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三章 无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他叫杜如晦。比我小上几岁,他祖父杜果官至工部尚书,父亲也是昌州长史,不过他因为有才,不为圣上赏识,只做了个候补官员。那时和我相若不得志。也就在那时相识。后来我补个书记,他补个滏阳尉。倒是难兄难弟。主公,你别看他官小,可若论才能,他远胜于我。”

    魏征对萧守仁的称呼已经发生了变化,刚才是将军将军的称呼,可是现在已经成主公了,不愧是人精。

    萧守仁对魏征的说法很相信,他素来知道杨广妒才,尤其是学文好的人,薛道衡不就个很好的例子吗。

    萧守仁压住心中额惊讶,微笑着对魏征说道:“魏先生对此人如此推崇,想必定是不凡,这次不能寻见吗,当真是可惜。

    “一次不成,便再找第二次,总能把他找到的。”魏征倒是不丧气。

    萧守仁笑了笑,他知道魏征是个牛鼻子脾气,他既然这么说了,那么杜如晦就真的是难逃魏征的魔掌了。

    “好了,先不说杜如晦了,还是说说机会吧。”萧守仁对这个比较关心,在场的众人谁又不关心呢?

    魏征笑了笑,当他得知现在的形势之后心中已经是有了计较。

    “不知道将军觉得这机会应该如何把握?”魏征对萧守仁笑着问道。

    萧守仁楞了一下,他没想到魏征会考自己,他也知道,魏征这是要看看自己除了打仗的本事之外其他本事怎么样,比如说,大局观。

    萧守仁皱起了眉头,这个回答很关键,一个回答不好也许魏征就会觉得自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一个回答不好也许就让魏征看低了,一定的想一个好点的回答才好。

    想着想着萧守仁便在厅中慢慢地踱着步子,一步,两步,三步,四步,五步。

    第六步的脚刚抬起来,还没有落下去,萧守仁的脸上便已经是有了笑容。

    看到萧守仁脸上的笑容之后魏征便是知道萧守仁肯定是已经想到回答了。

    “魏先生,我觉得要抓住这机会只有九个字。”

    魏征看着萧守仁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他心中也是没什么底气,他倒是想看看萧守仁说的这九个字到底是什么。

    不仅仅是魏征很好奇,就是杜伏威等人也是在看着萧守仁,也想听听看萧守仁的九字口诀是什么。

    看看是哪九个字可以夺得天下。

    “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萧守仁笑着把刘伯温送给朱元璋的九个字慢慢说了出来。

    魏征的脸色凝固了一下。

    他没想到萧守仁的九个字竟然是这九个字!

    这九个字和魏征的想法是不谋而合!

    只是萧守仁这九个字更简洁明了,更加的主题清晰,更加的着重重点!

    “高!妙!绝!”魏征听完萧守仁的话之后吐出了三个字,这三个字无一不是对萧守仁的夸奖。

    大家听到魏征这三个字的夸奖之后都知道萧守仁的回答肯定是说到魏征的心坎里去了。

    “主公,要是这九个字只是主公五步之内就想出来的的话,那简直就是天纵奇才,如果不是的话,那说明主公之志早就在天下了。”魏征感叹地说了一声。

    萧守仁傻笑地掩饰了过去,这个问题他还真的是不好回答。

    “看来魏先生也是这个想法?”萧守仁问魏征。

    魏征点了点头。

    “不离十了。”

    萧守仁点了点头,然后有些困惑地说道:“这九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高筑城和缓称王这都好办,难办的便是广积粮了。”

    魏征赞许地点了点头。

    “都说皇帝不差饿兵,没有粮食那什么都是假的,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不是因为天灾导致百姓缺粮才爆发的,所以说,粮食很关键。”

    萧守仁默许地点了点头,然后接口道:“没错,其实到最后争夺天下比拼的就是粮食了,谁粮食多,谁的人就多,取胜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是如何广积粮我却是半点法子也没有。”

    魏征笑了笑,萧守仁如果什么都懂的话还要自己这帮人干嘛?

    虽然萧守仁不懂,但是魏征却是懂的。

    “其实说到底,粮食还得靠生产,而生产又要靠百姓,百姓需要的是安定以及秩序,只要让百姓安定下来,同时制定合理的秩序,广积粮是水到渠成。”魏征笑着说道。

    萧守仁边听边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说道:“魏先生说的可能在短时间内确实是不会有什么成效,可是以后如果连年征战,民生疲惫,先生今日所说的定能起奇效。”

    萧守仁一针见血,不仅仅把魏征这种说法的弊端委婉地指出来,还顺带着夸了魏征一把。

    魏征也是点了点头,他先前还确实是没有想过时间长短的问题。

    “魏先生,请继续说下去,刚才说道生产了。”萧守仁见到魏征皱着眉头在思考时效问题,便开口问道。

    魏征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如何打仗我不算太懂,可若说如何生产,我还是略窥门径。还请主公择日颁布法令,将黎阳郡周边流亡的百姓召集起来专门从事生产,这些事情可让郡守和手下一帮官员来做,魏某毛遂自荐,请求监行。”

