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44章 谁是正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044章 谁是正统

    待秦国镛安顿好后,第二天秦时竹等人又去望,表示慰问。

    “我来望一下大家住的是否习惯。”

    “好好,一切都好,有劳都督费心了。”

    “另外,我想委任秦先生担任东北航空学校的校长,其余人员也一律量才录用,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好倒是好,只是……” 秦国镛的脸色好生奇怪。

    “不知先生何事为难?不妨一吐为快。”

    “都督,您。” 秦国镛摇了摇手里的报纸,“上面大张旗鼓地报道我等行踪,只怕有所不妥。”

    “是嘛?”秦时竹心想报道内容我都过了,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有何不妥,请先生赐教。”

    “报道本身并无不妥,俱是实情,只是我等父母家小都在京城,倘若清廷得知,必然对他们不利,所以在下认为……”

    “这是我的失察。”秦时竹一拍脑袋,原来是这事,连忙说,“秦先生率领大家投奔革命,不惜抛妻弃子,我一定想办法保护你们的家小安全。”

    秦国镛以为他在说宽心话,还是有些担心,但还是说,“谢谢都督关心。”

    秦时竹知道,不打消秦国镛的顾虑,他们始终会担心牵挂,“秦先生别担心,我现在就给摄政王发电,保证不会动你们家小一根毫毛。”

    “真的?”秦国镛有些不信,临阵投敌,按大清律令是要灭族的,不知这个神通广大的都督有什么办法。

    “摄政王并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钧鉴:自古言交绝无恶声,去绝无恶言,秦国镛率众来投,与其家小无关。望妥加保护,不得株连无辜……”

    “摄政王能听咱们的吗?”

    “放心好了,我这电报后面还有一句下文:北陵重地,已派人善加守,一草一木不曾损伤。”言下之意就是警告载沣,这些人的家小你不能乱来,不然,大清的祖坟就保不住了。

    “妙。妙!”大家回过味来,齐声说好。

    围绕着秦国镛地事,御前会议又吵成一团:

    “袁世凯,这究竟怎么回事?你可要解释清楚。”

    “王爷,我也不知道他们会叛变啊。”袁世凯挺委屈,“前日曹锟来报,说秦国镛率机五架起飞迎敌,等到下午不见回营。推断被击落身亡,哪里晓得出了这个事。”

    “我,分明是袁大人暗中与革命军暗通款曲,派姓秦的打前站。”

    “休得胡言乱语。”老袁恼了,“我要是与革命军勾结。也不用这种手段,我有那么笨吗?”

    “难说……”

    “你……”老袁气得说不出话来。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隆裕太后打断了众人的争吵。“此事查无实据,就不要妄自猜度了。”

    “太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那姓秦的居然敢投敌,咱们一定要给他点颜色,不然,还会有更多人仿效。”

    “临阵投敌,满门抄斩。”

    “把所有投敌之人的家小抓起来。不要走了一个,明日午时三刻开刀问斩。”载沣咬牙切齿。

    话音刚落,一个小太监跑了进来,“报,东北发来电报。”

    载沣拿过来一,大骂:“居然要我们不要动家小一根毫毛,做梦!”到最后两句,又叫。“罢了。罢了。”狠狠地拍了下桌子。

    “王爷,究竟怎么回事?”良弼问他。

    “你自己吧。”良弼完后。连忙喊,“太后,北陵是祖宗陵寝所在,不能有所闪失啊。”

    “这个秦时竹,居然拿北陵来要挟本王。”载沣痛苦地大叫,“我与他势不两立!”

