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道理的样子,天启不禁想给此人改名字叫做“黄有理”,想了想觉得不能从正面突破此人的防线,必须从另外的方面入手。看黄尊素油盐不进的样子天启知道他很固执,对这种人必须找到他的弱点,然后对准了下刀才能迎刃而解,问题是此人的弱点在哪里呢?
想到此人的东林党身份天启心中有了主意,他决定迂回前进于是说道:“黄大人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开始朕看了看这里刘宗周刘大人赞同黄大人的意见认为应该降价,高大人的意见是谨慎从事未说加价还是降价跟信王的意思差不多。既然如此朕也不好一意孤行,我们大家都不算按徐大人的意思办你们看如何?”
徐光启的意思是这里的人根本就不该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是正经,既然印制、行、销售等渠道上都是大铁公司的人,怎么做就应该让其按市场规则来运作。这办报纸卖报纸说到底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商业上的事就按朝廷的制度来办就是了。
假如是以往当然可以这样,商业的利润两成封顶该涨该降一算就出来了,但是现在有些不一样,因为现在刚刚出了个新规定就是利润可以作一定程度的上下浮动,这就有些不好控制和计算。况且办报纸还有些工业因素在里面,按工业的五成利润算起来那就是很大一笔账。更要命的是卖报和运送使用的是一个网络,其中牵涉的人员众对但都是兼职,真要把他们的收入都算进成本里,那报社要赚钱不知道报纸价格要翻多少倍才合理。
刘宗周听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他问道:“皇上,大铁公司也相当于是大商家,商家的天性是追逐利润,他们如果擅自加价的话到最后还得让我们报社来背名声,其中怕是有些不妥。”
天启想了想说:“要不这么办,干脆让某个部门监督价格的增与降免得出现擅自加价的事,这个部门朕已经想好了,就让黄尊素黄大人代表政务院去监督,报纸的行价格让黄大人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一个原则就是不能亏本。”
黄尊素这时候都有些糊涂了,我开始说了那么多你都没有同意,相当于只跟你的意见作了个抵消。现在突然来个大转弯,说一切都让我来定,前提是不亏本就是,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说法呢?
黄尊素小心问道:“请问皇上,除了不亏本这一前提,还有什么原则没有?”
天启摇头说:“朕这里是没有了,就是不知道你们东林书院内部还有没有,毕竟这是东林月报主要宣扬的是你们的思想言论,当然要符合朝廷的意思不得相左。你们应该对东林书院今后在大明的定位作一个思考,以前你们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评论衡量,现在你们是参与者要主动去引领潮流和全国的意识。前一阵我们不是说了个要以平等与自由为原则互相监督吗?朕的意思是东林书院要快在全国各省办报社,引领舆论导向事务。”
黄尊素眨了眨眼睛问:“办报纸全部由东林书院来办?”
天启说:“舆论由你们来引领,但是说的话必须得到朕的同意,朕让大铁公司跟你们联合办报不仅仅是出钱,也有互相监督的意思在里面,对要的内容双方有一方不同意都不能,这才符合互相监督的本意。当然如果你们东林书院觉得只在北京办报就可以了不思进取,朕重新找人在全国各地办报就是了,前一阵见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位写的文章,觉得两人都有些见识,他们不是你们东林书院的人,你们觉得不方便朕可以试着让他们去。”
听天启有换人的意思大家一听都傻眼了,这舆论导向有多重要大家都是明白人不用点明,刘宗周一听立即说道:“皇上,臣认为目前在大明最好还是只有一种声音为好,东林月报刚一开始可能还不成熟,但是办下去肯定会越办越趁手。既然名字叫东林月报,那么改用其他人恐怕也不妥当,还是由我们去全国各省办分社吧。”
天启问:“办分社需要钱的,你们准备好了那么多钱了吗?”
刘宗周有些尴尬地说:“办报纸嘛肯定是根据利润来扩大规模的,在不违反朝廷规定的情况下,报纸的价格先按皇上的意思适当提一点点也很有必要。”
见黄尊素和高攀龙都叹着气没有出声反对,天启说:“好是好,不过要考虑到税收问题,既然是商业活动下月起就要交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