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八章 暴风前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吴国各部主力还没有赶到现场,魏骑已然扬长而去,每一次都是留下数百吴军的尸首。长此以往,兵力和士气上都是无以复加的打击,施绩不由得愁眉不展。眼下与魏军决战,实在是过于早了。

    施绩这样表态,留平倒是没什么意见。在这荆州军中比起资历,地位,军功任何一项都是以老将施绩为先。作为施绩的副手参战是众多江东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跟着老爷子学几手,回头就是独镇一方的大将了。

    不过底下的将领们并不这样想,吴军连奏凯歌士气正盛,不一鼓作气的踏平许昌,还等什么?照这样下去,时间久了,锋锐渐渐磨平,士气渐渐回落,再想攻下许昌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施绩固然是德高望重,无可置疑的老将军,可凡是应该以国事为重。老将成熟稳重不肯冒险,恐怕要错失一举攻克魏都的最佳时机啊!于是孙异,丁封,盛曼,胡冲,陶睿,伍延,李仁等数十名武将纷纷进出施绩的大营请战。

    在大营外,只见一名名将领昂首挺胸,信心满满的进入营中。片刻之后,一个个好似斗败的公鸡一般,垂头丧气的走出,一声不吭就转会自己的营寨去了。心中都在思索着施绩的话语,姜还是老的辣啊……

    从吴军占领南乡郡到屯驻许昌地界,前后算起来也有一个来月的时间。南乡郡最胡的关卡武关也已经被攻克,但为何许昌的守军始终是司马炎的军队?要知道蜀军已然占领了潼关,甚至打到了函谷关,司马昭老早就带着部队回援许昌,然而许昌方面迟迟不见其踪影,这又是什么原因?

    老将施绩分析的对,这是魏人故意示弱,司马昭的大军必然在一个随时可以支援许昌战场的地点秘密屯驻。一旦吴军和司马炎的魏军交上了手,那么面临的将是司马炎的十五六万魏兵加上司马昭的近十万魏军,合计近三十万魏人的夹攻!

    凭借十三万吴军,无论如何是挡不住魏人的。

    屯营坚守,起来是不图进取的态度,实际上乃是吴人身处要害的保命法则。经过请示之后,吴国的使者早把修改盟约的协议送到了弘农,交给蜀主刘禅。其内容不过是蜀国取洛阳,吴国取兖州,然后互相交换而已。这是对于眼下中原战略形势的一个迁就,一点补充,一分妥协。

    蜀汉也好,东吴也好,这一路打下来才发现许昌和洛阳是那么的难以攻破。据闻洛阳的魏军也有了七八万人的样子,如此一来在洛阳,许昌这一区域内魏军投入的兵力足有四十万人!

    而吴军只有十三万,蜀军更是不满十万。不联手,怎能撼动魏国这庞然大物?因此,明知拖延时间只会对魏军有利,可没有蜀汉在另一方的支援,吴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算被魏骑屡屡挑衅,打击吴人的士气,施绩也不为之动摇。恩怨情仇可以一刀解决,两国争锋绝对不是逞能的事情,你图爽快,形势就让你死的爽快!

    许昌始终保持双对峙的形势,魏军早晚骚扰吴军外围,吴军也是有所应对。施绩派出了无数小队,穿插于附近的采石之地,另有盛曼,胡冲,丁封三人各引一万精锐负责围堵魏骑。

    各小队有的只是诱敌之用,有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开采山石,虚虚实实让魏骑摸不到头脑,甚至几次还掉入了吴军的埋伏中。吴军打了几个胜仗,见魏骑不敢来了,便加紧采石。

    谁知魏骑不来骚扰吴人采石,反而分出偏师去截断吴军的粮道。粮道是大军命门所在,自然有重兵把守。只是魏军投入的兵力足有两万多铁骑,使施绩不得不分兵去保护粮道。

    吴人的兵力重心一调转,立即又有魏骑骚扰吴军采石。魏国铁骑兵力雄厚,又移动迅速,忽而粮道,忽而袭击吴营外围,搞的吴军疲于奔命,忙于应付,焦头烂额……

    无奈任凭形势如何危机,施绩始终是护持较为紧要的一头,而正面留守的兵力始终不低于八万人。魏军见吴军主力不动,只拿偏师应对,也是没什么办法。司马炎一连采取了三四种策略都是不能让吴军主力动摇分毫,不禁对众臣称赞施绩的能力。

    换做一个定性不足的将领,这个时候主力一动,接踵而来的便是灭顶之灾。司马昭的魏军便集中在许昌和洛阳之间,随时随地可以支援两个方向。而其他各州也有任务,吴军早晚必败!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