    “这没有问题,可还是需要细化,不知道魏先生可有更细一步的想法?”萧守仁知道魏征这是在用黎阳城做试验了,也只有黎阳城现在是在萧守仁的控制范围内。

    魏征微笑道:“首先的一点就是由主公和郡守号令,为百姓提供土地和耕牛,让他们有从事农业生产之根基。

    而收获物则是按照比例由我们和农民分成,这方面关键在于两项决策,一是均田制,一是租庸调制,而租庸调制的基础却是均田制。”

    旁边的杜伏威点了点头道:“这种方法如果推广起来极好,当初我父辈就是身受益处,我记得大业七年前。大隋都是这种制度,可后来却少有实施了。”

    杜伏威本是农户出身,对于这些并不陌生。魏征点头道:“法令很多都是好的,不断进步,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看能不能实施。

    有的时候,当权者总是自以为是,不理会民生,虽有法令,却是不断地后退。其实我说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在北魏的时候就已经实施,北朝各代沿袭。断断续续地改动。

    先帝在时,颇为开明,重颁均田制,减少百官的所受的永业田,增加普通百姓耕田数量,丁男一人受永业田二十亩、露田八十亩,奴婢亦同。

    这措施极大的激发了百姓地耕种热情,先帝随后又实施了租庸调制,提高劳役年限,减少力役时间。

    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棉、布、麻成为调,不使役的丁男可以纳绢代替劳役,又称为庸,租庸调三者结合,可以互补使用。

    就是多调可以免租,多劳役又可以免租调,任由百姓自己选择。这样既可以给国家增加极大的财富,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先帝以均田制为基,以租庸调制为建国之策,这才能短短的年限国富民强。可惜如今圣上穷兵黩武,加上均田制不施,才让国库震荡,百姓惶恐,民不聊生。

    如果让我建议,还请主公实施这两项良策,分田于民耕种,第一年租庸调制减半以保百姓生活,以后缓慢增加,即可保百姓安宁,征战无忧。”

    杜伏威听的颇为振奋,觉得这项法规颇佳,余长风等人却是一头雾水,也不知道对错与否,他们都是富家子弟,有的更是落寞的门阀之后,虽说是没落的门阀,可究尽还是门阀啊,不是那种小户人家可以比拟的,所以余长风和赵虎等人只知道领皇粮,哪里想到这里还有这么多门道。

    唐菲菲却是连连点头,暗自想到,国富民强,无论做什么都是便利,这魏征果然不负守仁所望,有治国之能,说地头头是道,难能是事无巨细,均有考虑。

    魏征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卷纸来,微笑道:“这是我在来雁门的途中写下详细实施法则,还请主公过目。”

    萧守仁缓缓伸手接过,见到卷纸虽是平整,可各页纸是七拼八凑,有黑有白,有上好的宣纸,有的可能是茅厕用纸,至于上面地字迹,墨迹很少,多半都是炭写,沉默良久。

    魏征有些汗颜道:“我这一路也没有什么纸用,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随手找的东西记录,还请主公莫要责怪。”

    萧守仁轻叹一声,长身而起,向魏征深施一礼,“魏先生心忧天下,为百姓着想,身处危境还不忘黎民苍生,我在此谨代天下百姓父老,多谢魏先生。”

    就在萧守仁和魏征筹划未来几年的道路的时候,萧皇后一伙人已经和王世充汇合了,顺利会师。

    会师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广发讨贼令,说萧守仁收容前汉王杨谅之子杨羽及其部下,意图谋反,天下共讨之!

    而就在王世充他们忙着对付萧守仁的时候,李密终于动了!

    李密在瓦岗寨的十天时间里动作不断。

    现实把怒蛟帮的王君廊收服了,顺带着把一个怒蛟帮带进了瓦岗寨,给瓦岗寨添加了新鲜血液。

    这怒蛟帮毫无疑问是一个海上谋生抢#劫的帮派,而帮主王君廊更是李密的心腹,李密这么做只是掩人耳目罢了,他既把王君廊拉进了瓦岗寨,又把自己的势力带进了瓦岗寨,还在瓦岗寨里名声大起。

    收服怒蛟帮的第二天,李密亲自带着一百人又出发了,两天后又收服了旁边的连云寨。

    连云寨主白衣神箭王伯当被李密反手就擒上了瓦岗寨。

    连云寨投降之后连云寨的东西和人自然也是瓦岗寨的了,那些金银珠宝真的是把瓦岗寨的人眼珠子都晃瞎了。

    王伯当被擒住之后第二天便降了瓦岗寨,李密动作不停,又带着王伯当和王君廊收服了瓦岗寨旁边的好几个小帮派,一时间,瓦岗寨在这附近已然是龙头老大了。

    龙头老大自然要有龙头老大的模样。

    翟让鉴于李密这些天的表现之后破格提升李密为瓦岗寨第三把交椅!

