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零四章 太极推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玛莎在电脑前抓头挠耳、偶尔打字、换衣外出跑步,这是西方妇女的紊乱和烦躁不安;老朱和玛莎到厨房做饭,彼此无言,仿若无人。这个时候,声音运用得极为精妙:老朱的切菜声、冲水声、炒菜声、移沙发声,玛莎的开箱声、走动声、洗手声,有节奏地混合在一起,器物交杂的声音反照了两人有意的对抗。

    这种简单的对抗只是入题的方式,两个老人的相识切入了中国传统伦理的异国命运主题。为缓解家庭内部矛盾,老朱来到社区教太极拳,认识了从TW到美国的陈太太,相似的际遇让两人如同天涯知己,生活似乎有了精神支柱,日子重新有了新的期待。然而,一个外人怎能轻易消解家庭重重矛盾,更大的“暴风雨”在代沟和文化差异中酝酿,随时都会倾天而降,一泄千里。

    二、传统的现代命运

    在高节奏的美国社会,晓生面对的工作压力已经让他疲惫不堪。对他来说,家本该是生活的温暖港湾,消除劳累苦闷,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当他回到家里,妻子开始埋怨父亲干扰了她的创作思路,抱怨应当买个大房子;父亲开始诉说生活的无聊,用东方思维批判西方行为(也就是批评儿媳)。身为丈夫,作为儿子,晓生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不得不忍气吞声的劝妻子稳父亲。

    老朱闲来无事出门溜达,走失于都市街头。晓生找不到父亲,将积压心头的怨气、委屈顷刻释放,打倒砸坏了厨房里的器物,到外边喝得酩酊大醉后回到家里用头撞墙,对着年幼的儿子说:“杰米比妈妈、爷爷都会照顾爹爹”。这句话的背后是妈妈和爷爷的莫大尴尬,也是这个家庭的难堪境地。晓生开始怀疑当初接父亲团聚的正确性。他小心翼翼地维护家庭的安宁,没有意识到已经背叛了传统孝道。他想送父亲到老人公寓,不巧遇到父亲生病而无法开口。后考虑到父亲对陈太太的特殊感情,便与陈太太的女儿“结盟”有意促成二老结合。陈太太无意间听到儿女们的计谋,并告诉老朱真相。老朱感觉自尊受到伤害,当夜独自出走。留给儿子一封情意深长的书信:

    “儿子,谢谢你的好意撮合,可是我和陈太太这点志气还有。老人家用不着你们赶,我自己会走。常言道:‘共患难容易,共安乐难。’想不到这句话却应验在你我父子身上。从前在国内多少个苦日子,我们都能够相亲相爱地守在一起,美国这么好的物质生活。你们家里却容不下我来。唉,两地相比,不由得我怀念起你小时候的种种可爱之处。不要找我,安心过着你们幸福的日子。我祝福你们全家,有空帮我问候一声陈太太和女儿好。天下之大,岂无藏身之地?任一小屋,了此残生。世事如过眼云烟,原本不该心有挂碍。”

    这封口语化的书信。字里行间流露着老人的倔犟、坚忍、无奈、哀伤和失望。老人过去勇夺全国太极推手冠军,年老身居异国不由得无可奈何地自嘲:“父亲是民国高官,儿子是留美电脑博士。三代出了我这么一个没用的人。”走过沧海桑田,饱经风霜雪雨,经历文革动乱,失去心爱妻子,本以为可以在儿子那里安度晚年,怎料等回的是无法承受的家庭问题。如是彻骨的悲凉,不由得让人感叹万分,思考如何对待老人的命题。

    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为家庭种下了慈爱、尊敬、赡养等和谐的种子。千百年来,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包括“齐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而今,这些传统伦理受到强烈冲击,不少年轻人对父母口出狂言,视为“保姆”,当作“包袱”,兄弟姐妹竟相托辞拒绝赡养。甚至出现了虐待、遗弃老人的现象。

    老朱和陈太太的眼角眉梢萦绕着老人的孤独与失落,他们深切感到生命的终点近在咫尺。在时空的今昔对比与新旧冲突中,李安为渐行渐远的传统伦理谱下一曲淡淡的挽歌,为旧有的亲密人际关系作深情告别。老朱和陈太太代表了传统伦理精神,老而弥坚,不肯“为老不尊”。然而,新社会、新时代、新伦理、新生活把他们推到了难堪的境地,需要经过一番挣扎和省悟,才能在淡淡的哀愁中接受这样的事实。老朱和陈太太的故事,不是魂牵梦绕的故国追思,不是海外移民的甘苦追诉,而是对传统伦理命运的无奈感叹和无限眷恋。

