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郭拙诚还真对以色列这款梅卡瓦mk1型坦克有深刻的印象,是因为这款坦克从推出之日起就开始闻名,并长盛不衰。()这款坦克是前年也就是1979年交付以色列陆军,在明年也就是1982年夏季的黎巴嫩战争中大发神威,这款首次驰骋沙场的坦克即创下以微小的代价击毁叙利亚军队苏制t-72坦克十九辆的骄人战绩,从而一战成名。
这款坦克的改进型梅卡瓦mk2坦克于后年也就是1983年12月交付以色列陆军,而梅卡瓦mk3型坦克于1987年投产。到2002年,以色列又公开展示了新研制的梅卡瓦mk4型坦克。
现在因为还没有爆发黎巴嫩战争,以色列的坦克还没有多少名气,以色列自己也没有前世的那种自豪感。如果中国现在与对方进行技术交流,以中国成熟的苏制坦克经验,想必以色列会乐于交往,或许中国技术人员还真能借此学到现代坦克的精髓,为今后的坦克开发奠定基础。
郭拙诚心里很认同801所的选择。
位于江的802研究所,是一家以各研究单位的人员组合起来的新研究所。在郭拙诚的印象中,像这种单位应该比传统的研究所具有更新颖的、超前的思维。可是,让郭拙诚意外的是,他们提出的方案却是主张在苏军t-72坦克的基础上研发第三代坦克。
他们认为我们中国已完全掌握了t-72的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研发新一代坦克对承袭了苏式风格数十年的坦克工业体系无需做大的的调整。能够又快又稳妥地向中方提供新型坦克,可以消除中方坦克的断档,又能很快对伊拉克、伊朗的坦克进行换代,不至于因为研制时间太长,技术跨度太大而不利于外贸销售。
他们的方案为3人制坦克。125毫米炮。采用自动装填机。
从内心来讲,郭拙诚是想放弃这个依据在苏联坦克上的方案。这不是他看不起苏制坦克,毕竟苏制坦克从他诞生之日起就创造了无数的辉煌。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t-34坦克更是威风凛凛大发神威,而且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穷国家——的坦克基本是以苏制坦克为主。()如果我国在此基础上研发新坦克,肯定会有广泛的用户群。最主要的是苏式坦克操作简单、零部件结实耐用。虽然功率效率低,但无论是维修还是驾驶都无须高深的技术,很适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军队。
可是,郭拙诚知道苏联用不了几年就要解体,虽然这是苏联内部的事情,但这种政治上的打击同时会对苏制坦克的销售和苏制坦克的信誉产生不利影响,让很多处于中间立场的国家转而购买欧美的坦克。仅仅凭中国的努力很难改变这个现状,到时候中国的坦克销售一定会如前世一样陷入困境。
然后因为苏联将来解体就完全放弃这个方案,郭拙诚也难以下这个决心。因为郭拙诚无法肯定中国掌握以色列技术、欧美国家的坦克技术会到达一个什么程度,如果如邯郸学步一般,欧美和以色列的坦克技术没有学好。而苏制坦克又丢掉了。那问题就严重了。中国的坦克就会出现断档,将大大削弱军队的战斗力。更别提坦克出口赚钱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前世闻名世界的中国99型主战坦克就是以苏制坦克为主进行研发的,一样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样被世界所看重,而学欧美的坦克反而直到前世都默默无闻。
想起这些,郭拙诚心里很是纠结:他既想我国全方位地采用西方先进技术,但又不想让前世威名赫赫的99式坦克因自己的决定而夭折。
在原有的历史上,中国的坦克研发也存在两个方案的激烈碰撞,只是前世中的一个方案不是使用的以色列技术,因为有关新式坦克的设计是在1984年才开始,那时候以色列梅卡瓦坦克已经如日中天,加上中国当时很谨慎,对以色列的关系很糟糕,不像现在在郭拙诚影响下这么“无原则”。想获得以色列的坦克技术很难,也没有人敢于去找以色列拉关系。
当时的一个方案是以美国的m60a1坦克为蓝本,另一个方案是以t-72为基础,两方的拥护者为此争得不可开交。因为两种设计理念各不相让,分歧较为严重,导致第三代坦克项目论证工作暂时中断。
一直到1986年夏天,第三代坦克的研究方向才确定下来,采用类似t-72坦克的整体设计方案,由总部与国防科工委联合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同意,最后终于出现了99坦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