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了平生所见最可怕的一件事,他看到一队衣甲上绣着血红色骷髅头的铁人骑着铁马排山倒海般压过来。马蹄震的大地都在发颤,担任后卫的三百契丹勇士,在滚滚铁流面前震颤了发抖了,抵抗在一瞬间即被碾碎。
库鲁伯重甲骑兵团的名字从此深深地印刻在了这个少年的脑海里,伴随着他的一生。
战争还没有最后结束,耶律帖剌在耶律各拔的护送下,奇迹般地穿过一道道封锁线,竟来到天德军旧城与耶律古洛会合。。。耶律古洛此刻已经造好了二十多座“三角房”,正不紧不慢地在攻城。得知耶律帖剌的惨败,这位契丹老将显得异常激愤,他挥舞着拳头嚷道:“绝不能就这么撤了,一定要给唐人一个教训。”他给攻城部队下达了死命令:三天之内必须攻城,命令刚刚下达,立刻又被追回,三天时间改为一天。
三万契丹人把天德军旧城围了的水泄不通,“三角房”拉开架势从四面攻城。这种器具对土墙有着很大的破坏力,仅仅只用了半天时间,旧城的城墙就被刨塌一段,长约十八丈。。。契丹人由缺口蜂拥而入,一个时辰后就占领了旧城,守军约七百多人,多数战死,被俘的一百多人被捆缚在木桩上,用火活活烧死。
耶律古洛决心趁势攻打九娘关,但当他们赶到九娘关下时,多数契丹人都泄了气。九娘关依山临水而建,城墙用巨大的石头砌成,最高处有二十丈,最矮处也有十余丈。光是城墙高还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九娘关是临黄河而建,关外便是黄河。换句话说要想攻关,必须先得乘船渡过黄河。这段河面不算宽,水流也平缓,但没有船一切都白搭。
三月的北国,天气还很冷,不少士卒还穿着冬日的皮袄,让他们涉水攻城已是难为他们,这些士卒在草原上骑马奔驰惯了,离开了马背许多人就不再知道自己下一步将干什么。。。
耶律帖剌下令退兵,耶律古洛不肯听,叔侄二人就此起了争执。按道理来说耶律帖剌是可汗亲自任命的主将,手上握有调兵用的金令。耶律古洛应该无条件服从,但耶律古洛是功勋卓著的老将,眼里根本看不清才二十出头的“小毛孩子”。此外,他还是耶律帖剌的叔叔,更重要的是他手中有三万大军,而耶律帖剌手中只剩下十八个人。
这场争执最终以耶律古洛的意见占上风而结束。耶律古洛下令士卒捆扎木筏,士卒们多数没做过这活计,现学现做,效率低下不说,更主要的是周围没有合适的木材。。。这一切都影响了耶律古洛的部属,老将变得暴怒异常,却又无可奈何。这时耶律帖剌反倒安静下来,他一面养伤,一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把自己从主将降为了耶律古洛的副手。
耶律古洛费尽心力扎好了两百多只木筏,排放在九娘关对岸,九娘关守军提出新的问题接踵而来:没有人会使用“这种古里古怪的东西”。甚至有人拒绝登上木筏。焦头烂额的耶律古洛几乎崩溃了,他暴跳如雷,一连斩杀了十名拒绝登上木筏的百夫长,又把两名牢骚满腹的千夫长罚为奴隶。
攻打九娘关的战役持续了整整两天,这两天除了铁铛营守军,水师营也赶来助战,加之艨艟、鹤形小艇四处活动。九娘关外的河面上漂满了尸体,清清的黄河水被鲜血染成了红色。契丹人损兵折将,九娘关巍然屹立。这时,西宁军忽然从附近的山林里冒出来,四面八方将契丹大军给包围了起来。契丹人还有两万多人,但几乎所有的将领都认为若跟西宁军开战将必败无疑。
连续的大败扰让契丹人充满了失败感,加之粮路已断,军中疫病流行,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体壮如牛的耶律古洛突然暴病不起,军中大权落在了耶律帖剌。耶律帖剌接掌兵权的第一件事便是退兵,为了保证大军能安然退出天德军,而不受损失,耶律帖剌选定了人烟稀少的西部路线,走这条路就是沿河北上,造成随时准备渡河西进的假象,迷惑丰州守军。
成就这个计策最重要的条件是保证大同川在自己手里。当初耶律古洛为了吸引西宁军主力,在大同川只留驻了几百名士兵。这么一点力量显然阻挡不了杨昊的脚步,倘若大同川失守,则南下的契丹大军将顿时陷入绝境。
因此大同川势在必得值得用任何代价去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