    三、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

    老朱离家后,来到一个中式餐馆打工洗盘子,因动作不娴熟被老板漫骂,情急之下发生冲突。他施展太极推手绝技,任人推拉岿然不动,打退了中国流氓,打伤了美国警察,最终被强行带进监狱。晓生和玛莎看到了相关电视新闻报道,赶到警局接出老朱并为他布置了新房间。监狱里,晓生追悔莫及跪在父亲面前痛哭地说:“我的家就是您的家呀”。或许是心灰意冷,或许是豁然开朗,老朱只是要求一间公寓独立生活,中国式的家庭梦想在西方环境下不得不做出妥协和退让。

    陈太太与老朱同病相怜,迫于无奈地住进了老年公寓。他们站在纽约街头,观望森林般耸立的都会楼群,感叹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可是,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未来是否会如天气般阳光灿烂?两位老人似乎要走在一起,相互扶持共度晚年。对于这个可能存在的圆满结局,陈太太用一声“没事”作为了结,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

    无疑,这个结局有种无从依靠的伤感,因时代变迁、世事无常、家庭溃散产生的哀伤。李安没能给“新家”一个完美未来,却用他独有的温情处世送给“新家”祝愿。这种态度就如同太极推手的义理,要以“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对待人际关系、天人关系以及新旧、中西文化冲突,当如“推手”的圆柔方式应对。需要相互调和而不能硬顶硬撞,这也注定了李安的精神家园必是充满沟通、理解与文化相融的和谐之家。影片一开始没有奢华的开场,没有高深的摄影技巧,影片从一开始就没有多余的语言。仅用静态的肢体语言把人物间的矛盾,一一暴露出来。

    一个骨子里透露着东方含蕴的老人,在西方最发达国家——美国生活,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尽管,老人没有多说话,身为观众的我却深深感到老人难以喘息的生活所带来的郁闷、孤独。一根烟卷,一轮明月。一肚子的乡愁,对未来的迷惘……

    然而,华人似乎永远是一个喜欢热闹的民族。导演李安深知华人这种性格,所以唐人街便成了《推手》中,一个最特殊的场景。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大家见面就分外亲切,包饺子、蒸包子、耍太极、学华文。一切都办得有声有色,为的也只是一解大家对故乡的思惘。所以。对于老朱来说,也成了他无谓生活中唯一的一笔亮点、一丝期盼。

    在《推手》里,可谓是无处不太极。招招步法。套套拳术,融合了以老朱为代表的中国人的做人态度。其实李安自己也说过:“我觉得中国人的武术与人生哲学有关,和西方以冲突来解决问题是很不同的。在西方钉是钉、铆是铆,不乱套的,中国人则是什么都是通的。”(《华人纵横天下--李安》2005,张克荣)中国人讲求洁身自好、讲求忠孝礼仪、讲求互敬互让、更讲求一个节气。而这些是与西方所大不同的。既然有差异,有冲突,就必然有反映冲突的创作。

    市场上现如今,对于反映中西方隔阂与文化差异的电影,不胜枚举。但是。李安的电影秉持的是温暖、传统的风格。《推手》作为李安的处女作,也是李安“家”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对于家庭关系得反思、欲盖弥彰的家庭矛盾、传统思想在新民主思想下的冲击等等,都通过东方特有的细腻手法一一展现在荧幕上。让人看了时而欣喜、时而叹息。

    正因为《推手》把华人种种的文化品格与绝望无奈完整的呈现出来,所以它奠定了李安的片缘,也牵动了无数华人的内心情感。曾经有个朋友。看过后告诉我说,简直就是一部喜剧片,从头笑到尾,从那时起,我与这个人逐渐减少来往,如果说能把这部片子当作喜剧片看待的人,我猜测自己与他/她必定无法成为知己。而看懂它,其实并不难。

    满满的无奈和悲哀。

    如同开头我所讲的那个故事,悲哀并不在于我的一位朋友终于屈服,并且欺骗了父母,欺骗了深爱他的人,欺骗了未来的妻子甚至是可能降生的孩子,更重要的,是终究欺骗了自己。真正的悲哀在于,我所知道的,甚至认识的这样的人,在身边存在无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或许《喜宴》里的伟同和他们相比,还要值得赞许更多。我所知道的或是认识的很多人。他们无惧于社会的压力,并不在乎身边是否存在那么多嘲讽的眼光,他们在自己的生存圈子里往往努力上进,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年华。但是来自家庭的压力终于打败了一切对于未来美好的希望和憧憬。成家,同一个女人得过且过,生子,朝九晚五的日子,下班回家,同妻子谈笑,同孩子嬉闹,而后以工作为由留守在电脑前,待妻儿睡去,急匆匆打开同志网站,沉浸在意淫的快感里,抽完最后一支烟,叹口气,上床睡觉。

