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49章 互放烟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049章 互放烟雾

    左雨农一接到电报就立刻告诉秦时竹,谁知秦时竹哈哈大笑,当即复电:“再坚持两天,然后返回沈阳,其余事情不必担心。”

    “都督,这样能行吗?” 左雨农不放心。

    “没问题,吴议长来电,明天联军就能拿下江宁,到时候江浙方面肯定会要求把代表会议转移到那里开,并且作为临时政府的政府所在地,那里也只有吴议长他们能应付。”

    “都督怎么能这么肯定?”

    “你等着瞧吧,绝对不会错。”秦时竹胸有成竹,“武昌岌岌可危,江宁又是六朝古都,革命党为了鼓舞士气,肯定会那么干。”

    “原来如此。”左雨农恍然大悟。

    果然,2月2日,镇军和联军司令部由太平门、苏军由聚宝门、沪军由仪凤门、浙军由太平门攻进城,城内残余清军全部投降,铁良、张人骏逃走,张勋仓皇北窜徐州,中途还在浦口受到联军狙击,狼狈不堪。

    南京光复是革命军的一次重大军事胜利,它使长江以南全部为革命军所有,稳定了汉口、汉阳失守以后的战局。不仅如此,这次胜利还因这座古都的历史而带上一层神圣的色彩。南京曾经是朱元璋、洪秀全的都城,这就使主张“革命排满”的人们特别兴奋。联军入城后,将士们络绎不绝地到紫金山的明孝陵去祭奠,文人墨客也竞相鼓吹,报纸上大做文章。代表会议当即决定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代表会议也随之转移——秦时竹再一次先知先觉。

    代表会之所以顺利地做出了临时政府设于南京的决议,主要就是因为战局变化,汉阳失守使武昌集团丧失在这个议题上的发言权。而南京的光复,黄兴及其追随者从武昌返回上海。则增加了江浙集团的地位,上海成为了革命党人活动的中心。宋教仁和陈其美出于维护同盟会革命领导权地目的,决定立即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于是,留沪代表选举了黄兴为假定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作为全国统一的首脑,负责筹建临时政府。黄兴本人因为新败于汉阳,倒有自知之明。一再推辞。黎元洪不甘心居于黄兴之下,甚为不满,通电要求取消,汉口代表会也认为上海方面的选举无效(他们并不是不赞同选举的内容,而是不愿意由留沪代表取得决定权)。革命还没胜利,内部的矛盾就日甚一日。

    这一切,都通过郭文和吴景濂的电报传到秦时竹处,他做起了和事佬。提议:“无论汉口会议还是上海会议,都没有权力单方面做出决定,既然江宁已下,不如两家合并,召开全体会议。”

    秦时竹的提议不偏不倚。双方都无话可说,只好按这个建议操作。可想而知,由于时间地耽搁和彼此意见的冲突,真正要形成合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成一致。东北方面在这段时间里也不必受什么束缚,反而还成为两边争夺的主要对象。

    袁世凯派人议和的消息自然瞒不过朝中权贵,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在御前会议上大声质问:“龟山大捷,汉口收复,乘胜渡江,武昌指日可下,为何打了胜仗,反倒要议和?”

    “汉阳虽胜。损失却颇为惨重,眼下前线兵员不济,粮饷两缺,议和不失为好办法,倘若能让革命党不战而降,那就更妙了。”老袁狡辩道。

    “兵力不济,那就加派兵力,为什么非要议和?”

    “我兵力不济只是借口罢了。议和才是袁总理真正的目的。”良弼晃动着脑袋。“我可是听说革命党给袁总理开了优厚的条件,只要就地反正。革命党就推举他为民国的大总统。袁大人,是不是这么回事啊?”

    袁世凯没有正面回答,他眼光一转,落到了载涛身上。载涛是禁卫军地统帅,而禁卫军是袁世凯开缺回籍后,一支完全由满族亲贵控制的武装力量,全部由满人组成,装备和训练都很好,战斗力也很强。这一部队的存在使袁世凯如芒刺在背,他绝对不会容忍自己的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

    他立马有了主意:“太后,大敌当前,为提高士气,禁卫军应起表率作用,各位王爷贝勒更应为臣民表率,既然武昌兵力不敷使用,臣斗胆请求贝勒爷亲自率部分禁卫军增援武昌前线,一来可以增加前线的兵力,二来也请贝勒爷做个人证,我袁世凯是不是真地私通革命党?”说完,意味深长地了载涛一眼。

    老袁的提议冠冕堂皇,但恰好击中了载涛的软肋,他不似载询那么贪财,但有个胆小的毛病,听到袁世凯点名让他出征,大冬天急得汗都流了出来。

    隆裕没有注意到载涛地窘样,不紧不慢地问:“禁卫军能不能出动打仗啊?”

    “回太后,臣这些年只知练兵,打仗……打仗……” 载涛的声音越来越轻,“打仗确实不会。”他话一出口,别人就再也不好言语什么,醇亲王载沣望着这个不争气的弟弟,也只好叹气。

    隆裕倒不是失望,载涛的毛病她也略有耳闻,继续问:“袁世凯,难道就不能调别处的兵吗?”