    “王爷,王爷,不可太过恼怒,事已至此,惩办家小也无能为力,不如卖个顺水人情,总是祖宗陵寝要紧。”

    “来也没什么好办法了,就这么办吧,先放这些乱臣贼子一码。”……

    北方的问题不好解决,袁世凯打起了武汉的主意,派了蒋廷干和刘承恩拿着英国驻汉口领事的介绍信前去洽谈。此时地黎元洪眼见革命形势日益好转,早已改变了当初不闻不问的“泥菩萨”态度,动了坐享其成的心思,想趁势通过谈判来确立自己的地位——所以他既要做出代表革命党与袁世凯开展对等级别的谈判的模样,又不能轻而易举地接受袁世凯的条件。

    御前会议之后,袁世凯为了巩固权势,通过小德张和奕劻的手法,动用各种手段逼迫摄政王载沣辞去摄政王地职位,仍旧做他的醇亲王。载沣自然是不甘心的,但从来都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袁世凯掌了大权,他越发感觉控制不住局面。在皇族内部,由于载沣在武昌事变后处置不力,与袁世凯不能有效合作,亲贵重臣也大有不满,隆裕太后就是主要代表,涉及到内部权力的再分配。在前有袁世凯,后有隆裕太后地夹攻下,载沣终于力不从心,乖乖交出了最高权力,从而为袁世凯又扫清了一个大障碍。

    与这个消息相比,秦国镛的事只是一个小插曲,重臣们也未必真的相信这是袁世凯要投敌的预兆,但绝不放过任何机会打击他。老袁心情极好,也就不太计较,不过既然清廷已经让步,他还是要摆一副出力地架子——他向众人通报了进攻汉阳的计划,算是作为他对投敌指控的反击。他也深深懂得,为了使革命党人就范,他还要给予更厉害一点的打击。

    毫无疑问,这个任务就落在武汉前线的冯国璋头上。他手里的军队,主要是第四镇全部,第二镇和第六镇各一个协,总共约二万五千余人。在人数、武器和训练上都占据着优势。但在各地纷纷独立,清王朝处于土崩瓦解的形势下,部队的士气很低。由于革命军有了补充,又控制了江面,一切渡江船只都在武昌、汉阳方面,北洋军要继续进攻,困难也不少。汉口虽然已经占领,但制高点还控制在革命军手里。武汉之战地胜负未定。汉阳在武汉三镇中地势最高,龟山地炮火可以控制整个武汉,因此汉阳的得失是胜败的关键。

    就在北洋军还不成动手的当口,月6日夜,在凤凰山、大别山炮兵的掩护下,革命军抢先发动了进攻,但由于兵力不足、指挥失误再加各部队之间缺乏默契不能形成有效配合而导致了渡河反攻的失败。这场失败大大挫伤了士气,又加剧了总司令部与军务部、参谋部和两湖部队之间本来就已存在的矛盾。革命军地不利因素更多了。

    在汉阳保卫战地节骨眼上,郭文作为东北方面的代表来到了武昌。当初在做出回应有关革命省份会议决策时,秦时竹就和众人商定以上海为主,武昌为次,前者派了以议长吴景濂为首地代表团南下。而武昌方面只是派了郭文作为秦时竹的私人代表去。

    黎元洪在都督府接见了郭文,得出来,他对于眼前这个代表的级别和声望不是很满意,招待也很不热情。郭文没有和他计较这些。临行前,秦时竹特意找他谈了一晚上,告诉他此去的使命是敷衍武昌方面,允许他开空头支票,但一定要鼓舞武昌的战斗意志。郭文是辽阳集团的财务总监,按理说这个差事怎么也不会轮到他。但秦时竹独树一帜,中了他精明和谨慎地特点,再加上辽阳集团这些年势力的扩大。郭文的眼界也宽广了许多,派他出使也算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对黎元洪的冷淡,郭文早有心理准备,他拿出秦时竹地亲笔信递了过去,信中的内容他早已知晓,无非是一些称赞武昌首义、黎公英明,希望能坚持到底,共同迎接全国胜利的套话。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见秦时竹的好话,黎元洪地眉头舒展开来了。换上了笑容可掬的神情:

    “郭先生一路辛苦了,不知东北情况如何?”

    郭文大致将东北的情况讲了一下,这些消息都是报纸上登过的,黎元洪早已知晓,一番重复话语,又听得他皱起了眉头,郭文察言观色,最后来了一句:“秦都督让我代他向黎都督致敬!”

    “不敢当,不敢当,复生兄兵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