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贝尔沿着柏林墙缓缓前行,娜塔li-波特曼并没有跟上来,她和埃文-贝尔背道而驰,两个人沿着相反的方向渐行渐远。
在柏林墙著名的“兄弟之吻”涂鸦之前相遇,这是埃文-贝尔和娜塔li-波特曼两个人都没有想到的一个情形。不过把话说回来,这一次的柏林电影节上,埃文-贝尔的“血色将至”和娜塔li-波特曼、斯嘉丽-约翰逊的“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都是参赛影片,所以两个人同时出现在柏林绝对不意外。只是,埃文-贝尔提前来到了柏林,娜塔li-波特曼也提前来到了柏林,而两个人居然在柏林墙这样一个充满历史的地方相遇了,这才是真正的意外。
柏林是一个拥有三百多万固定人口的城市,而柏林电影节期间前来这里的游客更是数以十万计,埃文-贝尔和娜塔li-波特曼这两只在大海里畅游的小鱼居然能够相遇,不得不说是缘分。
不过,无论是埃文-贝尔还是娜塔li-波特曼,都不是那种他乡遇故知就〖兴〗奋得无法自已的类型,相反,两个人都十分享受自己一个人在城市里漫步的这种惬意和舒适。所以,仅仅是一个短暂的交谈,随后两个人就交错而过了。
“我打算继续前行,你呢?波特曼小姐。”
“这是一个很适合独自散步的天气,不是吗?贝尔先生。”
埃文-贝尔往北,娜塔li-波特曼往南,两个人就这样沿着柏林墙朝不同的方向迈开了步伐。两个人都没有回头,没有刻意去注意对方离开的方向,也没有刻意去留意对方的举动,一切都好像再平静不过了,刚才的相遇也只是旅途之中再简单不过的一瞬间而已,两个人还是按照自己既定的步伐,看着柏林墙上的涂鸦走走停停,最后消失在转弯处,再也看不见。
沿着柏林墙往前走,可以清晰地看到柏林的历史足迹,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直走进二十一世纪,当走到柏林墙分界的波茨坦〖广〗场时,就可以看到新柏林的繁华了。
其实最早的波茨坦〖广〗场只不过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十字路口而已,之后随着火车站在这里落户,波茨坦〖广〗场逐渐发展成为柏林市繁华的中心区域,也成为生机勃勃都市成活的代名词。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场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这里未处于美、英、法、苏管辖区的交界处,而且柏林墙横穿〖广〗场,所以繁华一时的城市中心在战后沦落成为没有人烟的隔离区。
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柏林墙被推倒之后,这里建起了一座戴姆勒城,城内包括了办公楼、居民房、歌剧院、赌场等各种设施。随着时间的推动,在戴姆勒城的带动下,餐馆、购物中心、电影院都在这里扎根,而战争时期隔离区的特殊也让〖广〗场上留下了其他地区所看不到的特别景象。历史的痕迹,其实就隐藏在波茨坦〖广〗场的每一个角落,所以,这里又重新焕发起了生命力,成为新柏林最有魅力的场所。
埃文-贝尔回到了波茨坦〖广〗场,不仅因为是顺着柏林墙走到了这里,同时这里还是君悦大酒店的所在处,每年的柏林电影节就是以这间君悦大酒店作为大本营的,参展人们的下榻之所、新闻发布会举行的地点,都在这里。
不过,埃文-贝尔现在还没有回去君悦大酒店的打算,而是在〖广〗场绿地旁边的露天*啡店找到了一个座位,点上一杯*啡,静静地享受着下午三点钟慵懒的阳光。
柏林的下午茶时光不比伦敦或者巴黎的惬意,即使是下午茶的黄金时间,也很少会看到人们身着隆重的服饰,优雅地坐在桌前品味着甜点和红茶带来的惬意,相反更多人都是身着上班时的正装,放缓脚步享受一杯*啡或者一杯红茶的空闲之后,又很快重新汇入了人潮之中。那种即使在品味*啡时都透露出来的硬朗线条,也许就是属于柏林这座城市的特色了。
娜塔li-波特曼呼吸着只属于这座城市的特别空气,感受着脚掌与城市道路之间契合时带来的特别触感,最终在波茨坦〖广〗场绿地旁边的一家露天*啡店找到了一个位置,暂时将自己的脚步暂停了下来。
可是还没有等娜塔li-波特曼放松下来,侍者就端了一块黑森林蛋糕过来,低声说到“这是那位先生送给你的。”娜塔li-波特曼有些错愕,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不,我不需要。”陌生人送来的糕点或者啤酒,娜塔li-波特曼总是不喜欢。
侍者站在原地,微笑地解释到“这是我们店内自制的蛋糕。”
娜塔li-波特曼的德语十分流利,当初埃文-贝尔的德语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她教的“抱歉,我不要,请你收走,感谢那位先生……”娜塔li-波特曼顺着侍者的指点看了过去,不远处一位年轻英俊的男人朝自己举了举手里的*啡杯,男人的桌面上也放着一块黑森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