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农学院
虽然自己的旨意被儿子打断,杨坚却丝毫不以为许:“太子请讲!”
“禀父皇,此两物儿臣不敢居首功,儿臣虽然出钱出物将精于纺织的一百余人召集起来,可是集体负责之人还是眼前的云卿和那一百余名织工,还望父皇不要忘了他们的赏赐。”
杨坚大笑起来:“难得太子不居功,朕又怎会吝啬赏赐,不过,既然你打断了朕的赏赐,那余下的就不赏了,这位想必就是负责研究出新型织机的云卿了,你叫什么名字,以前曾做过什么事?”
东宫有什么动静杨坚虽然都会收到消息,只是云定兴一个工匠,在之前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兴趣,杨坚自然不会知道。
“回皇上,微……微臣……不,小人姓云如定兴,以前曾做过大周军械处做过八品文官。”云定兴哆哆嗦嗦才把话说全。
“哦,你还做过官。”杨坚顿时大喜,他刚才赏赐杨勇一不小心说多了,千两黄金,二千匹绸缎既使是现在的国库也是一笔不小开支,还要继续赏赐云定兴,若是少了过意不去,若是多了又实在心痛,如今云定兴曾做过官,赏赐一个官位是最好不过:“那好,这次爱卿研究的新型织机,有大功于国家,云爱卿功不可没,朕就赐你工部员外郎之职。”
员外郎是正七品之职,云定兴从一阶白丁一下跃升七品,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云定兴不由感激道:“多谢皇上!”
“长孙爱卿,此番太子组织研究出新型织机的工匠,朕就一并转给爱卿,此前有功者,爱卿皆可着情赏赐!”
“臣领命!”长孙毗大声应道,新型纺机不是出于工部,如果是其他部门的官员呈现给皇帝的话,可以说是工部严重失职,好在太子是例外,如今这些工匠重新归到工部,就算日后不会研究出更好的织机,只要将织机推广下去,也是工部的功劳。
杨勇愣了一下,这些人可是自己花大价钱请来了,父皇随口一句就归到工部去了,杨勇倒不是舍不得,只是他既然要把后世的一些先进农耕技术传过来,手下必须要有这么一批工匠,否则他可没办法将见过的东西自己做出来。
好在杨勇早有准备,连忙道:“禀父皇,农为国家之根本,只是各地耕作水平却是参差不齐,儿臣以为,朝庭当成立一个农学院,派遣官员收集各地先进的耕作技术加以研究,然后编写成册,统一推广,此举关系到大隋根本,这是儿臣的奏章,还请父皇明察。”
为了这份奏章,杨勇昨天几乎花了半夜的时间,里面详细列举了农学院的功用以及给大隋带来的种种好处,皇帝不可能不动心。
一名内侍连忙将杨勇的奏章接过去交给杨坚,中原王朝一直以士、农、工、商将百姓分成四级,如今还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士由世家代替,农排在工之前,只是如今实行的三省六部制中,六部却没有农部而只有工部,农业依附在工部之下,分由两名两名屯田侍郎和一名水利侍郎统管,杨勇的奏章中农学院的地位位于工部尚书之下,但是却在各个侍郎之上,这才能整合整个工部的资源为农学院服务。
杨坚看得连连点头,不过如今的六部职完整,官员也齐备,六部共二十四曹三十六侍郎,单单在工部增加一个农学院,地位仅次于尚书,还在侍郎之上,将马上打破各部的平衡,杨坚微皱了一下眉头。
将奏章合上,杨坚先宣布退朝,只将杨勇和左右仆射、六部尚书留下,将杨勇的奏章让内侍大声念一遍,才向八人道:“太子要在工部成立农学院,各位爱卿认为如何?”
众人都面面相觑,杨勇的提仪无疑很好,只是打破了官场平衡,本来六部并列,现在工部多出一个农学院的怪胎,岂不是让工部一下子跃居六部之上,除了工部尚书长孙毗暗自高兴外,其余人都是沉默不语,太子现在风头正劲,刚才那些人就是前车之鉴,谁也不想冒然反对太子的提议,引起太子不悦。
六部尚书中,礼部尚书韦世康和杨勇在营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