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他就是很不负责任的胡乱写了几个国家。
但是他也不是处处偷懒,反驳道:“学士,至少波斯和天竺应该没错的。其他的凑合一下,也不要紧。反正真要是西夏的军队打到了哪里,难道他们就不会问路吗?”
问路?
安焘彻底无语,恨不得指着李逵的大脑壳质问:“你以为这是进京赶考呢?还问路,党项人打过去,是抢劫的强盗,谁会真心实意的告诉他们真实的情况?”
李逵扭动着水桶腰,很不舒坦的在车厢里转了个身。没办法,他个子太高,身材魁梧,在相对普通的车厢之中,显得颇为狼狈。不过他也有问题要问安焘:“学士,下官这次要和你一起去京城了吧?”
“你去京城干什么?”
安焘抬起眼皮看向了李逵,眉宇间有点诧异道:“陛下没有征召的话,过了宥州你就该到地方了。”
“什么?过来宥州那不就是延安府吗?”
李逵难掩脸上的失望,情绪道:“可我给大宋立功了啊!”
“你这功劳也没办法说出去,老夫也为难。不过放心,功劳是你的,也跑不了。”安焘忍不住数落李逵:“你瞅瞅你,科举高中之后,进士及第会有重用。但是六年通判你总该要做满吧?即便朝廷恩典,三年是最少的期限了。不同于其他升迁,一份官职,大部分都会任期满之后,才会酌情升迁。你瞧瞧你自己,身为延安府通判,在延安府才做了几天的官?”
“即便你功劳再大,通判和知州这两个官职任何官员都躲不开。即便六年对你来说长了些,可三年总该要做吧?”
这话已经是肺腑之言了,这是做官的正途。升官太快,在大宋是有这样的人,但是在官场肯定混不好。
安焘看着李逵不安分的样子,有点好笑,不过和李逵合作了一把,看在大体……李逵还算靠谱的份上,他觉得给李逵一点保证很有必要。这个后辈,他要说欣赏,肯定欣赏不来,可要说真让李逵埋没在仕途之中,他又舍不得。
李逵的能力没问题,才能也没问题,关键是动不动就拉胯。
而且还官迷。
当然,后者对安焘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问题。他玩味道:“小子,安分在延安府呆上三年。等三年后吏部大考老夫给你保举枢密承旨的职位如何?进了枢密院,就是自家地头,一年之后,升你都承旨。”
在大宋,地方文官升迁要是还在地方上,基本上就只能考虑转运使衙门,提举常平司衙门,提举邢狱司衙门的副手。通判直接升迁知州也有,但不多见。如果是朝廷重视的官员,一般会召入京城。通判是六品官,但大宋的京官的身份太尊贵,一般不仅不会升官,在品级上还会降一级。
这才是大宋文官被重用的表现。
尤其是在要害衙门,比如说秘书省,尚书省,门下、中书。
安焘是枢密院的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院实权二把手,相比那些对后续升迁非常容易的衙门,枢密院的吸引力肯定会差一些。可枢密承旨是六品官,算是平调,在品级上并没有降低。可枢密都承旨就不一样了,这是五品官。六品穿的是绿色官袍,而在大宋文官之中五品就能穿绯袍了。颜色一变,天上地下。但李逵却表现出嫌弃的样子,反而给人一种受了巨大的委屈似的:“学士,能去御史台吗?”
“御史台?”
安焘心说这是刘安世的地盘,当然,刘安世似乎对李逵也挺有兴趣,举荐没有问题。大宋文官升迁制度之中,需要有六个上司官员给举荐,才能完成正式的升迁。刘安世自然也是安焘考虑举荐李逵的人选之一,至于苏颂……他太老了,说不定等李逵需要升迁的时候,他老人家已经告老了。
加上范纯仁、李清臣、苏辙,再随便划拉一个,就能给李逵站台了。
这也是大宋官场的潜规则,因为升迁需要有人举荐做保,大宋的官员热衷于各种宴会聚会,甭管是巴结上官也好,还是展示才华也罢,都免不了的往来。毕竟在他们升迁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上官保举,这一规则虽是让官员做事有了忌惮和敬畏之心。同时也导致了官员之间拉帮结派的发生。凡事有利必然有弊,这是没办法的事。只有进入京官,且是四五品高官,才不需要这种保举制度左右。
安焘本来也是御史台出来的高官,对于李逵想一头扎进御史台这个是非窝,还以为是苏辙的意图。想了想,问李逵:“你为何要去御史台?中意那个官职?”
“左右司谏就不错。”
李逵说完,似乎挺认真的点点头。
而安焘却心头猛然惊醒,难道苏辙真的准备从御史台开始动手了?保守派被渗透最严重的地盘,真要是换普通的官员去,还真奈何不了御史台那帮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让李逵去,或许是个路子。安焘忍不住期待道:“人杰,你去御史台没问题。左右司谏也不是不能运作,只是你去御史台,可能会被孤立,你想过如何破局?”
“破局?没过想过。”李逵的大脑袋摇地如同拨浪鼓似的飞快,咬着牙道:“我有几个仇人,去御史台正好收集他们的黑料……”
“滚下去!”
安焘眉毛都竖起来了,原以为李逵这家伙去御史台是准备一展身手,没想到这货竟然想着公器私用,这让他如何能忍?
其实李逵并非如此,去御史台还有一个好处。
御史只有告人的份,根本就不用担心被人捅刀子。他琢磨来琢磨去,京官之中,除了宰相,似乎就御史台的官职最符合他的心意。
顺带着还能用御史的便利,欺负几个敢对他翻白眼的官员。
可这心思,安焘怎么肯去帮忙。他要是觉得自己的王八拳打在李逵身上毫无作用,恨不得将李逵暴打一顿。
京城,汴梁。
任何王朝总有一些人对于朝政毫不关心,整日游戏在京城繁华之中。
端王赵佶就是这么一个人,最近,赵佶摊上事了。端王府被十来个商人联合起来告了,拿货不给钱,去端王府讨要,王府还放狗伤人。
这官司一下子就在京城百姓之间传播了出去。
可赵佶呢?
有苦难言,李秉乾混迹在他的手下,曾经是端王府的钱管事。凭什么李秉乾赊账的钱,要他去还钱?可是问题是,赵佶根本就不敢将李秉乾的身份说出去,他能怎么说?西夏如今的皇帝,曾经是他手下的奴才?李秉乾欠下的账,让商人去兴庆府讨要去。
这话他敢说,御史就敢告他僭越。
李秉乾即便没有推翻梁氏,也是西夏的王爷,赵佶何德何能敢用西夏的王爷给他做管事?
没办法,钱是必须要还,最近赵佶缺钱在京城也传遍了,因为借钱,他的朋友至少少了九成。这天实在没办法了,他来到了自己姑父家,驸马都尉府,想着能借一点算一点。鼓足勇气,这才抬腿上了府邸的台阶。驸马都尉府的门房见是端王,目光躲闪地不敢看人,硬着头皮对赵佶道:“王爷,我家老爷游嵩山去了!”
赵佶傻眼了,他昨天还在丰乐楼看到王诜,才一晚上就跑了?
感觉被冒犯的赵佶站在了大街上,脸色铁青的对着驸马都尉府气地一个劲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