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长平战前的大国态势和战场形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攻占了韩国的陉城,并在汾水旁筑城。十年(公元前262年),秦军在太行山进击韩军,韩国的上党郡守献出上党郡投降赵国。十四年(公元前258年),秦国取赵国的上党。在长平杀死了马服君之子赵括率领的军卒四十万人。十七年,秦军攻占韩国的阳城、负黍。二十二年,秦昭王去世。二十四年,秦军攻占韩国的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军全部攻占了韩国的上党地区。二十九年,秦军攻下韩国的十三座城。

    《魏世家》把南阳的归属搅浑了,并和《韩世家》一起将长平之战的发生时间也搞乱了!

    长平之战历时时间很长,《赵世家》记载:三十三年,惠文王卒,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

    二年,惠文后卒。田单为相。---------(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王梦衣偏裻之衣(以后背中缝为界,左右两se合成的衣服),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见金玉之积如山。明ri,王召筮史敢占之,曰:“梦衣偏裻之衣者,残也。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者,有气而无实也。见金玉之积如山者,忧也。”后三ri,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7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皆坑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王还,不听秦,秦围邯鄣。-------赵以灵丘封楚相季),平原君如楚请救。还,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救,秦围邯郸乃解。

    “7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不知是否应为年字误用?如果是“年”字,长平之战进行到中段的时间就与《韩世家》相合,也是公元前258年!

    可是,这又与《秦本纪》中的“秦昭王四十七年(即公元前259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有时间偏差。

    四十八年(公元前258年)十月,韩献垣雍。秦军分为三军。武安君归。王龁将伐赵武安、皮牢,拔之。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韩上党。正月,兵罢,复守上党。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赵邯郸。四十九年正月,益发卒佐陵。陵战不善,免,王龁代将。-----显然司马迁在这里出现了年份失误!

    可见,长平之战、邯郸守卫战具体的时间已经无从可考,除了司马迁的一家之言,所有的资料都被历史湮灭了。尽管司马迁也糊涂了,可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只好取中,假定长平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262年至前260年,而邯郸战役的时间为公元前259年至前258年了!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提到南阳?这个后来出了“三国诸葛亮”,位于先秦韩国南部的地方太重要了,它是先秦时代的粮仓和极为重要的铁矿出产地,也是大国觊觎、争夺的要地!

    上党地区属于今天的晋东南长治市,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其东部是太行山脉,西面是太岳山(《史记》称之太岳山,又名霍山)、汾水,北面是东西走向的丹朱岭,其中心地带位于沁水和丹水之间。上党地区地高势险,自古为战略要地,被称之为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其意即此。

    上党东北有浊漳河、西有汾水、中部有沁河(故称少水)、东有丹水(丹河),沁水和丹水南流到野王(沁阳)交汇。

    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曾深入上党,攻取了光狼城(今高平康营村)。韩桓惠王九年(公元前263年),秦军攻占了韩国的陉城(今山西曲沃东北),并在汾水旁筑城,秦军向东逼近上党。

    在上党东北方向,赵国为保卫国都邯郸,在皮牢(今ri河北武安)和邺(河北省临漳县西)也聚集了大量军队。

    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1年),五大夫贲攻韩,取十城,其中包括韩国重镇野王(沁阳)。上党之战的直接诱因就是------秦国攻取韩国野王后,韩国只能死守住黄河以南的荥阳虎牢关,保护国都新郑,而通过野王与河水北部领土的联系被切断,上党外郡孤悬,无力去支援了。;</dd>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