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级大型装甲巡洋舰(后改称战列巡洋舰),另有3艘性能更完善的“圣文森特”级战列舰在建。
同年,两艘德国的“拿骚”级无畏型战列舰(18720吨,10门280毫米主炮,航速19点5节)先后下水,另有两艘“拿骚”级在建。
根据1906年德国议会通过的第三号海军法案,德国将在三年内建造9艘“无畏”型战列舰。
美国拥有吨位较小、航速较慢的2艘“南卡罗来纳级”(16000吨,8门305毫米主炮,航速18点5节),2艘配备10门主炮“特拉华”级在建。
中国拥有2艘“北岳”级战列舰(19200吨,8门305毫米/45倍径主炮,航速22节),2艘“北岳”级的改进型“东岳”级(290吨,8门305毫米/50倍径主炮,航速22节)已下水。
桌子的另一角展开着一份备忘录,标头是“1905海军案主力舰计划”,正文如下:
一、简叙
帝国自1904年将俄罗斯海上力量驱逐出太平洋后,确认海上主要对手已转为太平洋对面的美国。根据确切情报,事实上美国也同样把帝国做为了主要对手,制订了称为“橙色计划”的作战方案。
在总参、镇洋舰队和海大联合进行的一系列兵棋推演后,计算得出帝国及其联盟需要拥有美国70%以上的实力,才能达到止兵的效果。此时的美国方面的目标是组建一只拥有28只战列舰的舰队。于是帝国决定组建一只20条战列舰的舰队,其中日本4艘。
要求海军主力舰队战舰数量压倒美英德法四国太平洋舰队总数,以保证西太平洋上帝国的特殊利益与地区间军事力量平衡。当然平衡是不等值的,西欧强国未来若是倒向美国,考虑欧洲海军强国主力战舰的建造数量,可能派遣到太平洋的战列舰数量将十分可观。
由于对帝国有优势的平衡只限于和平时期,战时依旧将处于下风,部分决策者认为按此计划建造的战列舰数量仍不足以满足需求,但由于战后经济危机的蔓延,预期财力不足以支持更大规模的建造计划,最终暂时达成了一致。
由此制订的海军计划为“1905计划”——计划方针为未来20年内,每2年完成一款战舰,每款战舰造2条。盟国依据经济情况组建主力舰队。
二、计划表
1907年完成:a——a1,a2(即“北岳”级,已完成)
1909年完成:b——b1,b2(即“东岳”级,已下水)<2(配备350毫米主炮的“龙威”级,已完成设计)
1913年完成:d——d1,d2(舰政本部战舰第十六号案,设计中)
19年完成:e——e1,e2(预设计中)
1917年完成:f——f1,f2(未设计)
1919年完成:g——g1,g2(未设计)
1921年完成:h——h1,h2(……)
1923年完成:i——i1,i2
1925年完成:j——j1,j2
另:
1914年完成:为日本建造“d”级2艘——d3,d4
1918年日本自建:“f”级2艘——f3,f4
……
在这里,潘国臣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