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高见。”王羽找不到什么可补充的,讲大略,他可以折服田丰,但说到这些细节,他就只有瞠乎其后的份儿了。
“屯田、尚武之事,亦是同理……”王羽从善如流,田丰也是受到了鼓舞,他的劲头更足了。
王羽提出的尚武理念,其实就是秦、西汉时代的制度。
在当时,全国范围内的成年男子都有当兵的义务,每年由各郡国按年龄征集起来服兵役,郡国的尉官负责征集与训练,谓之“都试之制”。
这样征集起来的士兵,在郡国就是郡兵,负责境内治安。此外,还有轮流宿卫京师和屯戎边境的义务,二者合计,一般人各二年,定期替代。当他们宿卫京师时,就是中央军;当他们戎守边境的时候,就是边防军。
除了天子身边常备的御林军之外,当时全国的部队在训练和装备上,都没有太大不同,只有实战经验会有所差距。
这些士兵都不是职业的,结束兵役之后,就是普通的百姓,所以,秦、西汉时期,民间的尚武之风极浓,在边境地带,随便组织起一群百姓,就能以之成军,抵御外寇。
从东汉开始,由于国力不复从前,兵制也随之崩坏,都试之制取消,郡兵改以招募方式和从刑徒选拔来替代,民间尚武之风犹存,但军队的战斗力却大为下降。
时值乱世,王羽提出恢复秦汉兵制,对田丰这样心怀大志,致力于寻找雄主,并辅助之的人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剂,他自然要尽心竭力将政略加以完善。
“不应该一开始就均田薄赋,主公在泰山约法三章,为的是安豪强之心,以免在进军青州时,后路不稳。在青州,主公无须如此,贼众虽然多属无辜,被挟裹而来,但终究不能将其视为与普通百姓一般,须得加以分化,丰以为,屯田之处,可将田赋设为六成……”
“六成?”王羽微微一怔。
“依照主公的初衷,新选拔出来的官吏,从县令到亭长,都由将军幕府和刺史府直辖,这样一来,就省去了中间环节,屯田的百姓,除了上缴刺史府的税赋之外,不用再缴纳任何支出,税负看起来很重,实际上比从前还要轻上不少呢。”
田丰跟孔融等名士最大的不同,不是智商或者才华,而是对实务和熟悉程度。换成孔融那些人,听了王羽的新政方略,八成也是要拍手叫好的,却不可能提出真正行之有效的策略,更别提说出田赋与百姓实际负担的区别了。
“原来是这样。”王羽点点头。
“青州由乱及治,对刚刚变换身份的百姓来说,能有条活路就已经让他们心存感激了。当然,人心不足,待到两三年之后,或许民间会有怨言,但主公也可相应的设下逐年减免的章程。”
刚进来的时候,田丰尚且一脸疲惫,但说着说着,他脸上就泛起了红光,也不知是说得兴起,还是因为策略被全盘采纳而感到激动。
“强兵、养士之策也应该与屯田之策配合。如果服兵役者可减免税赋,主公还担心民间对从军不踊跃么?主公还可定下战功授田之策,以激励军中士卒,此外,主公既有意开启明智,使治下之民皆知书达理,同样也可在减免税赋上做文章……”
“主公既然想让书院扬名天下,发挥影响力,那前期的宣传也不能少,如今各地都在战乱之中,消息传递不灵,但近邻的徐州,南方的扬州都还算安定,主公可遣孔北海的门下前往游历,将青州的消息传递于两地。”
“便依先生。”王羽长吁了口气,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啊。
有了田丰,内政这方面,自己就可以彻底省心,当个甩手掌柜了,只要说个大致的方略,自动就完善细节,这才是一方诸侯的待遇啊。
青州也有好消息传来,于禁传信回来,说是孔融派去帮忙的人当中,有个叫王修的,只在北海当过几个月的主事,却对青州的民生状况了然于胸。
有了此人的协助,前方的安置工作一下就顺畅的运转起来,同样让王羽松了口气。
另外,王修还举荐了几个人,名声虽不大,却同为擅长实务之人,对来年实施的屯田政策大有助益。王羽已经传令青州,让人按图索骥了,相信不久就会有消息传来。
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自己终于可以将精力放在军务和谋略上了。
“来人,去请徐校尉过来。”
“喏!”
注:这两天身体有点不舒服,影响了状态,昨天晚上那章发布完才发现,漏写了点内容,各位在第一时间订阅,并阅读的朋友,请返回去看看章尾,以免影响阅读的流畅性。
以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