天,街头报摊上五花八门的杂志也以他的面容为封面,几大电台更排在黄金时间播放他的单曲。那种无孔不入强迫人注意的架式,大约只漏过了聋盲双重残疾人。

    几乎每一天,传媒上都大量出现李易的名字,店铺餐馆处处回荡着他的歌声,人人都在谈论他。那种冒红速度,一时被港人称为李易神话。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要知道,歌手发ep肯定会去电台、电视台宣传,可这个李易完全没有,除了他的歌声传播于大街小巷之外,歌迷们只能从报刊杂志上知道并渐渐熟悉他这个人,喜剧之王这部正紧锣密鼓敢拍之中的电影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