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李自成的溃逃
李自成在这次战役中撤退的很突然,表现是很不负责任的。
本来大顺军虽然呈现败象,如果有点秩序,还能保存有生力量,这样李自成拔腿就跑,直接导致大顺军溃不成军。
对于李自成为什么要逃跑,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害怕清军。这反映了他的自身能力问题,李自成作战,只能打顺风战,打不了逆风战,从他几十年和明朝作战的结果就可以看出,李自成作战,除非兵力远大于对手,否则很难取胜。
当年洪承畴、卢象升打的李自成满地找牙,李自成对这些人是很害怕的。对农民军来说,卢象升就是卢阎王。李自成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人最后的结局要么牺牲,要么归降,遇到的对手都是清军。
这就使得李自成还没打,就有点害怕了。加上清军又是在大顺军疲惫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击,一举击溃了大顺军的侧翼,和吴军对大顺军形成夹击之势,李自成的心气就没了。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李自成只能欺负弱小,只能欺负手无寸铁的北京人民,只能欺负已经投降的明朝官吏。
他没有战略眼光,他的优势仅仅是比一般的人多打了几仗,积累了一些战场的经验。
他在造反斗争中,仇视统治阶级,看到了人民生存的疾苦,同情最底层的农民阶层,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但是当他手握权力的时候,他不能很好的转换自己的思路,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机会只会青睐有能力的人。
李自成意识不到管理一个国家不能带有情绪,国家各个阶层的矛盾需要的是调和,而不是激化。激化矛盾所得到的后果不是消灭剥削阶级,而是天下大乱。
在灾区以及被明朝财政制度、贪官污吏们盘剥得无法生活的西北、西南等农村,“闯王来了不纳粮”是具有巨大诱惑力的。
而在北京这样的地方,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而不是满街抓人拷打索取财物。
他颁布了追赃助饷这样不成熟的法令,让这样的行为披上了合法外衣,并被推广成为一项运动以后,马上会进入一种失控的无序状态,绝无可能那么容易就被制止,即使是发起者也一样不能。
三百年之后,我们国家同样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文革十年,毁掉了一代人的成长,拖慢了中华崛起的节奏。
他没有做好统治中华大地的准备,建立政权一年多,连政府没有最基本的立国之本——完善的财政和赋税制度都没有能够建立,而是靠“劫富济贫”这么一种近似抢劫的形式,来维持庞大的财政和军费开支。
国家统治,需要的是制度,需要的是法律,而不是领导者一拍脑袋,在封建社会这只会引起人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