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再访埃及
当围绕苏伊士运河的战争结束后,惨胜之后的埃及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重建家园需要金钱和物资,英法撤走了管理苏伊士运河的全部服务人员,包括运河导航员。他们认为而且希望:埃及人将证明管理不了运河。埃及转向了南洋联邦求助,得到了人员、金钱和物资的支持,顺利地把运河接管,并且重新使用了。
对于埃及的援助,南洋联邦是慷慨大方的。这使得埃及在极短的内能够重整空军,并且能够利用苏伊士运河的收入继续阿斯旺大坝的建设。而通过这场战争,埃及与南洋联邦的关系达到了一种极为亲密的地步,并由此影响了沙特、叙利亚、约旦等国家,使得南洋联邦在中东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对此,美国是无奈的,因为事实是要么让苏联把手伸进中东,要么是看着南洋联邦在取代英法退出的空白。同时,美国也意识到在中东应该采取一种更加现实的政策,在出兵黎巴嫩的过程中,苏联显示出了越来越急迫的插手**,如果再来一场中东战争,他们将无法阻止苏联的进入。而作为以色列邻国的,并不就意味着成为以色列的敌人。但这种转变将是困难的,长期的,美国想消除阿拉伯国家对于以色列的仇恨,保证以色列的安全,长期驻兵是消极的策略,达成一项和平协议才是长远之道。
黄历此次出访,除了应纳赛尔之邀来参加阿斯旺大坝第一期工程的竣工典礼,以及顺访沙特、约旦外,还带有美国人的一些期望。
而阿斯旺水坝的建设,把南洋联邦和埃及政府连在了一起,南洋联邦的专家和埃及的农民肩并肩工作在一起,一个基于相互信任和彼此尊敬的工程终于迎来了庆祝的时刻。
黄历率领的代表团受到了埃及政府和民众的热烈欢迎,纳赛尔总统在庆典上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讲话,“这是我们的水坝,但事实上它是你们建造的,你们为它提供资金,你们的专家设计了它,没有你们,我们将永远不会动工修建。因此,我请您,黄大总统,同我一起推动即将把尼罗河从它的古河道改道的电闸。”
对于黄历来说,这是极大的荣誉,黄历看着纳赛尔闪着光彩的脸,谦虚地表示感谢,并欣然与纳赛尔一齐推动了电闸。
一声震天巨响,当尼罗河水冲进了新道,强有力的水流开始推动即将给埃及带来一个新的生活方式的水轮机时,成千上万的埃及人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每个人的眼里都闪耀着喜悦的目光。
阿斯旺大坝一改尼罗河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从此埃及结束了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同时,水位落差产生的巨大电力也成为埃及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动力。可以说,阿斯旺大坝是埃及现代化的起点。它将为埃及的工农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经济效益极大。
但事物总是有利有弊,阿斯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些负面影响有些是设计时预料到、但无法避免或无力解决的;有些则是有所预料、但对其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的;还有些问题则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黄历此次访问埃及,带来了一份最新的评估报告,也希望借后续的耗时更长但收益更大的工程,使纳赛尔能够考虑和平对于埃及的作用。这项后续工程便是着手修建两个大型引水和调水工程:一个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的杜米亚特河,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将尼罗河水引到西奈半岛少有人烟的沙漠地带,在那里开辟大片的耕地;另一项工程则将尼罗河水引入西南部沙漠腹地。
在当天晚上,也就在日落之后,埃及政府组织了一次大会,纳赛尔在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大会安排在晚上开,原因是白天人们不可能冒着烈日坐在露天听讲演。
黄历受邀进行了简短的讲话,没有谈论具体的政治问题,而是对大坝一期工程的提前完成表示赞赏和高兴,大力称赞了埃及人民的勤劳。
自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束后,纳赛尔作为一位领袖,在埃及人民中间所享有的巨大的威望到达了顶峰,黄历看到人们热情地向他欢呼,高喊着纳赛尔纳赛尔纳赛尔”
在贫困或者饱受欺压的国家中,人们总是天真地期盼着救世主和英雄的出现,拯救他们的苦难。这种急切或者是幼稚的希望,却大多不能实现。而他们视之为英雄或者救世主的存在,却往往使他们陷入更深重的苦难。苏加诺如此,恩克鲁玛如此……
大会结束后,纳赛尔设宴款待了黄历一行,特别对跟在黄历身旁的钟可萍投来诧异而惊奇的目光。真正的穆斯林教规是禁止教徒喝酒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穆斯林教徒都遵循先知的忠告。黄历很喜欢那种用许多种不同的水果制成的饮料,鲜美解渴,是解除难以忍受的炎热天气的最好办法。
宴会结束后,纳赛尔和黄历进行了短的单独交谈,就一些特别重要的问题交换看法。
“联合国维和部队在某方面来说是必要的,它使我国能够有和平的发展,当然,对于以色列也是一样。”纳赛尔说道巴勒斯坦虽然对外宣称建国,但美国操纵联合国,一直不予承认。这种僵持局面不能持久,因为美国正在武装以色列。”
黄历沉吟着说道在目前的中东,我认为和平比战争更重要。以色列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的事实难以改变,企图摧毁它,不是一个理智的目标,反倒会连绵的战乱和惨重的破坏。记得不久前你曾给在信中问我,南洋联邦迅速发展的秘诀是。现在,我可以当面告诉你,其中一个重要的秘诀便是稳定和平的环境。”
第二百三十五章再访埃及
第二百三十五章再访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