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遂谋、马复初一行二十余人终于成行了。在一个营的红军官兵护卫下,他们先是通过了接近三十里的双方缓冲地带,也就是无人区后,与马化龙派出前来迎接的人马相遇。告别护送至此的那一营红军将士,一行人马继续前行。从那一刻起,直到抵达原满清固原州衙任武的帅府内,张遂谋、马复初在陪同他们的回军头目脸上,所见到的都是灿烂的笑,还有说不完的动人的话语。沿途,每逢碰上一个个或是一群群的回族民众,这些陪同者更是总要向大家大声嚷叫着即将到来的和平。当然,在这样的气氛里,马复初也就难免要感到欣慰,毕竟是手足情深啊。
张遂谋可没有马复初认识问题那么的轻率。因为,尽管陪同者们一切表现的似乎都很自然,可他能够细心地观察到,沿途见的百姓们对陪同者们的说法,好像并不那么以为然,而且,他还在他们的眼神中,到了更多的是冷漠,甚至还有仇恨。
果不其然,当张遂谋等人来到任武那个戒备森严的帅府大门口的时候,他和马复初刚刚踏进大门,身后,十几个随行的贴身护卫却被拦阻在外面。在一直陪同他们经过两天跋涉的那个头目,一声“客人到”的高喝的之后,那张原本还是春意盎然的黑瘦的脸,陡然间却就变了样,一下挂上了霜。如同院子里出现的那八字形展开的两排清一色黑衣白帽兵士们手里高举着的明晃晃大刀,冰冷无情。
“跪下!”随着两排凶悍的刀兵们冲着张遂谋、马复初齐声的怒吼,在身后几个陕甘回军头领的簇拥下,任武大模大样地出现在了大堂的门口。
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粗眉大眼,外形强悍,黑黝黝的脸上,两个总是鼓囊囊的腮帮子,显出一副对什么都无所谓和玩世不恭的神态,抑或还有一些对什么都充满着的憎恨。
在他的身后跟着的,是河州(临洮)回军首领马占鳌,还有他的助手赫明堂和洪兴等人。
在这里,对于任武和赫明堂两个人,不能不再多说上两句。这两个人,去年他们一起在云南赶上过杜文秀领导的回民大起义,还曾经与众多的当地回民兄弟一起冲杀过。他们起初也被那种轰轰烈烈的场面震撼过,可渐渐地,他们不惯杜文秀搞的什么民族一家,更不满杜文秀接受太平天国的“招安”。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在这两位阿訇的心里,萌生出了一种强烈的所谓振兴回教的**。
满清要完了,满清已经被逼迫的倾尽全力,尚不足以抵挡的住太平红军的强大攻势,更无暇他顾。乱世出英雄,要想建立一个不受外来势力干涉的回教绿洲,眼下的市局就是千载难逢的一个大机遇。于是,他们离开了云南的起义队伍。于是,在大荔、渭南、华阴、华州、临潼等地,利用那个又是真主给予的绝佳的“偷竹事件”,他们一展宏图的机会似乎就那么轻而易举地到来了。而且,叫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满清朝廷竟然也成了自己的同盟。
“跪下!”两边儿的刀兵们又是一声的大喝。
在任武等人似乎是欣赏到了手的猎物一样的目光中,张遂谋倒背起双手,悠闲地仰头瞅了瞅院子中间的那杆大旗杆,冲着身边儿脸色明显变白了的马复初努了努嘴,“那上面曲里拐弯的是什么字?”
“卫……卫教军”,也许是多少受了点儿张遂谋的感染,马复初强迫自己要安稳一些。他开始后悔,后悔自己来到这里,从任武等人的眼神里,他已经到了自己的劫难。唉……
面对敌人,任何美好的愿望都只能都是镜中花和水中月,而豺狼一样的敌人更不可能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马复初当然不会知道,他的所谓“手足情深”的同胞们,已经选择了一条“光明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