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我舅舅的话去做。不然的话,就当我再不认得你这个人!”
石百长一看司徒睛话说到这种地步,要是再纠缠下去,说不定就要翻脸了,只得悻悻地离开,心下却把这笔帐算到了王大平头上,对他更是恨之入骨。
而石百长手下的那群老兵,全都看他的眼色行事,见他已然乖乖地接受训练,自己当然更没什么出格的想法。
这场小小的风波就这么被揭过去了,至少表面上谁也没有再提起,似乎所有人都忘了曾经在训练场上,王参领以一人之力打败十数个士兵,却又败于顾军师身边的那个冷冰冰的护卫之手。
铃姑却不遗余力地执行着微娘的命令。她每每在空闲时间去城里走动,采买些小玩意儿回来,十次里仅有一两次是去见顾三思的,其余数次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
这天,她在城内行走,不知不觉中到了一处比较破落的街道,道路两边不但有穿着破旧的小孩子在玩耍,亦有不少蓬头垢面拿着泥碗的乞丐在行乞。
她行了一段,却发现前面不少人围成一个圈,便走过去瞟了一眼。
却是个老太太躺在那里,头发苍白散乱,双目紧闭,人事不省。
围观的百姓们三三两两地指点议论着,却没哪个人上去帮忙搭手。
铃姑眉头皱了一下,走上前去,刚要伸手搭脉,一个站在旁边的百姓好心劝告她:“军爷,这种事情还是少管罢,当心她是故意晕了诈你的,到时你说不得就得掏些钱财出来与她,这岂不是自找麻烦?”
原来在边城,专有那么一伙泼皮无赖,平日里不事生计,却偏偏以讹诈为生,年轻力壮的靠着力气威胁别人,年纪大些的便多用这种招数行骗。
铃姑摇头道:“看她嘴唇青紫,脉息微弱,应是急病所致,并非真是假装。”
未曾想这话一说出来,围观的百姓齐刷刷向后退了几大步。
边城这个地方,天寒地冻,缺衣少药,普通百姓得了病,少数有银两的倒请得起郎中,其余的多是挺一挺。若是病不重,挺得过去就算命大,若是挺不过去,就只能自认倒霉。
而边城的郎中们医术也多不高明,很多甚至还比不上军中的军医,不过三脚猫的水准,看看普通的小病症还好,一旦遇到来势汹汹的急病或疑难杂症,便只能束手无策了。
正因着这样,边城里的人多是像此时的百姓一样,一听说谁生了病,首先便要远离,再论其他。
铃姑到边城亦有一些时日,自然知道这并非是人心凉薄所致,实是无可奈何之举。她倒不怪这些人,只弯腰抱起那老太太,问道:“可有谁知道她家住何处?”
围观百姓俱都沉默不语。
最后还是一个路过的人无意中看到,惊呼了一声:“这不是二丫的娘吗?怎地在这里?”
铃姑等了许久,总算盼到一个识得的,急忙问那路人道:“不知那二丫家住在何处?这老太太得了急症,得回去好生调理才是。”
路人点点头,带着铃姑左弯右绕地去了二丫家。
幸好铃姑现在虽然是丑汉模样,这老太太毕竟亦是上了年岁的人,又是普通贫寒百姓,倒无所谓京城人家里那些所谓的“男女授受不亲”的一套。
几人到了一处破落院子,路人对铃姑道:“这便是她家。”接着上前喊了一声,“二丫,在家吗?你娘又犯病了!”
听这话的意思,二丫娘倒不是第一回这种模样。
话音刚落,一个梳着大辫子的姑娘立时急匆匆从屋里走出来,一脸焦急的神情:“我娘在哪里?”接着目光落到铃姑怀里的老太太身上,“娘,娘,你怎么了?快醒醒!”
铃姑见找到了正主,便把老太太送到屋中火炕之上,二丫急忙抱来一床被子,把老太太盖好,又去炕下角落里翻一个黑乎乎的药罐子。
只是尽管翻了个底朝天,那罐子里依旧是一粒药丸也倒不出来了。
直把二丫急得跺脚。
“我这里有些散碎银子,你去给老太太抓几副药来吧。”铃姑见她这样,心有不忍,便把身上的碎银子掏出来递过去。
此时那路人已然走了,二丫原本还在犹豫,最后目光落到老太太青白的脸上,一咬牙,伸手接过去就冲出了门外。
还好铃姑送来的及时,二丫又很快拿回了药,给老太太灌下去后,没多久,人就醒过来了。
二丫欣喜若狂,和老太太说了半天的话,这才想起来铃姑。她四周看看,却再没看到那丑汉的身影,心里奇怪,走出门才看到门前的木柴已经被劈好放得整整齐齐,恩人正往她院中的水缸中倒水。
原来铃姑看到她家徒四壁,被子也只有一床,除了老妇少女之外更是没有劳力,不由起了恻隐之心,索性好人做到底,帮她干些体力活。
作者有话要说:说好了日更,本以为今天能多码些字,下午跟单位请了假回来的,整理了一些年中要上交的材料,结果就整理到了晚上。吃完晚饭后一直在电脑上上英语课,连听了两节课,等真正结束时已经将近十一点了,脑子里乱得不行,强撑着在后台码了点儿字,大概一千多吧,中间几次差点儿睡着。
这一章先这么放出来吧,其实只有半章,另半章我明天码出来再放上去。主要是答应了尽量日更,如果今天不放出一章的话,就是食言。可是现在趴在键盘上都要睡着了,无奈只好先码到这里。
明天一定会替换掉重复的半章,同时还会更新一章新的内容。真是抱歉,今天先这样吧。
==================
新内容已经补上,为表歉意,多更了几百字,这样已经买过本章的亲不用再花钱就可以多看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