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可我们到了这里毕竟是谈判来的,”延丰望着哑口无言的载垣,赶紧停下手里擦汗的面巾,替自己的姑爷解解围,“既然是谈判,就得有个商谈的余地。像如今这样,总不免叫人感觉有招安之嫌。”
也许是话说得太急,延丰停下来连喘了两口。虽然刚一见面他就对眼前这位一点儿架子没有,及其平易近人的,在某些人眼里也许还一直被当作是一个凶恶无比、不折不扣的“大匪首”的太平天国王爷心存好感,可为了大清朝的利益,他也不得不说上几句。
既然是说理,就总要有个说理的意思,至少应该先给对方一个礼貌的称谓。“阁……王爷,”延丰一开始本来是想随着载垣也称呼对方“阁下”的,可一想似乎又不是很对。姑爷是王爷,彼此总算是身份相当,这么称呼对方还是可以的,要是自己也这么跟着来,好像大有没上没下之嫌。那么称呼什么呢?“主任”?不行,主任到底是个官,什么意思,到现在他也没闹明白,不会是和“主人”同意吧?汉人的花样实在太多。想来想去,还是称呼对方王爷最合适。打天下的大英雄们,哪一个不是冲着这两个字来的?当年的吴三桂要不是为了这个,哼哼,一百个陈圆圆也是白搭。
“我们总归是一个大清国,几百年的声威暂且不说,至少我们不是山贼草寇。想那慈禧太后垂帘之时,可谓恨你们入骨,她曾无数次咬牙发誓,宁将天下与洋夷也绝不给家奴。正是由于我们的恭亲王在关键时刻冒死挺身而出,坚决拨乱反正,才有了今天大家坐在一起的机会,太平天国也才被大清朝给予了承认。不瞒王爷说,那位慈禧太后曾经就向恭亲王预言过,与贵朝谈判绝没有好的收场,如今想来,似乎一切都正中了她的话,不能不叫人倍感遗憾。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堂堂的大清朝,能够放弃前嫌承认贵朝的合法性,这在历朝历代都不是件很容易办到的事情。民间有句俗话,打人莫打脸,骂人休揭短,其实就是得饶人处且饶人。百姓尚且如此,难道一个王朝就没有这点儿肚量了?总得要给我们一条路走吧?”
“大清国?几百年声威远播的大清国?呵呵,延丰先生,您的话可是又说到了根子上了。”林海丰笑了,“远的我不跟你谈,时间有限,如果将来还有机会的话,咱们会有的是时间来细说。咱们今天就只说明朝的事情。”
林海丰还是客客气气地伸手示意延丰和载垣喝茶,然后自己拿起烟斗,“我想请问两位先生,在所谓的大清国没有建立之前,您们是哪国人?”
延丰没有想到对方会这么问,下意识地载垣,载垣也了他,四目相对,不免一片茫然。
“这……”延丰脸涨红着,林海丰,突然灵机一动,来了个反客为主,“王爷,那么老夫也想问问您,您和您的近祖都是哪个国的人?”此话一出,不单是延丰自己,就连一直觉得抬不起头来的载垣都是心里一阵的舒坦。
到了是自己的老泰山啊,这姜到底还是老的辣,问得尖酸刻薄。“您和您的近祖”,哈哈,那还不都是咱大清的奴才。
望着载垣和延丰那难以掩饰的得意,林海丰停住了正要往嘴里放烟斗的手,正襟危坐,“我和我的先祖们都是中国人,中华之国的子孙。”
“那……那老夫要说老夫是大清国人,这总不是错。”
“好,没错。”林海丰又在开始笑,不过,这次他的嘴角带着明显的嘲讽,“我不知道此时此刻您的心境是什么,也许同我一样,也许根本就是天壤之别。不要以为你们这个强盗一样的所谓大清骑在了我们头上几百年,我就会承认你曾经是是我们的主人。我们在永安发出的‘奉天讨胡书’相必你们不会没有过,上面写的明明白白,我们太平天**民是在为光复河山而战,什么叫光复?我们饱受了两百多年的亡国的苦难,做了两百多年的亡国奴,现在我们要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