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私人名义给拒马关的守将写了封信,一整篇毫无营养可言的嘘寒问暖后在信尾很技巧的加了两句话。
“……如今加纳多重兵压境,小孙在岷山关为国守土,首当其冲。战事中若从乱军中侥幸脱生,还望将军多多照顾,掩护其撤退,为我范家保存血脉。老身不胜感激,必有厚报。”
拒马关的守将也是范惟亮一手提拔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范家的家将,收到这封信后立刻明白了范老夫人的用意。
按大唐律,官兵临阵脱逃者,斩。但奋力一战战败生还者,赏。早在岷山关尚未接到敌情时,拒马关守将已经从民间找了几个文学青年,开始凭想象描绘岷山关之战的壮烈、士兵的英勇、范轻骨的不屈,以便在ri后接收这支败军时拿出一个体面的说法,最好再顺便为范轻骨歌功颂德一下,为了这些自然要未雨绸缪。当然这些工作后来证实全都白费了,范轻骨的优异表现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最后,专家们只能找出一个比较牵强的理由来解释。那就是范轻骨虽然从小养尊处优,长大后斗鸡走马,但毕竟受到过优秀的正规教育,学历高,而且身上还流淌着贵族的高贵血液,在危急关头方彰显出其英雄本se。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即倒。
事实是不是真如专家所说的暂且不论,不过范老公爵对这个解释还是很满意的,所以大唐官方也就很满意,把它写进了教科书中。
第二个问题同样令人费解,有些喜欢标新立异的学者甚至想举种种例子证明范轻骨有断袖之癖,甚至提出了当年他与秦小虎在敌军压城之际还在城墙上好整以暇的边抽着烟边谈论玻璃与**……但这个说法听起来太不靠谱,持此论调者身份也较为卑微,所以始终未能撼动主流学者的论调。
岷山关所有官兵,都是出身富贵而没有真才实学的,范轻骨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于是他只能将目光放在在野的人才中,而秦小虎,恰恰就在这个时候闯入了他的视线。
起初的范将军本来仅仅将秦小虎当成一个普通的魔法师来看,所以时时带在身边加以保护(当然魔法师也可以保护自己)。毕竟在这块以战士为主的大陆上魔法师通常是能够起到奇兵之效的,但在不断的接触中范将军惊讶的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但jing通魔法,而且还有着良好的判断能力与大局意识,有很多匪夷所思的想法并且能出奇制胜,是个不可多得的战略与战术的双重人才。于是在危难之际果断的委以重任,才有了岷山关的经典一役和秦小虎今后的辉煌。
这个说法显然比诸如断袖之癖的想象更主流一些,所以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尤其是让位高权重的范家、爱慕英雄的大唐公主和急需树立英雄人物作为战时榜样的大唐官方所接受,于是后来也被编订进了大唐初级中学的历史课本。
历史,本就是胜利者与当权者所书写的。
……
……
敌军重兵压境的第五天,大批的后继部队陆陆续续的到达。那天早上,范轻骨惊奇的发现敌营的后面一夜之间便多出了不少大型器械,黑压压的如巨大兽群般聚成了一堆。对照教科书上学到的知识(是配插图的课本,还是彩se的),他立刻在心中准确叫出了那些攻城器械的名字。
冲车,投石车,云梯……黑压压的一大堆,仅用来冲撞城门的冲车就有三十多辆,而岷山关只有一个不足三米宽的城门。难道加纳多人是想将冲车积木般摆成花花绿绿的一摞,一起冲?
不会的,那样撞的效果并不好,而且城门也没有那么高。
显然,敌人已经将岷山关视作了自己的囊中之物,眼前的大部分攻城设备本是用来攻打拒马关的,此刻只不过是摆出来炫耀一下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反正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而拒马关前是大荒沙漠,寸草不生,自然更没有制造机械所必须的木材,敌方的主帅看来远见卓识得很,志向也极其远大。
一个体格魁梧的黑甲将军提着一杆同样黝黑的长枪,独自纵马来到关前,将长枪挂在马上,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向城墙上很随意的拱了拱手,便点名道姓的请范轻骨出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