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转回到战扬上,但这时火势巳起,根本就扑救不及,因此只能作罢,逃回大营中去向杨端和报信。
到了这个时候,杨端和也十分清楚,秦军的大势己去,想要夺回蓟京,转败为胜,己是不可能的了。首先是因为秦军所带的粮草辎重,攻城器俱本来就不多,而运输队被代军袭击,辎重器俱都被烧毀,秦军己经没有任何攻城的器俱,现在就算是蓟京是一座空城,秦军也难以攻上城头去;其次是现在秦军的粮草也是严重不足,就是在大营中,剩余的粮草也只够支应七八天的样子,十天都不够。可以说,代军只要和秦军耗上十余天,秦军就会不战自乱;而最后,从这次代军突击秦军的运输队伍来看,代军不仅有组够的兵力守卫蓟京城,同时还能向秦军发动袭击,杨端和是参加过大梁之战的人,深刻的领教过代军这种依托城防稳守,派遣代军突击战术的厉害,当初秦军可是吃了不少这种战术的苦头。
因此现在秦军别说是夺回蓟京,只要是能够把剩下的这几万秦军平安的带走,撤回到易水南岸,就巳经是谢天谢地谢人了。如果是一得知蓟京失守的消息,就立刻辙军,或许还来得及,但现在的局面,秦军想要平安的撤回易水南岸,又谈何容易,代军决不会让秦军这样轻易的撤走,既然代军能够袭击秦军的运输队伍,自然也就突击撤退的秦军,要知道代军骑军最擅长的就是这种追击战。
其实杨端和虽然不是王剪那样能够统领全局的帅材,就算是和王贲、蒙恬相比,也有所不及,但也是久经战阵、精通兵法的宿将,心里十分清楚,蓟京失守之后,秦军失去了后方据点和补济,要想夺回蓟京,转败为胜的机率是非常小的,如果是对上其他国家的军队,也许还能搏一搏,但面对战斗力并不逊色于秦军的代军,几乎是没有胜算的。但一来是出于自身的责任;二来也是考虑王剪的安危,因此杨端和才决定冒险一搏,希望能够侥幸挽回败局。
但现实的结果却让杨端和彻底清醒过来,在代军面前没有一点侥幸。虽然现在最佳的撤退时机巳经错过,但杨端和也只能着手准备撤军了。
既然是要撤军,那么就不要再迟疑拖延,必须连夜撤军,如果等到白天,恐怕就走不脱了,因为代军已经四天,都来向秦军挑战,明天恐怕也不会例外。
于是杨端和立刻写信给王贲,告?他自己巳决定撤军,并让王贲也从蓟京撤军,在半途和自己汇合,然后一起撤回易水南岸去,然后又命令所有的秦军士兵马上开始准备,所有的辎重物资车辆器械全部都放弃不带,就连帐蓬、营寨都不要了,每名士兵除了随身的盔甲、武器之外,只带上三天的口粮,轻装出发,以更于快速行军。
毕竟现在的形势对秦军十分不利,因此秦军必须轻装上路,才有可能摆脱代军的追击,杨端和估计,三天的急行军,足够让秦军撤回到易水南岸去了,而到了易水南岸,就是秦国控制的地区,不仅可以摆脱代军的追击,也能够获得粮草补给了。
而前几天的战斗,秦军也有不少伤兵,其中伤势较重,难以参加行军,或是难以用正常速度长时间的行军,约有二千余人,而这一批人,显然是不可能跟上大军的行动,只能够全部放弃,任其自生自灭。
命令传下之后,秦军大营中也是好一阵忙碌,主要是忙着蒸面制做干粮,毕竟其他的东西都是要扔弃的,而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准备之后,绝大部份的秦军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不过这时蓟京失守的消息也悄悄的在秦军当中传开,再联系到杨端和下令,连夜撤军,所有辎重全都丟弃掉,因此秦军的士兵心里也都不禁惊惶惶的,另外一些伤兵得知自己将被扔弃掉,自生自灭,也都不禁悲怒交集,有些士兵挣扎着爬起来,拄着拐杕,要跟随大队秦军一起撤退,而有些实在无法起身的士兵则放声大哭,苦苦矣求不要把自己丢下不管。
一时大营中哭声、哀求不断,看来十分凄凉。
而见此情景,杨端和心里也十分不好受,不过现在他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因为这一二千伤兵,把几万人都葬送在这里,因此只能把牙一咬,心一横,下令能够跟上就跟上,不能跟上的,那就听天由命吧,然后率领大军,离开大营,连夜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