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安六年,八月初十晨。
天色灰蒙,秋风萧瑟,细雨纷飞,别有一番凄凉意味。
庐江郡,舒县之南十余里,正是周瑜祖居所在。 八年前,周瑜正是由此起兵,迎孙策渡江南下,横扫江东,定下了孙氏江东霸业。
八年之后,孙家基业已成空,周瑜也在狂澜难挽的叹息中遗憾而终。
而今周瑜终能抛却一切烦恼,落叶归根,回归故里了!
。
千余军卒腰系白色布条,执兵擎幡,肃立四周,魂幡如林。
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数十名士卒小心翼翼地将周瑜躺卧的厚重棺木,抬进早已挖好的墓穴之中,随即便准备开始填埋。
“相公……你怎能丢下我……”一身素衣的小乔泣不成声,芙蓉玉面之上泪水、雨水融成一片,似水明眸中早不复往日的明亮,努力想要挣脱身边侍女的扶持,扑到周瑜棺木那里去。
侍女们不敢怠慢,拼尽全力将小乔拖住。
“啪嗒,啪嗒……”一剖剖泥土被推入墓穴中……
不远处,张昭、鲁肃等被俘孙家重臣尽皆神情肃然,默望着周瑜墓穴被逐渐填起,眼中的悲伤之色却是完全掩饰不住地流露出来。
三日前,简雍将周瑜尸身即将送抵庐江安葬的消息,告诉了张昭、鲁肃等人。
与周瑜关系最善的鲁肃伤感之余,尝试着向简雍提了出请求————希望能前往庐江,为周瑜送葬。
鲁肃本也没有抱多大希望,毕竟是身为俘虏。 而且三番两次拒绝简雍的说降。
但出乎意料,简雍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还悉心为鲁肃、张昭等人做了安排,让他们与小乔一道前往庐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注:这首古风诗歌是屈原的《九歌。 国殇》。 是追悼为国捐躯的将士地祭歌。 )
周遭肃立的千余军卒突然一齐吟唱起来,声音低沉而悠长,雄浑、悲壮、凄凉……悠悠然回荡在天际之间
“……恩?”轻噫了一声,鲁肃侧耳聆听了起来,神情无比专注……
半晌后,鲁肃仰天长叹,仍由秋风寒雨从自己面庞掠过,两行热泪自其眼中无声滑落。 “公瑾……你听着了么?是《国殇》……是敌方士卒为你而歌的《国殇》……”
军士们一遍遍地吟唱着《国殇》。 久久不息……
………………………………………………
庐江城,南城馆驿的一间房中,张昭、鲁肃二人盘膝对面而座。
虽然身为俘虏,但张昭、鲁肃等人却也受到了庐江太守李通的礼遇,一众人等都被安置在南北城两个馆驿之中。 在馆驿中。 张、鲁等人可以自由行动,只是不能外出。
自舒城返回庐江之后,张昭就将鲁肃将至自己房中,但两盏茶的工夫过去。 两人竟没有说一句话。
“休矣,休矣……”张昭叹了口气,突然开口说道。
“……”鲁肃默然,轻点了点头。 虽然张昭的话看似有些莫名其妙,但鲁肃却完全领会得其中内涵————孙家已彻底……休矣!
利用为周瑜下葬一事,刘备成功地赢得了江东士族、百姓之心,也将赢得诸多孙家旧臣之心,尤其是那些军中将领。
不远数百里、不顾艰难险阻。
将周瑜遗体送回庐江故里;以锦帆水军全军为周瑜护卫送行;为周瑜筹备隆重非常的葬礼;以张飞为首地刘备军将校齐在周瑜坟前为其躬身行礼……一切的一切,都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却又……
尤其听得那曲由千余士卒吟唱的《国殇》之时,徐盛、朱桓等被俘将领尽皆泣不成声……鲁肃知道,徐盛等人的归降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了……但面对当时的景象,连鲁肃自己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激荡!
。
张昭说了那四个字后,房内再度回归宁静。 两人默然静坐,各自思索着什么。
“张公、鲁公可在?”房外突然传来一个清矍悦耳的声音。
张、鲁二人同时警醒。 发觉这个声音颇为陌生。 并似熟识之人。 愕然对视一眼后,鲁肃出声应道:“我二人在此!敢问尊架何人?”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