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功能,也是唐月在无意中发现的,相比前两个不正常的现象,这个功能让唐月感觉很开心。她可以和一些动物进行沟通,当然,她无法把小猫小狗的叫声直译成实质性的语言或文字,但她总能从这些叫声里感觉出什么。
这种沟通也不是每次都可以奏效的,有一定的几率,但唐月引以为豪,她经常在和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蹲在一只小狗面前,跟同学说这只小狗怎么样怎么样,引来同学的一阵调笑。每每这个时候,唐月就感觉有点委屈,认为她的同学不相信她。
这些东西放到一个尚未成年的小女孩身上,是很难自我隐藏下去的,她先把事情告诉了她的父母,她的母亲有点迟疑,但是她的父亲就很生气,因为她父亲所做的工作最难容忍谁说什么不可科学常理的事,而且当时的大环境在那里摆着,没有人会把这种事到处乱说。唐月的父亲狠狠的训斥了唐月一顿,让她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出去信口胡说。
唐月很怕父亲,因为干了半辈子公安工作,她父亲身上有一种令人畏惧的气息,所以她很听话,把这些东西都埋在心里,没敢再出去乱说。
唐月高中的时候,她的父亲升任到了处级,家也搬到了一个处长楼。她家对面是一个搞了一辈子刑侦的老公安,已经退休了。这个老人对待犯罪嫌疑人凶神恶煞,但脱了警服之后,会让人觉得很和蔼,唐月从来没有见过老人凶神恶煞的一面,再加上老人家里养了六只猫,两条狗,所以唐月很爱到他们家去玩,事实上,她主要是去和那几只小猫小狗玩。
这个老公安搞刑侦工作,心细如发,开始的时候也只把唐月当成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但时间长了,他就察觉出一些端倪。心境单纯的唐月肯定不是老公安的对手,被对方三套两套,就套出了那些被唐月父亲严令不许出去乱说的话。
不过这个老公安和唐月的父亲有区别,唐月父亲常年坐办公室,思想已经被那些条条框框的文件和报告给禁锢死了,而老公安一辈子都在外面办案,只有他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现象其实并不一定都可以拿科学的范畴来解释。他对唐月的这些功能非常的感兴趣,不过也只是私下研究研究,并没有外传。
让唐月真正被上级关注的,是当时发生在北京的一个案子,这个案子到今天已经没人知道了,不过在当时北京市局领导一层里,这个案子还引起了一片不小的波动,这就是陈漱石案。
陈漱石是一个老历史学家,和很多人一样,他没能避开那场运动,其实陈漱石本身倒真没有什么问题,他是很早的时候就到了延安,在抗大任教,底子很干净,为人也低调平和,很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几乎没有什么可抓的把柄。他是受了儿子的连累,所以被批,他的儿子也是个文人,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受不了带来的严重后果,自杀了,他一死,陈漱石也被牵连,不过这个事情不大,他前半生人缘非常好,几个学生已经身居要职,熬了一段时间之后,陈漱石的命是保住了,不过房子被没收,他被安置到了一片老平房区去生活。
一直到七七年的时候,陈漱石突然就在自己简陋的居所里死去了,经过法医鉴定,是有人蓄意投毒以致其死亡。
当时的刑侦理念和技术手段都比较落后,陈漱石被发现死亡时,已经死去了三天时间。经过调查,首先排除了自杀和误服毒药的可能,因为这种毒药从正常渠道是搞不来的。但接下来的侦破工作就遇到了难题,陈漱石唯一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的其他亲人也不多,再加上他受了丧子之痛的影响,搬到这里之后很少和人来往。那种大杂院般的平房区,常年都左右邻居,谁家来了个外人,随时都会有人看见。
然而经过详细的走访和询问,陈漱石的左右邻居一致证明,在陈漱石死亡前后将近一个月时间内,没有任何人到过他家。
案子查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突破性进展,这时候,陈漱石的几个学生闻讯后拍案而起,给公安局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说这样一个有建树的老学者,从抗战到文革都熬过来了,现在死的不明不白,天理不容,必须破案,严惩凶手。
上级施加的压力很大,北京市局几个领导寝食难安,这种压力就转嫁到了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