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爱在人间
早朝时候,李治拿着李湖写的文章道:“各位爱卿,朕昨晚接到钱塘侯孙观送来的对洛阳城内的调查报告,报告后面附得有一篇文章,题目是《爱在人间》。大家听听,对于这篇文章提到的问题给出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
“朋友,你是否每天在为要吃什么珍奇美味而苦恼?你是否总是在为穿哪一件衣服才美丽而纠结?你是否经常在为府邸院子不如意而烦躁?在你为这些不如意心情变坏的时候,有人正在为有什么东西能填填空瘪的肚子忧愁。
洛阳城外五十里有一个小小的村庄,叫周庄。庄子里住着二十多户人家,都是贫穷的农户,其中有一个只有母子两人的家庭,母亲马氏带着年幼的孩子周田,几年以来一直过着贫寒的日子。
贞观二十一年,朝廷因为辽东战事大举征兵,周田的父亲周虎上了前线,从此,再也没有回来。马氏带着五岁的周田,为了周田能够吃饱,马氏每天从早忙到深夜,小周田也乖巧的跟着母亲忙前忙后。然而,马氏幸苦劳累得到的微薄收入还不够女子两吃饭,马氏总是吃很少就跟孩子说自己饱了,一个劲的让孩子多吃一点。村子里的乡亲们虽然日子也过得紧,看到母子俩的情形还是经常援助他们,可这也只是杯水车薪,马氏依然得继续幸苦忙碌。
对于母子俩来说,最好的日子就是春天和秋天。每当春天万物复苏,野菜开始冒芽的时候,马氏就拿上锄头篮子带着小周田去采野菜,虽然难以下咽,但它能填肚子;秋天野果成熟了,这也是马氏和小周田重要的口粮。地里收获的粮食,要吃一整年,所以能够有其他东西吃的时候,粮食就只能吃一丁点,所以,春天野菜糊糊,秋天野果当顿是他们家几年来的菜式。
然而,就算这样想方设法勉强解决吃饭的问题,可是穿衣呢?住房呢?母子两人最痛恨的就是难熬的冬天。他们只有单薄的麻衣,所以冬天很少出门。不过,他们住的草房还是周田父亲在家时候盖的,这些年虽然邻里帮着翻盖了两次屋顶,可是一到冬天寒风呼啸,风从缝隙吹进来,透过单薄的铺盖带来刺骨的寒冷。
……
就算如此艰难,母子俩仍然一年年的过来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小周田一天天长大,能够帮助母亲多做些事情的时候,母亲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浪急又遇打头风,支撑着这个飘摇的家的母亲病倒了,小周田急着找来走村串乡的郎中,可是郎中也无能为力,只能建议把病人送到洛阳医治。在邻居的帮助下小周田凑到了半吊钱,带着母亲上洛阳看病。由于钱太少,是母亲的救命钱,小周田一路只能吃相亲们急着赶出来的干粮。到了洛阳一路求医,然而,身上的钱还不够母亲一副药的钱,尽管小周田为了母亲下跪祈求,可是还是没一个医馆愿意为母亲治病。不得已,小周田只能带着母亲回到家里,求了一个走乡里的郎中开了一个方子,把母亲托付给邻居自己上山采药来给母亲治病。
郎中的天职是治病救人,治病收钱纯属规矩,但是,郎中也必须有医德啊,在你能花费一点药就能救治一个病人的时候,只是因为病人没钱就眼睁睁的看着病人死去,这不是郎中该有的道德。我把从事治病救人的人叫做医生,医生的意思就是医治生民,在医生的眼里生命才应该是最重要的,有生命才会有一切。不为良臣,便为良医。这句话虽然有些偏颇,农人商贾等也同样在为国家做贡献,可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良臣引导着国家顺利地前进,而良医主宰着所有人的生命。所以,医生是非常重要的职业,而这个职业对从业者品行要求非常高,不能漠视生命。
由于没有钱,小周田不顾蛇虫虎豹的威胁,毅然进山采药,期间冻饿、受伤小周田也没有退缩,甚至一次还是遇到几个猎人才摆脱两头狼的威胁。然而,药方不对,尽管小周田如此不顾一切,母亲的病依然毫无起色。
……
我想,小周田的求医之路虽然解决了,可是,整个大唐到底有多少个像这样没钱治病的家庭?还有,整个大唐有多少个这样贫寒生存的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