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缴获了大量的战马,薛绍便给所有的步卒都配备了足够的脚力。现在连拉运粮食骡子的都被换成了上好的战马,这在任何带兵之人看来都是一种令人咋舌的奢侈。
但薛绍顾不得太多了,他只想尽可能的加快行军速度。
但是七八万大军的长途行军,永远不可能像小股轻骑那样迅捷快速,每天光是花在做饭和吃饭上的时间都不少。薛绍等不急了。在骑兵编组刚刚结束的第二天,他就派了张仁愿和赵义节各率三千精骑充为两路先锋,各自先行一步。一路在前开道打探敌情并搜寻程务挺的消息,第二路去往朔代二州联络友军通传消息。
---m除了这两路先锋,“渔夫”郭安的消息网也撒开了。虽然虎师的这些斥侯不如以前的老兄弟们用得顺手,但是最基本的侦察任何还是能够顺利完成的。
原本薛绍手下的两百斥侯与部曲,到现在一共只剩十三人。于是郭安一边撒网一边睁亮了眼睛四处挑选人才,以备将来能够重组薛绍的斥侯和部曲队伍。
诺真水大破元珍那一战之后,薛绍的部曲名扬全军万众敬仰,将士们把他们视为心中真正的英雄好汉。听说郭安要重组这支部队,军中很多向往荣誉的热血男儿争先恐后想要加入。
于是郭安和另外十二个部曲老兵,就像很多年前化名承誉的三刀旅旅帅薛绍一样,都当起了新兵教官。到现在郭安才明白,那晚开战之时薛绍为何要将他绑在营中。于是,他心里有多少痛苦和怀念,对待手下的这批新兵就有么多的严厉和负责。
行军的过程,也是一个练兵与磨合的过程。薛绍不指望如今麾下这只军队,在短时间内就能变像以前的朔方军那样上下一心、攻无不克,但每天都要有所起色,这是必须的。
几日后,薛绍距离朔州已经不到百里。这时先锋张仁愿发回消息,说他在朔州以北大约一百二十多里处,遭遇了小股的突厥游骑并发生了战斗。张仁愿成功聚歼了敌人的这一只百人小队并抓获了几名俘虏。从俘虏口中审问得知,早在五六日以前也就是薛绍刚刚战胜元珍不久的时候,程务挺率军北追落入埋伏,惨败。
程务挺本人,阵亡。
尽管这个结果已经早在薛绍的预料之中,但听到消息之时薛绍仍是感到一阵浑身发冷,半天没能说出话来。无论程务挺和朝廷上的人有过什么样的矛盾,他在军队里仍旧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所以知悉了这条消息的将士们,都感到很是痛惜。
薛绍就忍不住在想,当初我离开洛阳时曾经私下嘱咐姚元崇,让他想办法推荐程务挺复出挂帅应付河北战事。如今想来,倒是我害了他……
张仁愿派回的斥侯还说,被他们歼灭的这只突厥小队直属于突厥可汗骨咄禄的麾下,骨咄禄派他们出来侦察朔州与代州的唐军动向。但是,骨咄禄的大军却一直按住没动,默啜在击败了程务挺之后也退了回去,没再继续动作。
薛绍估计,骨咄禄肯定是已经知道了元珍在诺真水战败的消息。否则按照他们原来的计划,必然是卷土重来再战朔代,趁唐军主帅新亡群龙无首战力大损之时,一鼓作气反攻河北。
虽然没能救得了程务挺,但好在暂时止住了敌人的攻势并解除了河北大险,这成了薛绍心中唯一的安慰。现在,他已经没有太多的心情和时间去哀掉程务挺了,他下令全军不入长城不进朔州,而是直向长城以北二十里处的大荒滩进发并在那里安营下寨。目的,就是要在朔州城前加固一条防线,以备突厥反攻回来。到时就算抵挡不住,还能退进城关之中另行据守。如果数万人直接入关进城,突厥人很有可能趁此混乱之际杀奔而来。到时,将会很难展开抵挡。
于是全军再次加快行军速度,连做饭的东西都暂时扔了,火速抵达大荒原开始构筑防御工事,安营下寨。
所幸,突厥人并未趁势南下发动攻击。张仁愿回报消息说,突厥大军仍旧按兵未动,连小股游骑也没再派出。他们最多只见到零星的敌军斥侯,在躲躲藏藏的四下张望。
薛绍便叫张仁愿撤回来。余下的情报工作交给郭安就好,他们人多实在太显眼了。
张仁愿率军撤回大营的时候,赵义节也带着兵从朔州回来了。
和赵义节一同来的,还有王昱和郭待封。这三人走进大营的时候,薛绍正好在听张仁愿谈起程务挺被伏一战的详情。
程务挺把大部分的兵马交给了王昱和党郭二将驻守朔代城池,自己只带了一多万人出关追击。结果在半道上就遭遇了元珍设下的埋伏,同时默啜率领主力狼骑疯狂反扑。程务挺非但不退反而力战向前,全军将士血战了一整夜全军覆没,无一幸免,无一被俘。
“无一幸免,无一被俘?”薛绍一脸死寂,沉声发问。
张仁愿点了点头,“俘虏是这么说的。想必他没必要说谎。”
正巧这时候,王昱走了过来。薛绍一眼看到他时,就像是鬼上身了一样斗然之间火冒三丈,大步冲上前去,抡圆了手臂对着王昱就是一个大耳刮子。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