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的军校很多,尤其是童军学校,从七岁到十八岁的各届,加起来有近十万人。这是秦军职业化中,最大的优质兵员来源。而为秦军提供装备后勤的相关后勤人员,从兵器研究到军械制作到,并且包括战马场以及各式相关后勤人员,加起来更是有多达五十万人。因此,如果扣除掉这些也算在军队中的人员后,真正的现役战斗部队只有六十万人。野战军十六个军团,以及其它各军实际上都没有满员。
不过就算战斗人员只有六十万,可秦军还有大量的预备役,和降军。怎么算,都是数量惊人。
“我计划将非战斗部队的人员一律都退出现役编制,比如各军校学员、各军工坊、军马场等,都退出现役。他们只属军工后勤部门,但非现役军人。”现役军人和非现役军人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虽然只是一个名头转变,但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起码,如今秦藩的军人待遇是极好的,把几十万非战斗人员撤出现役,秦藩的军费支出就要减少许多。
“某同意秦王的提议,秦藩的军人是神圣而又荣耀的,非战斗人员,应当退出现役,与现役战士区别开来,以此更显出将士们的特殊来。而且,非战斗人员退出现役,每年的军费也将缩减许多。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很好。”敬翔马上同意了李璟的提议。
李璟要裁军,当然不可能只裁这些。
“边防军保留二十万人的规模,不过护路兵和地方守备军要裁撤,一部份并入边防军一部份裁撤。他们原来的地方守备任务,将交给团结兵和乡兵共同承担。”
“水师部队也要裁撤,就照目前的二十万人规模减半,保留十万人马。将一部份岸防部队并入团结兵和乡兵,一部份陆战队转入陆战部队。”秦军的水上基本没有敌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保留一支庞大的水上力量了。十万人的规模,已经足够了。
“另外预备役也得缩减人数,目前十八个行省,每省保留一个军五千人的团结兵、乡兵各一,民兵则以每州一军的规模保留。”
秦藩如今的地盘大了,许多地方都成了大后方,也就没有必要如之前一样保留大量的团结兵和乡兵。虽然说团结兵和乡兵是预备役,但每年也得至少轮训三个月,军方也得负责不小的费用。按李璟的计划裁撤之后,将缩小三到四倍,乡兵和团结兵各保留在十万人以下,民兵则在二十万人上下。整个预备役总数将从原来的一百三十万,缩减到四十万人。
当然,裁军重点的重点,还是裁撤蕃兵。虽然不是说全部裁撤,但李璟要求蕃兵总数不得超过军队总数的两成,并且不再保留纯蕃骑部队。
这是一个极大的动作,在李璟的全盘裁军计划里,首先就要把军校生和军工部门的六十万人裁撤出现役部队,然后是对蕃兵下手,先是那多达一百十一万的由各部族老小青壮甚至妇人一起组成的部族各军团要重点裁撤,这些人实际上并非真的全是军队,不过是李璟把他们从东北带回来后,以军队编制管理而已。如今,他们全都要解散,大部份要调到生产兵团,少部份安置到各地,也有一小部份转入军中。
再加上原来各部队中的蕃兵,也有一部份要被裁撤,最后,从野战军部族到边防军部队,一百多个大小部族的蕃兵,总共只保留了十万人,分散编入各军之中。
按李璟的计划,最后秦军划为京畿卫戍部队、野战军部队,边防军部队,地方守备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京畿近卫部队,也就是燕京和附近重要的关城,保留二十万人。野战军部队,最后保留三十万人。边防军二十万规模保留。而地方守备部队则由团结兵和乡兵部队合并组成,地方守备部队性质介于常备军和预备役之间,二十万人规模的地方守备部队,实行的是轮役制度,非战时,只保留四分之一的在役,部队分四批轮值,每批一个季度。只有在战时状态,才会全部集结。另外四十万民兵则成为了预备役,每年农闲时训练两个月时间,战时征召。
二十万京畿卫戍部队,三十万野战军,二十万边防军,二十万地方守备部队,十万水师,四十万民兵预备役。当然,还有一个最大规模的建设兵团集群,整整二百个建设兵团,将拥有六百万男女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