    “禀太后,现在兵力紧张,新兵还在招募之中,一时半会上不得前线,所以臣才打算和武昌方面谈谈,万一成功,那最好;倘若不成,我们也拖延了时间,到时候就有足够的兵力对付革命党了。”

    “这么说来这和谈还非谈不可了?”

    “臣以为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那就不妨谈谈吧,不过也要抓紧做好打仗的准备。”

    “臣谨遵懿旨,绝不让太后失望!”

    散会后,载涛还是处在让他上前线打仗地担惊受怕中,知道奕劻和袁世凯关系亲近,马上去找奕劻让他去和袁世凯通融一下,一定要免了他的差事。载涛的请求早在袁世凯的意料中。他爽快地答应不派载涛出征。载涛庆幸之余,立刻辞去军谘府大臣地职务,袁世凯正中下怀,略施小计,就将禁卫军的军权抓到了自己的手里,京畿地区重新成为北洋系的天下。

    为切实控制禁卫军,老袁很是费了一番脑筋。冯国璋成了当仁不让地合适人选。一来,冯国璋和各权贵地关系一直比较好。老袁被罢官回乡他都没有受到影响,让他出任禁卫军军统可以兼顾各方;二来,冯国璋急着拿下武昌立功,和自己意图不合偏又不能明说,调任京城,两人彼此间都不尴尬。至于武昌前线,可以交给段祺瑞打理。老袁还把跟随自己进京的卫队编为拱卫军,由心腹段芝贵统领。把禁卫军调到了城外,这样,他在京城就可以只手遮天了。

    果然,面对亲自上门传达调令和接替自己地段祺瑞,冯国璋有些不满:“芝泉。你怎么来了?再多给我几天,武昌城就能拿下来了,到时候朝廷说不定会给我封侯,你何苦来抢我地功劳?”

    “华甫。京城位置更重要,再说,提拔你担任禁卫军军统,本身就是朝廷对你的赏识,保卫京城功劳不是更大?”

    “可是……”冯国璋还是心有不甘。

    “别可是了,这也是袁大人的意思,希望你能回去协助他。”

    听到是袁世凯的意思,冯国璋顿时明白了几分:“好好好。既然是袁公的意思,那我就遵命执行,芝泉啊,你好好干,这封侯的机会就让给你了。”

    “这里有我呢,你就放心地去吧。”段祺瑞心里嘀咕:老袁压根就没想拿下武昌,怕你误事,才让我来接替你的。你连这点都没出来?

    山海关炮击大获全胜和联军收复江宁的消息很是让东北方面振奋。但蒙古方面却传来了不利地消息:月0日,在沙俄驻库伦总领事馆的策划和指挥下。杭达多尔济等人,向清朝驻库伦办事大臣三多提出最后通牒,宣布“将蒙古全土自行保护,定为大**立帝国,公推哲布尊丹巴为大皇帝,不日登极”,要三多立刻出境。次日凌晨,库伦集团带着一支沙俄军队,包围了清廷库伦办事大臣的衙门,并逼三多限三日内出境,三多的卫队也被俄国士兵收械解散,行辕由俄兵会同蒙古管。同时,局、所、衙、署,如印务处、兵备处、电报局等,都由俄军和蒙古兵接管,街上秩序一片混乱,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俄兵。

    葛洪义把掌握地情报一说,会上就炸开了锅,很多人义愤填膺,有些人害怕沙俄,建议军政府不要插手,也有一些人怀疑情报的准确性。秦时竹静静地听着,众人议论声音渐渐地小了,问葛洪义:“消息准确吗?”

    “消息是一个在库伦经商的客商告诉的,由于库伦动乱,他逃到了黑龙江,马占山通过电报汇报,绝对准确。”葛洪义心里暗笑,这些消息还不都是你告诉我地?眼下故意这么问,只是堵众人的嘴罢了。

    “三多怎么样了?有确切消息吗?”

    “这倒不知道,从情报来,距离俄国的最后通牒已过了五天,恐怕已经被押解出境了吧。不过,那客商走时倒见俄军还团团围着三多的衙门。”

    “三多如果要回国,肯定要从东北过,警察总局派人牢牢盯着铁路的客人,一见三多,立马扣留下来,我要亲自问话。”

    “是!”

    “都督,蒙古情况复杂,客商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我咱们暂时不要有举动,等确切消息或三多本人到了再说吧。”张榕知道事关重大,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荫华的主意不错,咱们先暂时不做任何反应,不过,”秦时竹顿了顿,“通知马占山和吴俊升做好打仗准备,防止呼伦贝尔也牵涉进去,咱们要做最坏的打算。”

    “都督主意我极为赞同。”张榕建议道。“在洮南地孙烈臣也要做好准备,防止蒙匪趁机骚扰!”

    “秘书长,给吉林发报,让周都督从新兵中调拨000,补充给第六师,增强实力!”

    “是!”

    “还有一件事,昨天汉口的代表会议已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决议当日公布。现正由各省代表签字,明天起会议就移师到南京举行,我已电告郭文返回沈阳,南方一切事宜由吴议长全权负责。”

    “那大纲是什么条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