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定鼎天下
五代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正月初五日,即公元960年2月4日,后周世宗柴荣最器重的大将军赵匡胤先生假惺惺的临御崇元殿,被服冠冕,在大殿之上接受以范质为首的文武跪拜三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建国号为“大宋”,改周显德七年为宋建隆元年。
赵匡胤自正月初三日“北征”,到初五日建宋,仅仅两天!
在中国历史上,建国最为迅速的无过于隋文帝杨坚和宋太祖赵匡胤,极为巧合的是,他们取代的都是周朝,而且都是原先即将统一的大皇帝突然壮年病逝,留下寡妇孤儿,杨某人和赵某人得天时,俟机取人国家。如此成事,让人极不心服,但却无可奈何,这就是历史。
赵匡胤奉幼主柴宗训为郑王,小符太后为周太后,迁西宫居住。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三月,周逊帝柴宗训死于房州(今湖北房县),年十九岁,死因不明。
赵匡胤大发慈悲,悼朝十日,素服发哀,葬柴荣庆陵之侧,谥为周恭皇帝。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月,柴荣六子柴熙谨卒,柴荣五子柴熙让、七子柴熙诲,不智所终。
不知道赵匡胤在读唐人骆宾王那篇著名的《讨武氏檄》中:“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会做何感想?
至此,五代历史正式结束,宋朝建立。从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建梁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废周建宋,前后历经五十三年。
后梁(907-923年)建都汴梁
庙号姓名登基年卒年年龄死因
太祖朱温907年912年60岁乱伦被杀
末帝朱友贞913年923年36岁亡国自杀
后唐(923-936年),建都洛阳
庙号姓名登基年卒年年龄死因
庄宗李存勖923年926年43岁乱军所杀
明宗李嗣源926年933年67岁善终
闵帝李从厚933年934年21岁失位被杀
末帝李从珂934年936年52岁亡国自杀
后晋(936-946年),建都汴梁
庙号姓名登基年卒年年龄死因
高祖石敬瑭936年942年51岁善终
出帝石重贵942年964年50岁死因不明
后汉(947-950年),建都汴梁
庙号姓名登基年卒年年龄死因
高祖刘知远947年948年54岁善终
隐帝刘承祐948年950年20岁失势被杀
后周(950-960年),建都汴梁。
庙号姓名登基年卒年年龄死因
太祖郭威951年954年51岁善终
世宗柴荣954年959年39岁善终
恭帝柴宗训959年973年19岁死因不明
五代史话第七章《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代圣主柴荣的英雄事迹》到此结束,告别柴荣!
公元960年发生在开封城外的那场事件就是中国历史非常著名的陈桥兵变,赵匡胤从此开创在有宋三百二十年的江山事业,直至公元1279年陆秀夫怀抱七岁幼主赵昺在广东崖山投海殉国。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宋朝,一个是卖鞋子的刘裕于公元420年杀掉白痴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建立的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一个就是赵匡胤的宋,巧合的是,两个宋朝灭亡的时间差了整整八百年。和历史上许多改朝换代一样,他们开创新朝似乎都是“身不由已”,都被人“逼上皇位”的。如果从宿命的因果论上来说,他们这样做并不值得指责,因为他们所取代的朝代也是这样玩出来的。
相对刘裕从军三十年立功方才取而代之来说,赵匡胤的得道并不让人心服。赵匡胤的前主人柴荣如果不是天嫉英才,多活个二十年,赵匡胤到死也不过是个节度使而已,混好的话弄个空头郡王当当,也就如此了。
但历史不允许假设,柴荣已经死了,七岁的柴家小儿能担当得起统一大业吗?当然谁也不敢说柴宗训长大之后就不如他老爹柴荣,但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赵匡胤逆取顺守,兼弱攻昧,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和兄弟赵光义一起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
赵匡胤得志后,曾经秘密设下一个誓碑,上面有两条死誓,是留子孙们的。头一条就是不允许后人擅杀柴家子孙,即使柴家人犯了谋逆罪,也只能诛及其身,不得罪其族。第二条不得杀士大夫及风闻言事者。并说子孙敢违此誓者不得善终!
从柴荣几个儿子莫明其妙的死因来看,赵匡胤不过是说说罢了,当不得真。赵匡胤“欺他寡妇与孤儿”,有负柴荣对他的信任。不过历史总是这样,有时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南北朝时代,前朝皇帝禅代之后,往往都祸灭九族,相比刘裕、萧道成、萧衍等人来说,赵匡胤对前朝皇族算是很仁慈了。
宋朝最让后人称道就是的不杀士大夫及风闻言事者,言论相对后面几个时代相对自由一些,大臣们敢在殿上和皇帝公然争议,甚至包黑子大声讲话唾了宋仁宗一脸唾沫星子,宋仁宗也只是笑笑。
后来党争蜂起,一派打击压制另一派,也没有动辄灭族,被杀的都没几个。宋朝最有名的文字狱,北宋神宗时的苏东坡乌台诗案,动静很大,但最后宋神宗怜苏轼之才,不过是流放黄州。
言论管制的相对宽松让宋朝成为自春秋战国以来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另一个是明朝万历中后期),两宋文化的高度繁荣,和宋朝统治者的仁治有直接的关系。宋朝虽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等于个人独裁,宋朝名臣文彦博曾经说过“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见,宋朝还是比较“民主”的。
赵匡胤是历史上的大名人,我们一提及赵匡胤,往往脑海中会不由得跳出三个词来: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烛影斧声。关于陈桥兵变,尽管史未其详,但明眼人都知道赵匡胤在逢场作戏。有许多人评论过陈桥兵变,其中清人查慎行有句名诗,说的就是陈桥兵变: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军情报的是辽汉联合入侵,赵匡胤这才有机会领兵夺位。奇怪的是,赵匡胤黄袍加身后,辽汉联兵南下突然没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