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所畏之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已近不惑之年却还在寄人篱下,‘臭嘴’一个的他以往肯定也是仕途极其的不顺。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原历史李世民这句名言中的‘人’,就是指的现在还只是元宝藏府内一名闲散幕宾的魏征。

    事实上,也并非是徐世业在为人和能力上对魏征这个人有什么非议,他反而是还对原历史魏征的刚正和无私抱有着很高的敬意;特别是在能力上,更是感觉十分的叹服。

    所谓言多有失。而身为谏臣的魏征能够保证做到生前、身后均享受着无比的荣耀,除了原历史作为帝王的李世民相对比较开明的原因以外,其实往深层次分析,魏征在人性的窥视、进而在‘度’的把握上绝对是有着很高的造诣。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

    身为谏臣者就如站在危崖边缘,随时都会有因言语伤及帝王及同僚、惹来帝王的震怒或是同僚的进谗而被刮起的狂风骤雨给吹落危崖的可能。往昔、乃至后世的某些谏臣,经常是自命不凡的迎风挺立,早早晚晚难免会被狂风骤雨给吹得失足跌落危崖。而魏征则不然,他是坐在、或是趴在危崖的边缘,在保证自身最大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再去迎风抗击狂风骤雨的侵袭。这,就是魏征做人技巧的高妙之处!

    故而,徐世业对魏征所怀有的这种‘腻歪’心态,事实乃是一种‘既痛、又爱’的感觉。

    徐世业所担心的乃是:

    因自身基本上能够掌握历史的大致运行轨迹,因而在因势利导的‘顺势’在为自身攫取到更大的既得利益过程中,必然会需要不断耍阴谋、施诡计的无所不用其极。而在这种恍若未卜先知、望风扑影的运筹过程中,基本上还无法确切的解释清楚其中所存在的必然因素。如果这个时候还总有一个人在他的耳边不停的去质询、究问,又安能不会使得本还是一名少年人的他感到无比的‘闹心’?

    斟酌来、斟酌去,心里还真就有些‘怕’断事的眼界并不低的魏征来到自己身边的徐世业,最后只好抱着一种‘听天由命、顺其自然’、以大业为重的心态,委托与元宝藏有着‘同朝为吏’关系的太守崔世高,先同元宝藏予以试探性的联络,让崔世高可以允诺会把元宝藏举荐到瓦岗总寨‘高位以待’,希冀能够在无需兴师动众的情况下,尽早的把武阳郡纳入自身的控制区域之内。

    按徐世业的估计,相互之间通过一段时间的联络、沟通,随着时光的顺延,待到李密顺利的偷袭兴洛仓成功以后,武阳郡的得手也就自然会水到渠成。至于魏征的是跟随元宝藏前往总寨、还是留在武阳郡、甚至出乎于意料之外的主动来到他的身边,徐世业也就只好是考验一下魏征的‘眼光’了!

    其实,如果是细心之人,现在已经不难看出徐世业在这半年时间里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已经是‘硕果累累’、未来的前景也是‘光明无限’。仅仅就这半年的时间,徐世业已经在隐秘中通过巧施各种狡诈和诡变的手段,在不知不觉的没有引起天下格局太大变化的过程中,已经占据了三郡之地,而且控制区域还在无限制的不断延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在古代交通、通讯条件极差的条件下,徐世业秉承了在行动上要‘唯快不破’的结果。否则,进攻一座城池闹得沸反盈天的数月不下,又安能不引起隋庭的震动、天下群豪的注意?

    照这样发展下去,徐世业很快就将拥有在‘问鼎天下’的角逐中‘分得一杯羹’的实力已经不是妄想。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