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坦森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有些不厌其烦,虽然仙台城仅仅在一天之内就被唐军外籍兵团攻破,但是其后不断有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武士们,袭击驻守在仙台的德意志士兵。几天后,甚至还有仙台藩的家臣和支藩,从自己的领地出阵,前来解围。这些援兵当然基本上都是在一交战的时候就被打得屁滚尿流,传说中善战的仙台人,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影子。
比较让德意志人惊诧错愕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一群居住在仙台之外的武士对唐军发动了攻势,随后他们干净利索地被打败,一些人逃走了。不过一天之后,他们反绑双手,自己又回到了仙台,理由是他们知道无法救出自己的主公,所以希望能够跟主公共存亡同命运。
另外一个比较稀奇的事情是,仙台藩控制下的农人,居然很少从家中逃走。唐人和德意志人前去安抚之后,他们居然心安理得地呆在了自己的家中。一名熟悉日本文化和情况的大唐官员向冯坦森解释,日本人畏服强者,而且他们往往经济能力很差,一旦逃离了自己的土地,他们很难生存下去,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都是不会逃走的。
℉▽, 加上德意志佣兵们并未刻意去滋扰这些仙台藩农民和町人,佣兵们的目标是更有家底的武士们,不过冯坦森还是失望地发现,即便是比较富有的仙台藩,上到大名下到足轻,都是贫穷的,甚至连仙台藩的粮库中的粮食,都不是特别丰富。而显然在这个时代的日本,粮食是最硬的通货了。
冯坦森询问“日本通”、大唐官员邰艺华。道:“其实我有些疑惑,显然日本并不是一个富庶的国家,不要说跟清国相比,恐怕跟菲律宾比都显得有些穷酸,这里除了产粮食和海产,基本上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而显然大唐共和国的粮食很丰富。远远不需要一个产粮区,还是亩产并不高的产粮区。所以,大唐打算在日本开辟殖民地又是为了什么呢?”
邰艺华点头道:“坦森团长你说的都对,日本是一块特别瘦的骨头,啃起来没有什么意思,而且缺乏我们发展工业需要的资源。不过日本却是一个不错的劳动力产地。”
冯坦森以为自己明白了,他问道:“那么跟攻占清国一样,大唐需要日本的移民吗?”
邰艺华摇头道:“当然不是,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对日本人欠缺好感,更不希望他们成为移民,至少这半个世纪内不会有类似的战略。但是如您所见,日本人在民族性中存在惊人的服从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忍耐精神,这就使得他们可以进行一些非常高强度的劳动,同时也可以成为一支战斗力可观的军队。”
冯坦森道:“大唐会征募日本人的外籍兵团吗?”
邰艺华道:“这个我说了不算,得看国防部的想法。不过另外。对日的贸易也是个我们比较看好的方面。不过贸易集中在九州一带,显然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行动。”
即便是打开日本的国门。将大唐的商品销入日本,以日本现在仅两千多万的人口,外加其穷酸程度,消费力是远不及欧洲国家的。当然聊胜于无,能赚一点是一点。白南在日本搞事,一方面确实希望获得一批日本劳工和士兵。另一方面则希望瓦解这个民族。既然这个位面有大唐出现,那么号称自己唐风遗传的日本没必要变得多么强大了。
白南不希望看到这个位面中有类似明治维新的东西,菊花王朝他会按部就班地将他们按死在马桶里。当然此时日本人还没有多少真正的天皇意识,其国家民族性和民族意识都没有统一起来。看过另一位面二战后历史的白南很清楚,日本可以是一只不错的狗。没事像秋田犬一样卖萌。有事儿可以放开绳子让它去咬人。当然时刻保持自己的强大,这只狗便不会伤到自己。
所以,白南打算瓦解日本德川幕府、瓦解武士的体制,同时也瓦解天皇体制,从而彻底变革日本社会。但是,考虑到在日本的诸多行动回报都不足,白南不打算像发动杜鹃计划一样砸大钱花大精力做成这些事。他可以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慢慢做,今天灭一两个大名,后天再灭一两个,从经济和政治上多方位破坏。
说起来,大概也正是因为日本的这种贫瘠,使得在另一位面的历史中,其受关注和受西方侵略的程度,远不如清国。在东亚,列强们的目光始终集中在中国身上,不断地思考着如何能剜下更大一块肉。而他们在日本得到了通商条约之后,却发现基本上没有什么赚头,就只能忽视。在这种条件下,日本得到了适当的危机感,又没有更强大的压力,再加上传统的分封体制使得权力从来不曾集中,使得他们开国并且完成了蜕变,最后后来居上。
所以说,清国的败落和日本的崛起,都有各自很好的理由。
唐军攻占仙台藩,真的是得不到什么太多的东西。倒是德意志士兵们却很是欢呼雀跃,因为他们攻占的土地,将会有一部分成为他们的战利品,没有什么比土地更让人喜欢的了,对于这里的农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格外变化,因为他们不过是从未武士们种田变为为外国武士种田了。
另一位面中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的京滨、阪神、中京以及濑户内海和北九州,这五个工业带占了日本工业的90%,而东北地方直到21世纪都是一派田园景象,工业气息不足,甚至还不如北海道的工业水准。当然现在日本当然是什么工业都不可能有的,所以也没有什么具体区别。
唐军率先拿下仙台藩,主要还是离南固威岛比较近,而且相对来说单纯一些,白南可是还有将德意志移民都扔到日本的计划,显然这里非常合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