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北乱战(4)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且由于此事是由而下推行,可控性很强,可以说秩序井然。

    这些情况冯玉祥不可能不知,但他仍拿甘陕说事,显然是想激起民国层社会和甘陕周边势力,对吴安平及解放军的仇恨和恐惧。要反驳这一谬误,吴安平自说自话没用,他准备过段时间,邀请各大报社到甘陕实地访察,在消除误解的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

    其实这些都是后话,吴安平最关注的,还是西北军的军事行动。

    冯玉祥的讨吴通电是在中午发表,但西北军各部却是在十二月五日拂晓发动的进攻,比通电时间实际早六七个小时。

    为方便指挥,冯玉祥调整编制,将在宁夏的军队分为了七路军。第一路军是方振武部;第二路军是马鸿逵部;第三路军是韩复渠部;第四路军是石三部;第五路军是刘汝明部;第六路军是孙连仲部;第七路军是门致中部。除此外,还有直属部队,鹿仲麟、宋哲元及其下的邓宝珊、佟麟阁、程希闲、郑大章等师旅都在其中。李鸣钟及蒋鸿遇部则居留绥远后方。

    西北军收编宁夏军后,总兵力已近十二万人,除去驻守绥远的一万多人,宁夏境内就有十万大军,包括十多个师及几个独立旅。各师旅的实力,本以马鸿逵、韩复渠、石三所部最为完整,但由于冯玉祥倾向明显,西北军重整后,鹿仲麟、宋哲元、刘汝明、孙连仲各部反后来居,实力超过这三人一头。

    十一月底,冯玉祥将总司令部迁入银川,并在中卫设立前敌指挥部,任命宋哲元为前敌总指挥,统辖西北军各部讨甘。十二月五日拂晓,第四路军韩复渠部、第五路军刘汝明部、第六路军孙连仲部、第七路军门致中部及各独立师旅,在黄河中卫、中宁段大举南渡。由于事先已有充分准备,只用四个小时,五万多西北军便跨越黄河进到南岸。

    随即,北岸方振武、马鸿逵、石三三路军,便与南岸门致中部,沿黄河两岸迅速向南推进,而刘汝明、孙连仲等部则径直南下同心,对平川、靖远至海原一线的解放军阵地,发动了极为猛烈的进攻。

    这些地方属于莫魁斗第七师及尚纪元独立师的交联防区,由于防线长达几十公里,只能派小股部队做重点防卫,各处兵力不多,莫魁斗、尚纪元见西北军来势汹汹,便下令各营连后撤,并集中兵力在靖远以东、海原以西阻敌,以保持白银、固原一线的交通。

    命令下达后,位置突前的第七师、独立师各营连,纷纷撤离驻守阵地,集中到打拉池、高崖、李旺、关桥堡等重点防卫区。由于解放军机动能力更强,后撤又很即时,除与西北军一些骑兵部队有零星交火,各处都未有激烈战事发生。

    西北军第六路军孙连仲部,下辖程心明第十八师和吉鸿昌第十九师两个新编师,半骑半步,作为南岸西北军的左翼,率先进入同心城。其实,同心城仍属马鸿宾管辖,虽然在尚纪元攻占海原时,他主动将宁夏军从同心城撤出,但解放军并没有进驻。

    这里虽有段时间没有驻军,但县公署等都还在正常远转,而且正因为没有驻军,并受到固原、海原经济活跃的影响,这里各族百姓的日子,反比先前要宽松红火的多。但在这一天,同心百姓看到一队队荷枪实弹、骑马挎刀的士兵进入城内,曾饱受战乱之苦的他们,也等不及搞清是哪里的军队,便和任何一次躲避兵祸一样,用最快的速度关门闭窗,藏得严严实实。

    孙连仲率部进入城内,看到家家关门闭户,只有几只瘦狗夹着尾巴,躲在街头巷尾瞪着惊恐的狗眼,注视着这些背枪拉马的陌生人。虽然西北军也算军纪严明,但现在已是初冬,

    县署的房屋安排不开,总不能让士兵露宿,于是便由县知事及公署人员带领,挨家挨户敲起百姓的家门。

    应该说,整个过程还是很好的。虽然百姓们畏惧,不得不安排士兵借住,但期间并没发生什么不快,士兵们还是很守规矩。于是,家家户户又开了门,到晚饭时节,各家房顶、窑顶都冒出了乳白色的炊烟。但到第二日一早,事情却陡然发生变化,同心城内接连发生几起严重冲突,一些百姓竟喊出了“不如投奔解放军”之类的话。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