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陈朗的最新小说《明朝那些事儿》?”
“当然看过了,我每天都买《东方日报》看的,真的很好看,很有意思,朗朗不愧是偶像,连历史都写的这么精彩。”
中年妇女本来有些板着的脸听到记者的问话,突然露出了微笑。
“这本《明朝那些事儿》真的很不错,平时我儿子最讨厌的就是学习,尤其是历史这类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平时根本不看,每次都考试不及格,但是在陈朗的这本《明朝那些事儿》小说出来之后,我的儿子却看得津津有味。
对于历史突然有了很大的兴趣,平时还缠着问我和孩子他爸历史问题,很多我和孩子他爸也不知道,但是为了孩子的学习,我们只好买了不少历史类书籍,而在回答儿子问题,一起查找答案的同时,我和孩子他爸也产生了兴趣,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十分喜欢《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
现在我们家对历史尤其是明史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不过其他的明朝历史书籍太过刻板,不像《明朝那些事儿》有趣的同时却又让人能够很轻易的就记住。
真希望能够多一些《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好书,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也希望我们的小才子以后能够多写一些这样的书,那样的话,我想全香港的妈妈都会感谢你的。”
这段采访之后,很多的同学和家长都点了点头,当然这些同学和家长都是看过《明朝》的家庭。
读了《明朝》很轻易的就会对明史产生兴趣,无论是为了了解后来的历史事件而猜测小说接下来的情节,亦或是真的产生了通读明史的兴致,都让这些家庭或多或少的了解了明朝这段历史。
而很多没有读过《明朝》的小说迷现在是真的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刻就拿起《明朝》阅读,“爸,我们家订了《东方日报》了吗?”
“没有订。”
“明天就订,好不好?”
“好吧。”
这样的对话在很多的家庭响起,不仅仅是孩子们想看《明朝》,现在就连家长都有了订阅《东方日报》的心思。
因为《明朝》能够激发孩子学习历史的兴趣,只要能够促进孩子的学习,父母显然是不会在乎多订阅一份报纸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随后的电视采访调查依然在进行,被采访的人也有没看过《明朝》的,有的是因为本身就不看《东方日报》,有的则是因为受到媒体影响而放弃了《明朝》。
不过被采访的人中很多看过《明朝》的人都一致的交口称赞,认为《明朝》是一本经典之作,不容错过。
此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数家报纸的主编脸色很难看,显然这些人都没想到《东方日报》会来这么一手,更没有想到一本历史小说居然会引起读者这么大共鸣。
这些人显然都失算了,现在都不用想就知道,明天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订阅《东方日报》,大家联手绞杀《东方日报》的计划肯定也泡汤了,同时自己的报社也惹上了一身骚。
而此时同样坐在电视机前的马成坤以及王主编还有陈朗一家则是喜笑颜开,陈朗一家人是因为陈朗的作品获得了大家的肯定而高兴,马成坤和王主编显然是为了明天可能还会再增长的销量而开怀。
不久之后,这段采访结束了,接下来播出了无线和亚视的电视剧集,但是电视机前的不少家庭早已将注意力转移了,开始讨论关于《明朝》的事情。
第二天,东方集团接到了无数的订单,电话铃声响个不停。
“《东方日报》吗,赶紧给我送300份报纸过来。”
“李经理吗,我小王啊,我还要再加订200份你们的报纸,最好快点送过来,拜托拜托。”
……
第二天各大报亭前再次排起了长龙,本就卖的火爆的《东方日报》再次脱销。
香港的大街小巷再次响起了关于《明朝》的交谈,只不过这次基本全是正面的称赞。
香港所有的学校以及图书馆,掀起了一阵借书狂潮,借出的基本都是明史书籍。
历史课上,老师第一次发现所有的同学都在认真的听讲,就连平时最顽皮的学生居然也学会了做笔记。
《东方日报》、《明报》、《南国电影》纷纷报道了香港突然间掀起的明史热,没有参与诋毁《明朝》的报纸也找了专家开了个专栏,不仅仅是讨论《明朝》这本书,更讨论了这阵明史热。
更加让人震惊的是,香港的教育部门突然宣布将《明朝》列入中学生推荐阅读历史书籍之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本就越来越热的明史热被这一消息直接带上了高潮。
二十多家媒体报纸的诋毁抹黑此时再也没有人相信了,但是大家也没空理会他们,因为所有人都陷入了《明朝》和明史的讨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