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三章 郡试(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近一个月来,四府八县赶来的儒生,跟随他们而来的一些家属,以及数不胜数的下人仆役,和众多趁此良机赶来郡城做生意的行商货郎,纷纷涌入到了雨霖城中。

    而今,雨霖城的每一条街道上,商户云集,游人如织,显然,已是人满为患了。当然,在这里当之无愧的主角,自然就是那些参加此次郡试的考生。

    朝廷法度,生员过一等者,才可来郡城应试。这三千名一等生员里面,大约有一千名是来自雨霖郡的偏远府县,他们大多已经三四十岁以上,都是参加过好几次郡试的老生员了。甚至,其中还有七八十岁的老童生,携子带孙,三代同堂,来参加今年的郡试。

    如果放在十几年前,眼前万贤云集的盛世之景,根本不可能发生在这里。当是时,大洪朝廷在东霖各郡民众心中的威信,已经降至了极点,雨霖郡王氏当权,郡中官吏皆出王氏一门。无论是雨霖郡的郡试,还是东霖行省的省试,都无一丝公平可言。

    凡是不顺王氏之意的儒生,哪怕你才华再高,也不会有一丝中举的希望,若想一展胸中韬略,济世为民,成为一方百姓敬仰的好官,恐怕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

    本来每年必须举行一次的郡试,都被迫改成了五年一次,而且就算是这样,前来应考者,依然是寥寥无几,有时候,甚至连三千个基本应试名额都凑不齐。直到十数年前,南荒大都督魏鸿,横空出世,所向披靡,废黜了各郡众世家,一统东霖行省,政局稳定,人心安定,才开始出现这等科举盛况。

    那些个七八十岁的老儒生,两鬓苍苍,口齿不清,神志恍惚,已是半截入土的人了,都这种年纪,还来参加郡试,无非就是想在大都督面前,证明自己这一辈子坚守正道,信服王化,至死没有屈从叛逆势力的决心,为自己,也为自己当地的家族,留下一个儒门忠义的好名声。

    科举难,难于上青天。南荒边疆之地,尚武之风犹胜王朝腹地行省,弃武学文的人,要么是寻常人家的孩子,要么是,一个大家族里面习武资质不佳的,嫡出次子或是庶出子弟,他们自幼被家人送入了专门的官学之中,参加第一次科举时,年龄通常不会太大。

    譬如,今年雨霖郡的郡试,大部分考生,几乎都是府学和郡学里就读的生员,年纪差不多在三十岁以下。因为,凡是年满三十岁的生员,就会自动从朝廷官学中结业,若是想要再次参加郡试,就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的县城,和一大堆老大难的老童生们,去竞争那寥寥几个郡试名额了。

    考生中最年轻的,差不多就是十岁左右。洪毅今年十七岁,已是第三次参加朝廷郡试,论科考年月来说,已经不算小了。

    三千儒生里面,自然也有富穷之分。富者多半是奴仆成群,乘舆驾车而来,有的人,甚至还带上了不少如花美眷;穷者,就只有一件标志性的儒士青衫,还要亲自背上书篓,身边连个端茶送水的书童都没有。

    不管是外地来的生员,还是府学郡学里的学生,为了不耽误大考之期,几乎都在挨近行省贡院的那几条街道上租了房子。

    这些儒生,白天是以文会友,闲逛街市,夜里则开宴聚会,挥墨赋诗,过得也算是逍遥快活。短短数天之内,临近贡院的几条街道,各家出售的纸墨笔砚、美酒吃食,即刻增加了好几十倍。让附近店铺的商户们,赚了个盆钵满,恨不得天天都有如此光景,但这仅仅是妄想罢了,趁着郡试大考,一年有一个月的商业旺季,已是非常不错了。

    洪毅如今也算是雨霖郡郡学的学生,不过,他家中拮据,租不起贡院外的房子,也没这闲钱参加同窗之间的聚会。幸好,洪毅母子所住的地方离考场却是不远,于是,他便安心留在家里,重温荀圣三典,揣摩本科试题,尝试行文论策,几乎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典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为了儿子参加科举的事,洪毅的母亲高氏,早在几天前,就从街上绸缎庄买来了一匹青色锦缎。这几天,高氏日夜不休,为儿子缝制好了一套新的儒士青衫,针线密实,做工精细,也不知道花了多少的心思,寄了多少的希望在里面。

    不过,这一件儒士青衫,洪毅现在还不可以穿,只有等到大考那一天,才能换上新衣,去贡院应试。

    圣佑十年五月初五,正是雨霖郡今科郡试之日。

    这天一大早,高氏天不亮就起来了,准备好了科举场上常用的一切物事,等着儿子醒来。东边太阳刚刚升起,洪毅醒来,一眼就看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