    日复一日。

    最初,当听到有人自欺欺人决定以结婚来结束一切的时候,我无比慌张,手忙脚乱发短信打电话,甚至是约出来见面谈心,妄图告诉他们,这不是结束,这是另一个痛苦的开始,余下的人生会化作一笔粘在一起的糊涂账。

    十有**,他们说:“你不会了解。你还没有这样的压力。”而后渐渐避免接我的电话。终于有一天,我无奈的发现,自己像个小丑一样担心朋友会义无反顾出卖自己的灵魂,以及所有爱他们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他们不会理会我,甚至不会理会自己,当有任何一个栖身于对立面的念头出现,立马慌乱的转移注意力。告诉自己说,我可以爱女人,我可以有孩子,我可以像所有“正常人”那样过“正常”的生活。

    片子里的伟同稍好一点。决定以假结婚的方式来应对极其传统的父母。于是一场闹剧上演。雪白的婚纱。鲜红的旗袍,一派热闹祥和的喜宴。可在深知所有内幕的观众面前,却显得滑稽可笑,也显得无可奈何。李安客串的喜宴来宾,在片子里有一句台词:“这就是中国五千年来性压抑的结果。”其实能看明白的人,完全了解,这部片子所代表的人群并不局限在同性恋这个话题之上。我们身边的太多人,如片子里的主人公一样。自欺欺人的妄图以各种方式逃避生活的难题。可是今天我并不想从这个角度评论这部电影,我只是想静静的告诉所有身处于这个人群,或是关心这个人群的人。我所有的一些感触。

    动人的电影,其实并不是那些让你痛哭流涕的片子。真正能让人有所感的片子,会让你哽咽着说不出任何话。《喜宴》我大概看过四遍,每一遍自然会有新的发现,但不变的,是一路沉默的憋闷。全片里,唯一让我含着眼泪的部分,是高爸爸和Simon坐在海边,开口讲出了英语,于是我们知道。他其实是懂得英语的,也就是说,他原来是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

    当你学业已成,工作稳定,任何一个父母所想的接下来的一步,都是结婚。但无奈的是。就像高妈妈的那句台词:“不跟别人做什么交代,那还结什么婚?”我们自出生一刻,便渐渐清楚,原来自己的生命并不是为了自己而诞生于这个世界的。我们为太多人而活,身心疲惫,却必须打破牙齿混血吞。

    于是众多并不爱女人的男人,最终成家生子,过完余下的一生,那些之前的事,只有默默的锁在生锈的饼干盒里,一面舍不得扔掉,一面没胆子开启。

    我在这里想说的,其实是《喜宴》所传递的另一种意义:那就是勇敢,坦然以及信任。片尾我们知道,高家父母各自都清楚了儿子是同性恋这个事实。只是一切都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里慢慢隐没在机场的通道里。让人感动的也在于此,他们的接受,来自于保护这个家庭。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我相信最后他们会理解这些生活在各种压力里,而又不断强迫自己压抑某种情感的孩子,那些痛苦的孩子。

    世上存在着对你不离不弃,包容你的所有过错以及任性,而后仍然一如既往,甚至更多的爱你的人么?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你的父母。既然一切的出发点源于爱,那么幸福就是终点。孩子如果能够得到幸福,对这些已有白发的老人,将会是最大的慰藉。

    我有两个朋友。他们已经交往了近七年。恋情发生在他们的大学,故事的开始是冬天。仍然是一起在教室里自习,在有月亮的晚上握着奶茶散步,一起考研,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恋爱两年后,毅然决然在一个晚上,辗转于两家父母之间。之后一个人的被耳光扇出了鼻血,另一个被茶杯砸破了头。那天凌晨,他们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泪流满面,而后又破涕为笑,在路边亲吻拥抱。后来其中一个人含着眼泪告诉我说,那是一生里最幸福的事情,也是一生里最轻松的时刻。

    可是之后的过程确实也不轻松。双方的家长相互约见,决定要齐心合力铰断这出“畸形”的恋爱。又过了两年,除夕夜里,两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包饺子。朋友的父亲笑着告诉他,自己有了两个儿子。

    他对我说,其实他知道父母经历的心酸和压力。一些一辈子都想不到的事情居然戏剧性的发生在自己的家里,的确够让人措手不及。

    “可他们爱我。”他说。

    所以,仍然有这样的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