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是哪里来的?
宋光现在更紧张的是事情的解决办法,他抢问道:“二弟,你刚才为啥也说不卖粮食?”
宋励觉得今天所有人都怪怪的:“也?”
宋怡比宋光更急:“哎呀大哥,你就别耽误二哥说话了!二哥,到底是咋回事啊!”
宋家二老也有点迷糊了,难道还让媳妇给歪打正着了?
宋大娘:“老二,你为啥说不卖粮食?你是专程从书院跑回来的?”
宋励扫了一眼家里人,最后让大家都坐下说话。
“爹,娘,这粮食咱们不忙着卖,我觉得这粮食会涨价!”
涨价!?宋家人都怔了一怔,钱慕锦坐在宋光身边,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宋励。
宋励见家人疑惑不已,终于开始细细的解释。
原来,他也是到了书院才听到了最新的消息。因为怀山村所在的千穗县靠近南边,而如今,正是大齐和南边的边陲小国组成的联盟开战的时候。
俗话说“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柴草与粮食是日常必需品,价格本来就不高,古时没有快捷的运输系统,远距离的运输,成本会很高。一般说来,做这种买卖是不会有多少利润,因此很少人去作这种生意。
可这也不是绝对的。往年来村子里收粮食的粮商的确只是周边做生意,但战争有时候就是一个例外。
宋老爹觉得仅凭这些就下结论还太过草率:“可打仗也打不到我们这里,粮食怎么就会涨价了?”
宋励笑了笑,继续道:“爹,这你就不懂了。县衙新上任的那位周大人曾去过书院,他知晓我们不少学子都是出自贫寒人家,谈及时政之时,周大人有意无意的透露了一个消息!”
宋大娘睁大眼睛:“是周大人告诉你粮食要涨价的?”
周大人怎么可能说这些?宋励耐心的解释,原来,每年的赋税是按照田亩来收税,农户税是每亩十八斤的粮食,农户可以直接交粮食,也可以直接交等价的钱。周亦琛在和他们这些学子交谈之时,有意无意透露的,是希望官府收税时,家家户户能交粮食而不是等价的银钱。
“周大人的身份尊贵,与梁城之中有莫大的关系,听闻此次被派遣去前线的将军与周大人是莫逆之交,周大人此举,大有为我军进攻之时的后勤打下基础,时刻准备支援前线的意思。”
宋家人还是不明白,“老二,这怎么就说明粮食要涨价了?”粮食关乎民生之本,是不可能轻易的调价的。
“周亦琛是当今丞相周修宁的长子,在上届考试中连中三元。才华横溢,足智多谋,新帝即位,周亦琛一旦回皇城,必然就是天子的左膀右臂。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身份地位,都非凡人可以比拟。周亦琛要做什么,自然有人投其所好。古往今来,能在乱世沾上政绩的商人必然是前途无量,粮价固然是民生之本,但是在小范围之内破坏其内在规律造成短暂的涨价假象,并不是不可能。”
冷清的声音,平淡的语气,一气呵成的言论。
宋家骤然安静下来,所有人全都望向了坐在宋光身边,忽然开口的那个女人……