    原先的第三把交椅徐世績被移到了第四!

    翟弘成了第五!

    单雄信自然便成了第六!

    翟让难道真的这么好心?

    当然不是!

    翟让发现现在寨子里已经有好多人对李密是心服口服了,甚至有人说如果这寨主给李密做的话,大家一辈子都可能是会吃香的喝辣的,更有甚者说李密当寨主的话也许会当皇帝,当了皇帝的话这寨子里每个人都是当官的!接着便有说法,说是那杨花落,木子李的笺言会不会说的就是李密?李氏当为天子的说法会不会就是应在李密身上?

    瓦岗寨里的水越来越浑了,翟让毫不吝啬地想把这水再弄浑点。

    他知道徐世績是个人才,他知道李密是个人才,可是一山不容二虎啊。

    翟让故意把李密提为第三把交椅就是想要徐世績和李密斗起来,他要做渔翁,他要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希望单雄信也能跳出来和李密斗上一斗。

    很可惜,他的想法落空了,徐世績似乎对李密也很佩服!

    就在翟让想法设法把李密控制住的时候,李密又有了大动作。

    李密破了金堤关!

    刘文静跟了李密的事情朝廷里还没有人知道,所以,刘文静还是大隋的官儿。

    刘文静带着王君廊等人带着一千残兵败将来到金堤关门前,诈称是遇到埋伏了的大隋军队。

    看到刘文静的官凭之后金堤关守将丝毫犹豫都没有就放他们进城了。

    然后半夜时分,里应外合,王君廊城门开了,李密和王伯当带着众盗匪冲进了金堤关。

    金堤关破了!

    当李密带着金堤关守将的头颅回到瓦岗寨之后,翟让这才得知事情的经过。

    翟让已经是惊得目瞪口呆了。

    黄君汉是李密的人,徐世績两部相帮,翟弘是个饭桶,单雄信似乎也帮着李密,寨中的众兄弟也倾向李密。

    李密在瓦岗寨的地位已经在这短短的十几天之中不可动摇了!

    翟让已经后悔了,他感觉自己是引狼入室了!

    翟让的胆子一直很小,只要朝廷不来围剿他就好了,他是万万不敢去招惹朝廷的!

    哪里想到李密竟然把金堤关给破了!

    这下子朝廷不来围剿才怪!

    翟让的第六感很强,也很准。

    当东都洛阳的越王杨侗听到金堤关被破了之后是大吃一惊,十几岁的少年慌慌张张地找到了内史令卢楚和太府卿元文都,卢楚和元文都听到消息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他们没想到瓦岗盗匪居然这么大的胆子!

    金堤关是洛阳的屏障之一,金堤关失了那么虎牢和荥阳也危险了!

    三人商议之后发书一封给大将军张须陀!

    让张须陀过来剿匪!

    张须陀刚剿灭一帮反贼,刚看到杨广发出通缉萧守仁的文书,刚把罗士信和秦叔宝派去雁门打探情况,就接到了越王杨侗的书信!

    张须陀自然是不敢耽误,快马加鞭,连夜就带着他的齐郡八风营往洛阳方向赶!

    当翟让听说张须陀已经在来洛阳的路上的时候他已经惊呆了。

    就在去年一年,王薄等造反头子几乎全部被张须陀给灭了!

    张须陀已经是他们造反人的克星了,只要遇见了张须陀,那便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而这也是个机会,一个翟让夺回瓦岗的机会!

    翟让借着张须陀来了的消息在寨中到处鼓动,瓦岗寨中也是风起云涌,许许多多的瓦岗旧人想退出了,想回转了。

    可是李密会愿意吗?

    当然不会!

    李密把瓦岗寨里的人都接到了金堤关!

    瓦岗寨空了,人全部到金堤关了!

    这下子大家想走都走不了了,所有的家眷都在金堤关!已经是没有退路了!

    就在大家担惊受怕的时候,张须陀终于到了。

    张须陀到了方山。

    立在方山,遥望金堤关,山风吹拂,张须陀脸上愁苦之意更浓,已经是快要过冬了,风也更冷了,张须陀的心更冷。

    当张须陀看到杨广要追剿萧守仁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杨广出事了。当他知道金堤关被瓦岗盗匪攻克的那一刻,他有些难以置信,同时也有股不详之感,他年年剿匪,可是盗匪却是年年不见少,而且还越来越多,似乎是杀不完剿不完似的。

    他身后带出来的齐郡子弟兵已经好几年了,这些人从少年到了成年,一个个都是好几年没回过家了,有的已经成家了,有的还没回家,一个个都很想家,却没能回家,他们什么时候能回家?盗匪剿灭了的时候,可是盗匪又什么时候能够剿灭呢?每次下属问张须陀的时候张须陀都是不吭声,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还能不能把大隋的盗匪剿灭干净,他不知道自己的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还大隋一个安稳平定,他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见到大隋歌舞升平!

    最新全本:、、、、、、、、、、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