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写了“琴操墓”三个大字,来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
……
王木木结合自己现在的所见所闻,对于前世的这些记载,不敢苟同。如前述记载属实,那,你掰掰手指算算,这琴操刚刚通过改韵被人认可,马上与苏轼谈禅,遂即看破红尘,削发为尼。这是不是也太快了点?如真有这么快,历史上也不会有琴操的一席之地了,苏轼也不会对她痴迷得常常去醉卧玲珑山半山腰的“醉眠石”了,苏轼与琴操的交往也不会历时经年了,最多是历时数十天了。
王木木在想,不管怎么样,我造就的琴操已经融入了历史的潮流,后景如何,拭目以待吧!
……
今天琴操的表现,大出黄家四虎的意料。按黄四虎原先的计划,想利用些自己小喽罗众多的优势,簇拥着琴操,闹出点动静来,他们对琴操的美貌有信心,也知道琴操的琴艺也不错,他们本想寻个由头,拉个小场子,像江湖人卖拳头那样,让琴操叮叮咚咚的弹唱一番,他们觉得以琴操的色和艺,肯定能被人瞩目。再让自己的小喽罗们多起几个哄,这样应该能吸引起苏大人的注意。没料想,不知哪里冒出了个二货六品官,站在辅楼上吟《满庭芳》,吟又吟不对头,错了还要强词夺理。不过,也是,那么多人都在听着,有听出来的,有没听出来的,反正是统一的没人吭声。倒是没想到这个小琴操会异军突起,傲视群雄,不但指出了错误,还能当场改了《满庭芳》。后面的发展更是出乎意料,这个小琴操竟然会被苏大人招入楼外楼内,事后,据打听,在楼外楼内的小琴操,表现更雷人,吟诗唱词,把一楼的大小官员、才子士人,都唬得一愣一愣的,琴操彻底的征服了各位饱学之土,连苏轼苏大人也一直被雷得一惊一乍。黄家四虎现在是满心欢喜,决定要好好对待这个琴操,也决定要早早启动黑白相嵌、官权勾结的工程项目,钱大赚,赚大钱,大赚钱。
黄家四虎的赚钱模式是这样的。因为,这几年西湖的淤塞的速度在加快,湖区农田化、水田化的速度在加快。对于黄家四虎而言,他们本是靠山吃山,靠湖吃湖的。如果,西湖不复存在了,西湖变得只不过是片农田而已了,那么,由西湖带来的旅游、风月、游乐也将成无皮之毛,那么,在西湖周边耍横玩黑的黄家四虎也将没食可抠了。
黄家四虎的原意是想驱赶走蝇集西湖的农民,然而,很多农民,能来西湖开垦茭田的,也都是些某大户人家的马前卒。再说,农民你能赶,湖中的积淤和葑草,你没法清除和消灭的。所以,先前的黄家四虎一直在为此烦心。
后,汴京来人了,来的可是个高人。那人本来是想,在杭州,有钱塘潮,有唐凿的六井和美女坝;在浙江,有南朝梁建的绍兴大禹陵、有南朝梁建的丽水通济堰、有唐建的鄞县它山堰、有唐建的绍兴古纤道,等等。在宋代,崇尚“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在这种治国理念的支配下,宋人疏川导滞,修堰筑塘,架桥开渠,颇是忙碌。各地政府,也把治水作为施政的第一要务。不少有作为的地方官吏,也是因治水有功而名垂青史。这个汴京高人真是一个高人,因为他姓“高”!眼下的大宋,姓“高”的比姓“赵”的牛!他所在的汴京己无大工程,再说天子足下,老头特多,爱喷的真不少。不如天高皇帝远,来浙江,玩水利,买单的是朝廷,出力的是百姓,验收的是朋友,何乐不为?
这个高人来浙江后,看了海塘,看了运河,觉得最肥、最快、最轻松、最没后患的还是西湖。而且这西湖工程,本质上是一景观工程,在这个年代你又没有什么景观指数之类的来考核投入产出比,只要主流舆lùn说好,那不好也能好!
这个高人在两浙路转了几圈后,就定点杭州、定点西湖了。既然已经选点停当,接下来就要策划实施方案了。作为商人,利益最大化是与生俱来的追求,高人就是高,高人审时度势,将项目的策划从仅仅是清除湖泥葑草扩展为建设西湖新湖区,美化杭州新城区,筹建湖边新街区多管齐下。变单纯的“水利”工程为水利、景观、商业街综合开发的市政大工程。
对于黄家四虎而言,高人目前承诺给他们的分包项目就是动拆迁和拆房。因为在现在的湖区,有不少的农民结芦而居,这些农民都是茭农,他们不走,西湖就不好动。还有,现在西湖的湖岸,因为有淤积和城市垃圾,沿岸臭哄哄乱糟糟的地段不少,并不若后世到处是别墅洋房、高挡住宅。那些破旧的茅屋里的,都是穷人,平白无故的你还不能随意驱赶他们。现在,作为一市政工程,叫他们滚蛋,挪出地来,明正言顺。
汴京来的高人明白,强龙斗不过地头蛇。所以,以痞制民,他把这一块蛋糕就切给了黄家四虎。而对于黄家四虎言,做这种横行霸道的无本买卖是最得心应手的了,他们已经看好了,第一个拿来开刀的就是萧让。一是对于杭州言,萧让是外来户,没啥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没有后顾之忧;二是从喜儿欢儿事件看,他是个软柿子,叫了几天找不到人,两个鲜活的女儿就不要了。虽然作为读书人他有时会像纸老虎那样叫几叫,但你只要使劲去捏他,准没问题。第二个开刀的人选是金大坚,这是必须的,因为金家还有个美丽的女儿,名叫金喜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