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影响里面屋子正在通过墙上的扬声器,随时接收着上下两站所传来的列车运行情况,并当即会做下运行日记的两个值班员,外屋的谈话都在尽量压低着声音。
在气氛融洽又不失幽默的谈话里,他们谈到了这开天辟地头一条运输大动脉对天朝欣欣向荣事业的伟大贡献,谈到了能够作为第一批天朝铁路工人中的一员所应有的光荣和自豪,谈到了为保护好国家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使这条大动脉能安全、畅通、快速运行大家所必须应当承担的艰巨责任……
在谈话中,年近四十,穿着一身与天朝红军军服样式相同,只不过是被改成了黑色制服的站长,向面前这位和蔼可亲的天京客人介绍了自己由一个失去了土地的穷苦苏州农民,被迫流落到上海浦江码头住临时茅棚、仅能依靠“抗大个”度日,赡养多病的一对双亲的悲惨经历。也讲述了上海光复后,自己又由一个码头工人,经过刻苦的文化及业务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合格的铁路工人幸福历程。
“……是天朝叫我成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我只有不顾一切地工作,才能报答天朝的恩典。”站长发自内心地说着。
郑南认真地听着站长的叙述,他发现眼前这个本就不是粗壮的朴实汉子,谈话中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轻轻揉动着自己的胸口。“说的对呀,我们都得用自己的勤劳来为天朝做贡献。”他边说着,边关切地望着站长,“怎么,身体是不是有些不舒服?”
“呵呵,不是。”站长低头揉动在胸口上的手,笑了,“老毛病了,还是当初那会儿在码头给英国人卸运货箱的时候,曾经被累吐过几口血做下的老病根,激动起来就胸闷。没事的。”
“哦,那也不要大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工作的保障。要经常去医院检查检查,再叫家里人多做些好东西补养补养,很快就会完全恢复起来的。”郑南笑着拍拍站长的腿,“怎么样老哥,家里的老父母和大嫂都一定不错吧?”
“唉,可怜的老娘没福气啊,没有能到今天的好日子。”站长带着遗憾地摇摇头,马上,又笑着天京的客人,“老爹好啊,赶上了好时光,上海刚刚光复没多久,在天朝的关怀下,多年的老病就得到了救治,现在身体硬棒着呢。这不,年初车站分给了我两间房,老爹也搬了过来,省去了我再挂念。回到家里,还能吃上老爹亲手做的饭菜。”
说到这儿,站长出客人眼里还存在着的疑问,嘿嘿一笑,“以前穷啊,哪有人肯进我们那个猪窝都不如的烂家,后来好了,可时间又少了,再者也是一大把的年纪了,这……”
“呵呵……”郑南笑了,眼睛着路静。
站长一说他自己是光棍儿,您就瞅我做什么呀?路静不自然地笑了笑。
“工作好了,生活也该完美才是。这方面也得用心哦,都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拖延久了,呵呵,可就没你的了。”郑南逗着脸红了的站长,“我还忘了问了,现在的薪俸还可以吧?这里的物价应该也不高吧?”
“呵呵,要是从前那是做梦都不敢想啊。”站长骄傲地伸出一个巴掌,“三块银元的平均薪水,再加上站长补贴、值班等等费用,每个月总得有五块银元。就这些钱要是放在早年,我都可以回到老家置上几亩地的了。现在要是在昆山买大米,一个银元一担,五担米我们爷俩还不得吃上一年?以前想吃都吃不上的猪肉,如今咋吃都行,呵呵,才一角的铜币就能买上一斤。至于时令的蔬菜,那都是用最小的铜币(分)去算了。唉,真是啊,想想我都赶上当初清妖的一个县太爷的收入了。”
“是啊,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大家的收入还会越来越高。”郑南点着头。
“那当然了……”
“五一五次客车正点由我站驶出,请做好接车准备……”就在这时,里屋的扬声器里声音打断了站长兴致勃勃的话头。站长站起身,正了正头上的帽子,冲着客人抱歉地拱拱手,“客车要进站了,我得赶紧去做接车准备。这列车一到,你们的车就可以放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