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无广告 第二百四十三章 吴用归来
------------
“告诉他们,不用着急,现在还是战争阶段,一切为了战争服务,政 ”听到李纲的话后,武栋摇头道。
“可是高丽现在已经稳定下来,百姓安居乐业,我觉得应该结束军管,实行科举,用文人管理天下。”李纲道。
“让我再想一想。”武栋道。
其实用考试制度选取官吏,这在将来是肯定要执行的。历史已经证明,这是有效的、公平的制度,即使到了后世,各国都是用考试制度来选取公务员的。
只是考试的内容绝对不能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局限性太大,重德治轻法治,重自律轻他律,重政治轻经济。儒家思想教育下,读的唯一目的是“学而优则仕”,纯粹为了当官而读,这对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没有多少的好处。
儒家思想可以用来教育人民,但是用来治理国家,缺陷太大。
中国从古至今,朝代更替不断,儒学治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尤其是到了宋代之后,儒家的理学学派横行天下,更是弊端巨大。中华民族越来越懦弱,越来越没有血性。有才能的人受到排挤,岳飞、韩世忠等等名将纷纷被赶下台,越是平庸的越能够混到高位。国家开始和外族签订各种条约,用金钱、土地换取和平。在宋以前,这都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很多变化都是从宋朝开始。因为理学的流行,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懦弱,越来越不敢出头。甚至一直到武栋穿越之前,这个国家都是这样,再也没有汉唐时代的血性、冲劲了。
所以,要想让这个国家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要想让这个民族的未来真正的发生变化,那就绝不能继续用儒家理学思想治国,必须创造出一套新的治国思想、治国理念来,用这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来教育国民。至于今后选取官吏,也必须以此思想、理念作为基础。
如果是纯粹的宋人,想要凭空创造出一套思想、理念,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很难真正的超越自己的时代。但是武栋就不一样了,他从后世而来,心中有无数后世的先进思想、理念,完全可以创造出一套新的思想系统来。这些年来,他其实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事情,现在也已经有了眉目。
只是,在这个时代,儒家思想影响巨大,想要把新的思想推行开来,有巨大的阻力,需要慢慢的、一步步的妥善推进。 全文字无广告
现在来说,李纲这个儒家进士出身的军机处成员就是阻力。武栋要推出自己的新思想,李纲恐怕就不会答应。
“大都督,科举的事情还是要早做决定才行。”李纲看到武栋沉默,又道。
“好的,我会用心考虑的。对了,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做。”武栋道。
“不知是什么事情?”李纲好奇的道。
“我要让你去辽东,负责辽东的民事。我们刚刚打下了一片城池,得到了无数的百姓,还得到了无数的土地。现在这些土地也需要分发给那些百姓,让那些百姓开始种田谋生,这些事情都需要你去做。”武栋道。
“原来如此,这确实是一件大事,大都督,不知我什么时候出发?”李纲道。
“明天就出发。已经三月底了,必须争分夺秒去做这件事情。其实花荣已经再做这件事情了,只是他还要负责整个战区的战事,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管民事,所以我才派你去。”武栋道。
“是,我明白。”李纲点头道。
两人又仔细的商讨了一下辽东民事的情况,辽东的土地很肥沃,比起高丽的土地还要肥沃。在后世,哪里是有名的黑土地、北大仓,只是那里的人口数量还有点少。武栋已经决定把江南迁移的人口都送到辽东去,让这些人口去那里种田。而且这些人口去了辽东之后,可以改变辽东的各族人口比例,对于将来梁山的统治也有很大的好处。
李纲听了武栋的这个主意之后,拍手称赞,十分的赞同。
“其实人口也是武器,我们大宋的人口远远超过契丹人、女真人、党项人,也超过那些渤海遗民,等到我们在这里的人口越来越多,迟早有一天,这里会彻底的变成我们的国土。”武栋笑道。
“大都督说的是,明天我就前往辽东,去做这件事情。”李纲道。
武栋点了点头,天色已经极黑,现在已经接近子时,武栋亲自将李纲送出去,然后又返回了房间中。
******
他仍旧没有入睡,其实他派李纲前往辽东,除了让李纲处理辽东的民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将李纲调开,好推行新的治国思想。
之前他和李纲所说的提高农民、商人的地位只是其中之一,但是这仅仅是开始而已,后面有很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