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秦烈平和许鸣没有回去,找了个旅馆彻夜长谈。
“秦大哥,您看我的训练计划怎么样?”许鸣有点得意,这可是他参考了后世和日本军队的训练综合而来的。
秦烈平合下文本,他此时已经决心投身许鸣手下,说话便无顾忌。“计划很不错,摩登的很!“
他用了摩登两个字。果然秦烈平接着便将弱点一一指出说了出来。“第一:你没有拼刺训练,你这完全是西方军事思想,但中国是行不通,火力跟不上。我建议劈刺训练的优先程度仅在射击之下,在投掷之上!“
“第二,野外拉练太少,许团长您是怕手下的兵受不了吧。红军的部队能急行军100里以上,甚至有150里和200里的极端。这会在关键时起作用!“
许鸣对这有点担心,“我怕他们太苦,人跑了”。
“现在跑了比战场上跑了好。只要官兵能平等,身体能跟上问题就不大。”秦烈平给许鸣吃了一颗定心丸。
“第三,士兵的接受能力被你高估了。你的训练方式是先理论,后示范练习,再加以考核。道理上没错嘛。可我们的士兵接受理论很难。你晓得,我是第七期步兵科的,我以前想自学炮兵课程,艰难的很。我的教育水平都做不到,大头兵更不行。”
“可美国士兵就是这么练的。”其实不是美国兵这么练。而是史迪威在印度这样训练士兵。可许鸣不知道,史迪威当时训练的士兵是国民政府中文化素质比较高的,而且那些人原本就当了很长时间的兵。秦烈平给他出了个主意,理论课可以上。但要必须保证士兵能听的懂。并且要通过实践和训练反复验证。他举了个例子,迫击炮标杆瞄准法和间接标杆法为什么要呈等边,标杆的距离、根据不同地形标杆的实际放置等等,这些光说理论士绝对不懂,他当时也是拉着炮兵科的同学边学边实际才逐渐学会。
许鸣一脸尴尬,他还以为自己的计划多么先进。被秦烈平找了超过30个问题!结果他一听觉得秦烈平是对的,人家在国共两军中都任过军官。还接受了这个时代彻底的军事教育,那绝对不是自己这个半路出家能比的。
好在最后秦烈平还留了点面子。说道:“这份计划总体上还是很好的,老实说起来,我刚从军校毕业拟定不出来。再说我们时间还有的是,可以慢慢改进嘛。”
开始的时候,两人还有点拘束,但说着说着一见如故。秦烈平看起来言语不多,其实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在军事训练和士兵教育上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在时局预测和分析上面许鸣就很有看法。
“千里,你想抗日救国,那你认为中日战争什么时候会爆发。”谈到这个问题,秦烈平非常关心。
“这取决于两个方面,日本国内,军方必须要掌控政府,现在日本内阁几乎成为日本军部的跟班,他们还要并且完成舆论上的准备。现在日本少壮军人和愤青正通过不买、压制、甚至暴力打压对中国持友好态度的报刊。这些报刊已经不多了。九一八事变时,还有土桥教授反对,现在这些言论已经受到压制。
“愤青,啥子叫愤青?“,秦烈平对许鸣的创造有点搞不懂。
“就是日本激进派,主要是头脑顽固的军人,他们自认为日本应该成为东亚的领导者,并且主张以军事手段推行。这些人从来不考虑妥协和外交手段,眼里非黑即白。他们打着爱国的旗号,反对他们主张的就会给戴上一顶卖国的帽子,比如他们对那个土桥博士,日本著名教授,他们就称之为以学府为巢,以浅薄的根据和居心叵测的意图对华反向宣传的国贼!“
夜已深,两人还是谈性不减,其实秦烈平也有点愤青。在他看来,中国必须要抵、制日货!或则课以百分之百的重税!外交上对日绝交!然后中央军进入河北。坚决抵抗日本侵略!
许鸣相对比较温和。比如许鸣认为抵、制日货对阻止日本侵略没有多大帮助,许鸣甚至提出,在日本国内想办法培育一些亲华势力,可以用一些经济利益给予补偿。而对于中央军进入河北,许鸣怕过早的大规模交战,对中国不利。
“日本毕竟只是个小国,小日本一旦与我们全面开战最多支持一年半。”秦烈平举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例子。战争到后期日本国内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如果不是清朝和俄国太腐败的话,支持不下去的一定是日本。这也代表了当时许多爱国青年的想法,认为中国是大国,根本不用怕日本。
许鸣不同意。国家的强弱和土地人口并没有绝对的关系,何况现在的日本已经不能算小日本。自从拿到东北后,日本的煤铁资源得到极大的增强,东北四省还能为实行工业化的日本提供粮食和各种副食品。说到这里,两人均为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的不抵抗叹息不已。
秦烈平的思想虽然激进,但他的爱国情怀许鸣非常欣赏。而前者对后者的眼界和胸襟也是越来越佩服。不知不觉,两者开始谈到终生大事。
说到这,秦烈平一脸黯然,看了下自己的腿。
许鸣并不是诚心要揭秦烈平的伤疤,确认了他的腿是被打断而不是生病的原因后,许鸣满怀信心的告诉他,这绝对可以治,而且基本上不留后患!
“只是手术可能有点疼,“许鸣印象中这要先将畸形的腿骨重新整合。
秦烈平的眼睛立刻放出光芒。他似乎看到了自己人生即将发生改变。他正常人一样活着,不仅仅是正常人,也不仅仅是活着,而是做出一番事业。母亲的眼睛也已经治好,看他的目光也不再是担心和忧虑,而是充满欣慰。
突然许鸣咪着眼睛倒在桌子上。这时,远处传来了公鸡的报晓,夜晚已经过去,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