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9章中原大战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在的环境,已达到他们无所欲为的目的。韩复渠和石友三,被蒋介石拉拢过去,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韩复渠和石友三投蒋后,表面上看其他将领仍然对冯玉祥恭顺,但是在内心都有了自己的打算,不难看出,冯玉祥的胜算有几分把握。

    冯玉祥回到潼关见到鹿钟麟说:“今后应该怎么办?”鹿钟麟说:“我们打算整顿内部,养精蓄锐,坐以待时。”冯玉祥趁机把联合阎锡山倒蒋的酝酿经过说了一遍。鹿钟麟不同意这样做,因为他联合韩复渠、石友三进攻山西的条件已经成熟。可是冯玉祥却宣布了联合阎锡山打蒋,至此,鹿钟麟对冯玉祥有了想法。

    冯玉祥到达潼关的第二天,便召开师长以上的军事会议。在军事会议上趁机宣布了联阎打蒋的决心和这样做的意义。在会上仅有一名师长支持他,主张联合讨蒋,而其他将领默不作声。当时西北军的将领都认为屡次吃阎锡山的亏、受他的骗。如果不把阎锡山打倒,西北军在北方就难以发展、壮大。现在他们发现冯玉祥的做法和意思和他们恰恰相反,大家既不敢当面反对,也不愿表示赞成。

    会后孙良诚对别人说:“我看先生一点觉悟也没有,我们这些年一直受阎老西的害,为什么还要跟他干。”孙良诚的想法,基本代表其他将领的想法。宋哲元和刘郁芬也都认为新败之后,元气未复,需要一个时期的休整,当时大家恨阎锡山不恨蒋介石的心理一时转变不过来,但是碍着冯玉祥的面子又不好当面说出来。

    当时鹿钟麟的幕僚气愤说:“应坚持拉蒋打阎,除去肘腋之患,如果与阎锡山合作,胜亦过不了长江,蒋介石可以退居江南凭险固守,阎冯之间就会出问题,那样西北军仍然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如果打了败仗,那就更加不堪设想了。”鹿钟麟非常赞同幕僚的说法,但是见倒蒋的局面已经形成,只好跟着冯玉祥干。

    远在甘肃天水的孙连仲,接到冯玉祥的电报,要求他把全部人马拉到前线。孙连仲本人不愿和蒋介石作战,便以一部分兵力控制西北局面推诿。冯玉祥态度非常坚决,并在电令中破釜沉舟说:“胜则到江南组织新政府,败则同归于尽。”孙连仲不敢违抗,只好率兵东进。

    孙连仲东进途中,特意在宝鸡停留,主动和王德彪修好。此时,王德彪部已经正式划归郑大章的骑兵军统一指挥。孙连仲的意思,是想探寻王德彪的真实想法。此时王德彪已经接到穆亚平的密电,其宗旨就是最大限度的不要参与中原大战,但是表面上也不要反对。如果命令出兵,派一个骑兵旅,佯装大部队,可以向东运动。

    其实,冯玉祥对众将领的想法,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做家长坐久了,早已形成说一不二的霸气。他非常自信说:“这次举动,第二、三、四三个集团军,联合对付蒋介石的一个集团军,而其它受蒋介石排斥的军队也都倾向我们,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的兵力占有压倒优势,从政治上看,汪精卫先生以表示和我们合作,西山会议绝大多数中委也表示拥护我们。另外张学良表示的也很好,足见我们是得道多助,蒋介石是失道寡助,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胸无韬略的冯玉祥,对这次行动估计的过高,对蒋则估计得很低,特别是对自己的部下,既没有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又没有耐心的对他们进行说服工作,完全像过去一样。独断专行,并以命令的口吻不容置疑。他认为阎锡山决心很大,对自己合作是真诚的。尤其是现在是打倒蒋介石的最好时机,如果谁说阎锡山不好,他就很不高兴,并斥责不顾大局。他要依靠阎锡山来达到此目的,难道真如他所愿吗?

    穆亚平进入太原,明显感觉太原城的气氛与往日不一样。到达阎锡山的官邸,外面加了双岗,并且戒备森严,此举预示着战争的来临。阎锡山亲自到中门迎接,这种殊荣,在山西官场中,唯有穆亚平能获得如此重视,很明显穆亚平已经成为阎锡山的绝对嫡系。

    要说阎锡山重视穆亚平,完全是穆亚平的能力和财力起的作用。穆亚平不仅财大气粗,而且非常有政治头脑,这种军政两用人才,在山西简直是凤毛麟角。因此,爱才心切的阎锡山,自然把穆亚平看做自己的得力臂膀,越加重视了。

    ;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