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尊素、金尼阁三人上岸走走,打听一下前方情况,穆真真、汪大锤、武陵、黄三高四人跟在后面——济宁是孔孟之乡,孔子故里曲阜离此不过五十里,物产丰饶,古风犹存,万历四十三年冬天的济宁也受旱灾影响,因为运河不通,又因为惧怕盗贼,很多商铺关门,街市颇显萧条,张原几人从城西门进去,准备绕到北门出城,在北门口见一蓬头垢面的少女坐在城墙根下哀哀的哭,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躺在地上,头搁在少女大腿上,半死不活的样子,墙根下可以晒到太阳,然而阳光惨淡,没什么暖意——见张原几个人走过,这少女抬起头有气无力道:“救命,救救我丈夫。”并不抱很大希望,今曰上午有很多人从她身边走过,只是看看,随便问两句,最终还是掉头走了。
张原走近几步,问:“怎么回事,你丈夫这是饿了还是病了?”一面吩咐武陵跑到先前经过的那家馒头铺子买些热馒头来——这少女冻得小脸发青,低头看看脑袋搁在她腿上的男子,哭道:“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了,走着走着突然就栽倒在地,我又拖不动他,呜呜呜,他浑身滚烫——”
金尼阁懂一些西方医术,摸摸这男子额头,又翻男子眼皮看看,更不嫌脏污跪在地上,侧头贴耳听这男子心跳和肺部,站起身对张原、黄尊素道:“应该是感了风寒,发高热,又饥饿,而且极度疲倦,所以昏迷了,若不施救,会有生命危险,可敝人身边并无医药——”
张原道:“找间医药铺救他一救。”
这时武陵把馒头买来了,用一个纸袋装着,递给那少女,少女也是饿得狠了,不及道谢,抓起一个馒头就咬了一大口,鼓着腮帮子咀嚼,随即把那咬了一个大缺口的馒头递到仰躺着的男子嘴边,含含糊糊道:“丈夫,有馒头呢,吃一口吧,吃了馒头就有力气赶路了——”
那男子赤红着脸,半张着嘴,只是喘气,不能吃东西,这少女也不怎么会照顾人,就把馒头往他嘴里塞,馒头里的菜馅掉在他嘴角边,他还是不吃——“他死了。”少女大哭起来,这么珍贵的馒头,丈夫竟然不吃,那肯定是要死了。
武陵仔细端详那仰躺着的男子,说道:“这很象是十字街算卦的清墨山人——少爷,你看看象不象?”
张原也觉得有点象,只是十字街的清墨山人颌下三绺长髯,摇着羽毛扇,半闭着眼睛掐指推算流年大运,有点仙风道骨的样子,而且眼前这男子虽说容颜憔悴,但看着比清墨山人年轻一些,颌下也无须——不料那少女听了武陵的话,忙道:“对,我丈夫就叫清墨,是从绍兴府来的。”
张原大奇,心道:“还真是清墨山人啊。”这时也不及多问,就让汪大锤去找顶轿子抬清墨山人找医药铺治病——汪大锤道:“不用叫轿子,我来背他,我汪大锤有的是力气。”说着,弯腰伸手一下子就把躺在地上的男子托了起来,说了一句“很瘦啊。”又问张原:“少爷,往哪去?”
张原拦过一个过路人一问,那路人往南一指:“从这里下去,拐角处就有一家医药铺。”
汪大锤一听,双手托着生病的男子,大步就往南去了。
那蓬头垢面的少女在地上挣扎着站不起来,穆真真上前将少女搀起,半拖半抱着与张原几个一起往医药铺去,到药铺时,那药铺医生已命童子煎药,小柴胡汤,对张原说这病人有一剂汤药下去就会醒来——张原与黄尊素、金尼阁就坐在药铺侧对面的一家茶馆喝茶,过了大约半个多时辰,武陵跑过来说:“少爷,真的是清墨山人,现在醒了。”
张原道:“那就好,让他先养着,不要多说话,就说我傍晚再来看他。”留下小武和汪大锤帮着照顾,他和黄尊素几人先回船上去。
张岱听说十字街的清墨山人差点倒毙济宁街头,傍晚时也跟着张原过来了,若是陌生人,施个药再接济一些路费就很可以了,但清墨山人是同乡,自然要多关照一些——清墨山人已经能坐起来,见到张岱、张原兄弟,热泪长流:“若非张公子搭救,山人已成路边饿殍了。”让那少女扶着他要下榻拜谢,张原赶忙止住,因问清墨山人缘何到此?
清墨山人道:“惭愧,山人自负生平所学,上知天文,下识地理,想要到京城去寻个发达的机会,因为祖籍是在鲁郡,反正无事,就过来看看,却遇上这大饥荒,吃树皮,挖草根,饿死的人随处可见,真是惨不忍睹,在泰安,有恶少不甘饿死,十百为群,白昼抢夺,把山人的盘缠全抢走了,好在山人有艺在身,算个命卖个卦也不致饿死——”
张岱忍不住笑道:“清墨山人既通晓阴阳,当知趋吉避凶,为何一头撞进这凶地来?”
清墨山人不容易惭愧的,长叹一声道:“这世间有一种凶气,不是个人命运能抗衡的,想那古时战乱,一城俱死的,岂个个都是短命横死的八字,是因为世运如此啊,遭逢上了,除了个别吉星高照的,谁也跑不掉。”
张原暗暗称奇,这个清墨山人看似夸夸其谈,但有时说的话却又很有些道理,指了指蓬头垢面的少女,问:“这位是令正吗?”心想:“清墨山人在十字街开算命铺子时好象没见有妻室。”
那蓬头垢面的少女羞涩地低下头去。
清墨山人点头道:“正是。”却又问那少女:“你什么名字,董什么,上回说过,我忘了。”
少女低声道:“董奶茶。”
张岱、张原面面相觑,都在想这少女是清墨山人哪里拐带来的吧,不然哪有连自己妻子的名字都不知道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