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收尾工作中去。凯瑟琳一贝尔这几天一直在弗兰克詹姆斯的带领下拜见各个制作工厂,闲暇有时间就会忙碌埃文-贝尔格莱美颁奖典礼红地毯服装的剪裁,几乎是脚不沾地的程度。不过虽然忙碌,但凯瑟琳一贝尔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多,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所谓收尾,其实只是一些简单的清扫,还有确认施工部分没有问题的工作。王子街十一号的装修,紧赶慢赶,在进入2002年之前就接近完工,今年年初又忙碌了一周左右,就算是完成了。不过因为重新装修之后,里面还是残留了有害气体,所以又空屋了近一个月。还好,这次装修粉刷的部位并不多,所以现在入住也不是大问题。
从去年的十月初,到今年的二月中旬,前后四个半月,王子街十一号三层楼的装修总算是彻底完成,可以入住了。
站在街边,打量眼前的小楼,临街的两边都在允许的范围内,重新堆砌了一排红色砖墙,将房子和街道隔开来的同时,还在后边隔出了一个不到一百平方英尺的小院子。暗红色的砖墙上爬满了常青藤,红色和绿色相间的围墙在寒冷的冬天、冰冷的纽约之间竖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砖墙靠近托马森街那一侧的砖墙里,种植了一排幼小的法国梧桐,不过此时都是树苗,并没有太多景致可言。靠近王子街的这一面,可以看到砖墙的尽头处搭了一个小顶棚,顶棚上也是大片大片的常青藤,然后一路沿着小楼的墙壁往上蔓延,将整座小楼靠近王子街的这一侧面,遮去了大半。这个顶棚,就是小楼的入口处了。
在顶棚之下,有一扇木制的栅门,往下走三层台阶,沿着门廊走进去,就可以看到一扇普通的雕hua铁门,打开铁门之后是厚重的原木双扇门。
走进一楼的大厅,原本空荡荡的房间此时已经完全大变样了。
地面已经铺上了米色的木地板转,两侧都安装上了原木衣架,中间放置一个圆形的玻璃旋转展示台,在左手边衣架前面有一扇巨大的落地试衣镜。靠近里面的地方有一个浅褐色的柜台,上面简单散落一些纸张,还有一把木尺和一把三角尺。
抬头的话,可以发现几近木头原色的天hua板,整齐平整。乍一看,找不到明显的吊灯:打开门口墙壁上的开关,整个房间顿时亮堂起来,只见天hua板上暖洋洋的白炽灯洒落满地,原来是在天hua板吊顶里挖了中空的洞,在里面放置白炽灯,然后再用一个雕hua镂空的木块将洞封堵好。如此一来,一眼望去,没有特礴之处,但打开灯之后,就会发现头顶的灯组成了一个简单的四叶草模样。
这个大厅,简洁明了,并没有过多hua哨的装库。但是从大门开始,到衣架顶端的细节,还有柜台的边缘,整个房间的搭配,都呈现出浓郁的英伦传统风格。
为了保留这幢房子原有的十八世纪亚当风格,埃文一贝尔在设计上可是没有少费脑筋,添加的部分都尽量以简单为主,在保留房子原本设计的基础上,让房间焕然一新。
一楼大厅之后的工作室也延续了简洁明了的风格,米色系的装修让人心情为之一亮。这里就定位凯瑟琳一贝尔的设计工作室了。
作为仓库的二楼倒没有大翻修,只是简单重新粉刷铺地了一下,然后制作了三个隔间:就算是仓库,也要分门别类。二楼最大的变化,就是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口,安装了一扇防盗铁门。
用作居住的三楼则是完全变样了,一走上楼梯,就可以看到正对着楼梯的那堵墙已经被完全敲掉了,外面安装了栏杆和一个小hua圃,还留下了五十平方英尺左右的空间,显然是一个阳台。阳台和大厅用一扇巨大的落地窗隔了开来,阳光可以肆无忌惮地倾斜下来,将整个房间的一半都溢满。
地面上米色的木地板从楼梯口铺陈开来,左边是房间,右边靠楼梯口的位置就是一个长约二十英尺的吧台,吧台里面可以清晰看梨灶台和锅碗瓢盆,在灶台的旁边还有一伞巨大的柜子,里面现在是空荡荡的,不过一个红酒储物格倒是十分显眼。
在往里走,就是一个一人高的银灰色双门电冰箱。
正中间的火炉已经被清扫干净,正对着一组深灰色的长沙发,还有一张笨重的原木茶几。火炉旁边几码之外,有一张长桌横在火炉和靠阳台的墙壁之间,上面放着一台电视机,还有一堆零散的纸张。
宽敝明亮,虽然略显凌乱,但已经打扫干净,这就是贝尔家的新家了,贝尔一家三口的归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