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石破天惊的一部国产电影,划破黎明的希望之作。”
国内著名的影评人老晃,应邀出席了电影首映礼,第二天就在媒体专栏上发表了一篇影评。
“我从未见过一部喜剧电影有这么复杂的镜头运用,线索凌乱中层层推进,有小人物的狡黠,有精妙的巧思与碰撞,多条线索一起交织,擦出了无限的火花。”
“这几年我们中国的电影一直在喊,要走出自己的特色,迎合商业电影大潮。我们看到了几位第五代大导演,动辄用几亿成本拍出来的大片,然而这些高成本堆砌的电影,招来的却是铺天盖地的骂声。”
“不是不支持国产电影,而是总给观众带来失望,一次又一次消费大家对国产电影的信心,一次又一次创作出毫无诚意的圈钱烂片,让中国电影彻底陷入了黑暗之中。”
“我起初并未对谭张的这部电影抱有期待,《疯狂的石头》或许只是一次疯狂的圈钱,但是看完首映礼,我整个人是癫狂的,也是晕眩的,就好像一个吃惯了劣质食品的人,忽然吃到了一道鲜美的火锅,我的味蕾差点没反应过来。”
“这是国产片?”
“这是喜剧片?”
“是的,这是一部国产喜剧片,然而它像一道闪电,划过了中国电影漆黑的上空,让我看到了即将到来的光明。”
“谭张这个创造了无数记录的作家,他把武侠带上巅峰后,又开始拯救中国电影了。”
老晃的影评吹捧太甚,煽情太深,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收了电影公司的钱,拿钱发帖才发的这么肉麻。
但是随着老晃之后。凡是混影评圈子的影评人,看完电影后都给予了高度的称赞,有些甚至比老晃还要肉麻。认为张谭会成为中国电影的救世主。
媒体记者,同样在随后的报道中。把《疯狂的石头》夸成了一朵花。
即便有少许差评的声音,也被淹没在了一片赞扬之中。
华谊兄弟花钱做了公关,但更多的是别人自发的口碑宣传,那些看完首映礼的观众,接受采访时,都兴奋的说自己看了一部好电影,一部超牛逼的喜剧。
“我顶你个肺啊,不好看你打我脸!”
“没得说。明天上映,我还要来看一遍。”
“我都差点在里面笑断气了,全程都没有好好休息一下,就顾着在那傻笑了。”
这突如其来的完美爆炸口碑,给即将上映的《疯狂的石头》,开启了良好的势头。国内电影上映,基本上都要炒作一波,夸一夸电影如何好,但那种虚假的作秀,根本没办法与现在石头的好评比较。
北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现场采访了参加首映礼的观众,观众脸上的笑容,绝对是真诚的。让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发自内心的称赞。
紫禁城院线公司的老总,中国电影发行三剑客之一的高军,告诉记者:“我们一个月前就参加了看片会,当时我就说这部电影上映,我们紫禁城尽最大能力给安排排片,哪怕没人看也排,因为这部电影观众错过了就太可惜了。”
影城的经理接受采访时则说:“我们这里办了两场点映场。效果非常好,后面陆续来了很多观众问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电影。这让我们对《疯狂的石头》票房有了很大的期待,我们已经计划开设零点场了。”
零点场指的是首映日当天零点开映的场次。一般的影院都是白天营业,到了晚上十点多就关门了。只有一些非常受到关注的电影,才会在一些大的电影院,开设零点场,让观众提前观看电影。
北美那边零点场已经是大片的必备项目,国内的零点场,是这几年才渐渐兴起,都是小打小闹,可能只有大城市的几家、几十家影院,开两三个厅。
目前有记录的零点场数据,是2005年的《馒头血案》,卖出了80万人民币票房。
《疯狂的石头》点映效果很好,关注度也高,因此有超过七十多家大型影院,决定开设零点场。
……
“喂喂喂,张谭,你还能睡着觉啊,我现在好紧张,生怕我们的电影卖不出去票呢。”都已经十一点了,洗完澡的苏莎没有一点睡意,“要不然我们也去零点场买票吧,看看有多少人会来看电影。”
和苏莎的紧张恰恰相反,一个小时前大战三百回合的张谭,已经困了:“睡吧,莎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紧张也没用。”
“哎,这是你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你一点都不担心票房吗?”
“稍微有那么点担心,但该做的都做了,担心没用,好好睡觉吧。”
“不嘛,我们去看首映场。”苏莎拉着张谭的手,要把张谭从床上拉起来。
张谭躺尸不起:“我不去,你知道我看了多少遍《疯狂的石头》么,我剪辑的那几天,天天盯着镜头,然后又是北电交流会,又是首映礼,我都快看麻木了。”
如果电影是张谭自己的原创,他保证跟打了鸡血一样睡不着觉,提心吊胆。但在上辈子里,这部电影是经过市场检验的。在当年,石头一出,可以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