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县。()
“公仁,曹孟德这封信,到底可信与否?”
张杨最近很焦虑,最让他紧张的,无疑是青州军的动向。他接到曹操来信的时候,青州军已经停止了前进。
于禁的羽林军驻扎在了清水、淇水、白沟与黄河交接处的枋头;赵云的疾风骑兵则进驻了废弃已久的朝歌城;太史慈率领水军,在白马至枋头带的河面上来回巡视,还美名其曰为保护商船。
曹操对此担忧不已,张杨何尝不是忧心忡忡?他虽然没在朝歌城驻军,但那里实际上已经属于河内辖地了。
正忧虑时,又接到了曹操的信,信说,王羽有可能借道河内,拯救白波军,劝张杨尽早处理手的船只,以免被人胁迫,只能无奈资敌。
张杨对此半信半疑,他实在不敢想象,王羽兴师动众的目的,就是为了这种事。曹操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件事,就算曹操料了,自己也把王羽又给得罪了次,若是料错了,那就更糟糕了,直接送给王羽个攻打河内的借口。
左思右想,他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和曹操样,他也想着要借助智囊之力。不同的是,他这边只有位真正称得上是智囊的高人,摆不出曹操那边群英荟萃的阵势来。
张杨的智囊是董昭,对张杨的问题,他回答得很轻松:“明公无须多虑,为今可虑者,唯有孟津渡口的那几百条船只,只消自行解决了那些船,也就不用担心王羽的威逼了。”
“要烧船?”张杨嘴角咧了咧,他有些心疼。几百条船干点啥不好呢,直接烧了,多可惜啊。何况,这样同样很容易惹怒王羽,那个疯子可不是个讲道理就能讲通的,袁本初的脑袋就是最佳的明证。
“用不着做得那么明显,当日洛阳火,将无数船只付之炬,吕将军不是时常苦于水上运力不足么?公只消将船送与他。来日王羽若以此生事,以吕将军的性情,又岂能坐视?将来风头过去,明公可温言向吕将军讨还部分,他是不会拒绝的。”
强者有强者的姿态。弱者也有弱者的生存之道,董昭被张杨盛情邀请,在河内驻留了这许多时间,对此道已经有了极高的造诣。
弱者,就是要多方借势,才能在夹缝求存,等待时机。()
张杨恍然悟。惊喜道:“听公仁言,实令本将茅塞顿开,如此来,河内当无忧也。”说着。他又叹了口气:“唉!悔当日不听公仁之言,强要向河北出兵,损兵折将不说,还给了王羽攻打河内的口实。”
看着唉声叹气的东。董昭心里也在叹息,张杨为人不错。重情重义,是个好人。可好人在乱世是吃不开的,没有志向,也没有谋略手段,最终的结局只会被乱世所吞噬。
再想到自己的境遇,董昭的情绪愈发低落,自己满腹经纶,奈何不逢明,只能任由明珠蒙尘,岂不令人嗟叹。
他强打精神道:“明公,此时宜急不宜缓,还当从速下令方是。至于执行的人选么,不如就让于毒走遭如何?”
“如此甚好。”这人选正合张杨心意。
于毒、眭固、白饶都是黑山军的头领,他们与张燕算是同盟员和盟的关系。在初平元年的时候,他们曾度举攻入东郡,将刘岱的势力驱逐出了东郡,然后为曹操所败。白绕被曹操收服,于毒、眭固混得越来越差,又不肯向张燕低头,最后干脆投了张杨。
这俩人初来乍到,外间甚至还没什么人知道他们投靠张杨的消息,让他们做这件事,就算发生意外,事后也好推脱。
张杨当即下令,于毒带着本部的三千人马离了怀县,直奔孟津而去。
……
王羽举出动,各方暗自筹谋,暗流涌动,而此时的河东,却已是图穷匕见,战得火热了。
局势的骤然转变,是从李傕突袭闻喜开始的。在远超出意料的击,郭太损失惨重,闻喜城虽然没丢,但城外的五座营却被攻破了座,互相践踏而死的士兵,比死在西凉铁骑马蹄下的要多出好几倍。
事后统计,驻扎在这座营的五千兵马,足足损失了半!只把郭太气得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这击来的又快又狠,郭太能确认对方的身份,却完全不明白对方的目的。
打赢了自己就能吃掉杨奉他们?西凉人不会真那么天真吧?不怕自己降低条件,和杨奉那些吃里扒外的家伙联手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