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一笑,“老子叫高大典,又不是高二典!以他的名义发的誓言,与老子有一文钱关系?!”
老族长死不瞑日,渔民们纷纷推搡起来,可是他们现在手中没了武器,根本就不是辽兵的对手!几个反抗最激烈的村民,很快就被辽军斩首示众,剩下的村民敢怒不敢言,也只能听天由命!
这时有辽兵报告:“村**有三十七艘小船,每船可搭乘五到十人不等,最大的一艘船也只能坐二十余人。”
高大典看看眼前的这数百名村民,无奈地说道:“先带这些青壮回去,至于这些老弱妇孺,咱们第二趟的时候再送回北岸!”
大家立即听命,留下二三十人看守李家庄的这些老弱妇孺,剩下的士兵则强制地将青壮们推上了渔船,喝令他们驾船北返。
约莫过了一刻钟左右,渔船还没有载着辽军返回南岸,董遵诲率领的骑兵已经冲进了李家庄。高大典留下的那二三十名士兵们试图抵抗,可他们还没冲到董遵诲面前,就被刘大庆、张逸、马德海几人戳死在地!
董遵诲几步来到被关押的老弱妇孺面前,看着地上四处流淌的鲜血和老族长等人死不瞑目的尸首,他长叹一声:“是我董遵诲对不起你们,晚来了一步啊!”
有几个胆大的老头,冲着董遵诲就拜了下去:“将军,救救我的儿子吧!”
被他们这么一带动,妇孺们也全都跪倒在地,乞求董遵诲救救她们的丈夫,救救孩子们的父亲!
董遵诲恨不得当场答应下来,可是没有渡船,就算他同意,也不可能渡过河去,救出这些无辜的百姓。
有人连忙禀告,由此南下十里左右,就是一个渡口。现在渡口处已经停了不少船,足够大军使用。
十里左右,战马很容易就能跑到,于是董遵诲一面命人割去百姓身上的绳索,让他们立即向南逃亡;一面派人携带自己的令牌,迅速赶往渡口处调集船只。
一刻钟以后,北面传来了划桨声,数十艘渔船载着三百名辽兵赶回了南岸。他们刚刚下船,就被董遵诲所部骑兵来了个突袭。这些辽军士兵仅着皮甲、单刀,根本就不是骑兵的对手,很快就被骑兵们全数斩杀!
被解救下来的青壮们对董遵诲很是感激,连连叩首,他们还愿意为董遵诲驾船输送部队。就在这个时候,下游的大型渡船也行驶过来,董遵诲大喜,连忙带着士兵冲上了渡船,埋伏在船舱中。
很快,渡船就靠近了北岸。有些辽军正准备上前押送俘虏、讨个便宜,却没有想到正撞在了董遵诲所部的马蹄上!仅是一次冲锋,就将毫无准备的辽军士兵全数击溃!
刚刚被俘虏的百余名青壮村民趁机鼓噪,从附近看押他们的看守手里夺过兵器,跟着董家军就一起往前杀去。毫无准备的高谟翰顿时就被打得措手不及,所部溃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