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哥们()
“小军啊,我这个蓄电池可是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弄成的,再说,也要有材料才弄得出来啊。”赵政策就觉得有些为难了,倒不是怕竞争,这周围的水田多的是,到处都可以去电泥鳅黄鳝的。
“这样啊,这玩意能不能到河里去打鱼?”黄小军搅了搅脑袋,就问了一句。
“水深不超过一米五,还是能够打的,象我们大队的这条小河,应该没有问题。”赵政策就回答说。
“那你白天借个我打鱼,等你有空的时候再帮我也弄一个,需要什么材料我去买。”黄小军就说,“我也不白要你的,给你买。”
“哥们就不说钱了。”赵政策想了想,就说,“白天你拿去用就是了,就是有一条,在晚上七点只前要帮我充好电,我晚上要打泥鳅黄鳝用。做这个玩意实在太费时间和精力了,这样吧,我只用两个月,过了打泥鳅黄鳝的季节,我就送给你。”
“政策,你可真够哥们,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黄小军就高兴了,“行,我就占你这回便宜,但有个条件你必须答应,否则我也不敢要了,成本费用我还是要给你,就三元钱。”
“那好吧。”赵政策只好说。别小看这三元钱,猪肉在这个年代才卖七毛钱一斤,三元钱都可以买四斤多猪肉了。
“那行,我明天就去县城找我叔拿钱。”黄小军可有些急了,怕赵政策反悔,赶紧说。
“明天我也去县城,把这些泥鳅送给一个亲戚。”赵政策就说,“早上我们一起坐班车去。”
“那太好了,行,咱哥们一起逛县城。”黄小军一拍大腿。
赵政策之所以答应得这么爽快,还是因为黄小军有个县革委会的副主任叔叔,据赵政策所记得的,黄铁芯这个人很有魄力和眼光,后来好象当了县委书记,然后又进了地区。
赵政策自然知道,这条人脉可是非常重要的,机会找都找不来,现在看来,通过黄小军这条纽带倒是个很好的选择。
赵政策这个人,从小就立志当官,或者是因为从老爸那里看古典小说看多了,什么隋唐演义,徐光启传啊,赵政策是逮着什么就看什么。
在后世里,赵政策七八年才参加高考,却是接连复读了三届,直到八一年才考上了大学。这也让赵政策很是遗憾,耽误了三年最宝贵的时光啊。在仕途上,这三年时间可是个宝啊。
赵政策自然知道,参加七七年第一届高考考上大学的人基本上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很有出息,比后面几届的大学生都要有时间优势。
倒也不是赵政策脑子笨,或者是不用功,实在是在读高中和初中时没学到什么东西,都在劳动中度过。所以要复读三届才能考上一个重点大学。
赵政策清楚的记得,自己有个高中同学,一连参加了八届高考,才考上了大学,刚好这个同学又姓褚,所以被戏称为“猪八戒”,和“褚八届”谐音嘛。
现在既然重生了,小小的高考自然不在话下,赵政策自然是要在今年就参加第一届高考的,至于年龄和高中还没有毕业的问题,赵政策倒不是很担心。毕竟,七七年的第一届高考报考条件还是相对轻松的。
赵政策有些模糊的记得,七七年参加高考的人最年轻的只有十三岁,最大的却有三十五岁了。
赵政策唯一担心的问题倒是政审问题,虽然自己的家庭出身是富农,报名是没有问题。可在第一届高考中,家庭成分不好的,基本上只能考一般性的大学,重点大学是上不了的。而赵政策早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考上京城的北方大学,那是全国最好的文科大学。既然是要走仕途,赵政策自然不想考理科了。当然,按照赵政策现在的能力,也能考上最好的理科大学,京城华清大学。在仕途上走,起点高那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这个道理赵政策在后世里是深有体会的。
看来,这个政审问题,自己是要想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