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八章 韦后返行在,晋城多煤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目中,这项任务的重要程度一点也不下于向赵构请旨。

    启程之日,眼看三婢上车,秦榉吱吱吾吾,却不敢说半句话,只得派人报与秦桧,秦桧也无可奈何。出城时却见处处香花,清道数十里,禁卫森严,若非持了晋城知府印信,也出不得余杭门,待向守门将校打听,才晓得原来韦后终于返回到临安了,同行的还有徽宗的梓宫。御使中丞王次翁为使团最高长官,与王公亮骑马走在前面为先导,身着孝服,面容憔悴不堪,显然上京之行并不是什么好差使,能够终于平安返回临安,已经是两人意外之喜了。

    赵构自然亲至余杭门外十里迎接,只是韦后并未下轿,只是让赵构在轿边低声数语,赵构略略拭泪,却放轿通行,自己跪在路边迎接父皇梓宫。直到徽宗的安葬仪式持续经日后结束,赵构才与韦后在宫内相拥而泣。其后赵构向韦后提及柔福之事,声明柔福已经身陷太行,只是有杨再兴护持,当无大碍,韦后面色数变,却不作声,赵构哪里不晓得韦后所忧心之事,遂婉言宽怀,话中有“河北诸事,江南一概不得与闻”之语,韦后稍稍宽心。

    韦后在上京,得知盖天大王陷宋军之手,虽然没有人肯说明是哪位将帅所杀,却隐隐约约听到是岳飞麾下勇将杨再兴之功,此番才从赵构处得知详细,当下以韦后返宫之名,向晋城杨再兴处送去颇多赏赐,由于领赏的也是大金国主所封的泽州知府,沿途金军竟然护送得周到之至。

    杨再兴在晋州城中笑得前仰后合,却并非是为了摆在面前的两枚分别来自完颜亶和赵构的两枚泽州知府印信,而是为了泽州今年地大丰收,除了晋州军自行屯田收入的千余吨粮食,连以十分之一额度收取的税粮也有四五百吨。近年未曾耕种而丢荒了的土地,居然肥力充足,亩产近二百斤,大出众人意料,眼下第二季粮食也长势良好,眼看10月初应该还有另一次大丰收,怎么不让杨再兴笑得开怀!而且在此之外,更让杨再兴开心地是:宋人居然在太行有大面积的种麦经验!这么说,到了冬天应该还有一季收成,若非山上土地贫瘠,太行山上宋人应该不致困窘,眼下能够在山下有广阔土地,屯田数年下来,晋州富足可期!

    丰收之余,自然是大造兵甲,训练兵马,以期大用,可是城中匠人们报上来的情形却让人乐不起来。杨再兴亲至兵器作中巡查,虽然仍是一片繁忙,却是以修葺为主,新造的兵器极少,而甲胄则不必讲,原来岳飞送给杨再兴带上太行的四五百具完整甲胄,眼下已经不到三百具完整的了,这还是从背嵬军中强剥出来的。除了岳、韩、张、刘诸镇,其他部队还装备不起,晋城中不要说制造,就是修配也缺零件,最大的问题是缺铁器!

    “好教老爷知道,晋城自古多煤铁,城外三十里之内即可开采,只是须设炉炼焦、炼钢,在城中却多有不便,须择地而建,自靖康以来,此业俱废,小老儿倒是还记得些,若是大人允可,拔些钱粮,小老儿必在年底前炼出几万斤精铁来!”说话地老头子原来就是这晋城中惯熟的匠户,当年为泽州府官匠,主持过修造炼铁炉,是以晓得晋城地界上煤铁分布,敢出此大话。

    杨再兴闻言大喜,这才想起山西乃是后世的铁山煤海,足以供应一个偌大中国的煤铁,难道竟然不能供应一个小小的晋城?只是要提高兵器质量,炼铁环节还须亲自过问,若铁炼得不好,打造出来的兵器便差得远了,此是后话,此刻当然大拔钱粮,让那郭姓老人带队去挖煤采矿。

    但另一方面,让杨再兴郁闷的却是,随便怎么打造兵器,马匹却是不能再增加了,军中马匹多为骟过的公马,母马更少,要靠自然繁殖那是绝对不可能扩大骑军地,眼下消耗一匹便少一匹,若没有别地办法,晋州骑军便会在三五年内随着马匹的减少而消失。大宋在偏安江南百余年后终于还是败在蒙古手中,没有一支强大地铁骑是最为致命的因素之一,而偏安经年之后,武备驰废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养马的困难却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太行山上自然不能产马,河北的金军难道会向自己卖马么?

    杨再兴头痛无比,开始面对将来的恢复之战所需要解决的种种困难。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